在樹下做白日夢,大量留白的《樹仔聲》
12月
31
2021
樹仔聲-https://www.npac-weiwuying.org/programs/60a5c681881c640008b2a160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42次瀏覽
林喚玲(南熠樂集藝術總監)

《樹仔聲》是衛武營2021年高雄雄厲害系列的節目之一,由周宣宏、魏肇儀兩位分別擔任音樂創作及影像創作,以高雄地區的樹為主題的影像聲景音樂會。

音樂會的進場,便可以看到舞台上方的橫幅投影,一整片的綠色樹林,伴隨著蟬鳴,預告著這場演出的氛圍。接著樂手用閒散的姿態,一個一個慢慢地進場,調音以第一小提琴的一個長音開始,陸續地加入其他樂器,用整齊劃一的音長,在同樣的運弓動作中,可以聽見音高的校正,彷彿在調整廳外都市的繁忙緊湊,讓觀眾從調音開始,便跟隨著調音的動作,轉換另一種呼吸的頻率。

整場音樂會分成五個段落,分別是「樹仔聲」、「扎根於年歲」、「合十」、「夜之獨舞」、「日子」。音樂的速度整體都是在慢板跟行板之間,如同影像的運鏡,多以長鏡頭呈現,用一種觀察的姿態,讓音樂的進行得以彰顯,不至於讓音樂變成影像的配樂。除了頭尾兩個段落,像是一個序與終曲,另外中間三個段落有著清晰的主題,同時音樂也在相同的脈動中放入了不同的音樂元素。

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第四段的「夜之獨舞」,這段的影像拍攝許多都市中樹木,在夜晚映照著城市五光十射的閃爍,相較於其他段落的樹木都在郊外取景,這個段落的內容,可以讓人想像樹木所處的環境應該是較為吵雜的,但音樂的基調維持整場的風格,只是穿插了一些快速音群來襯托光影變化,可以看見創作者的幽默,以及讓整場的主角-樹,作為一種遠觀的智者,靜靜看著歲月及環境的流轉的企圖,這種企圖有別於一般的劇場演出,以各種符號作為工具表達創作者的思想,而是適可而止的留給觀眾更多的想像,如同節目介紹中所寫:佇樹跤咧陷眠。

音樂與影像在同一個空間呈現,觀眾通常很容易將其注意力放在影像上,《樹仔聲》有別於各種樣態的影像音樂會,這場演出成功的讓音樂與影像在舞台上各自做扮演角色,互為支持,如同創作者在演奏座談說明的:音樂與影像各自發展,最後透過導演陳御弼的整合,重新建構兩位創作者的詮釋,使兩種不同媒材的創作作為舞台上的兩個演員,共同訴說。也因為導演的介入,使兩「演員」恰如其分地展現自己的特色,卻又能充分合作。而這個製作所挑選的主題跟風格設定,也讓我們思考著劇場節目的另一種可能;或許不用長篇大論、不用情緒高潮迭起、也不需要強調表演技巧,就只要用最原始的本質,讓聲音輕輕流洩,讓彷若靜止的畫面陪伴著觀者,以大量的留白,提供了充斥各種資訊的當代社會一個最需要的喘息出口,一場療癒式的劇場體驗,在鋼琴五重奏的編制下,喃喃低語的,訴說這場音樂會的主角,同時也是城市裡彷若隱形的這個角色,在漫長的時光流轉中,在長鏡頭及緩慢的音樂裡,將百年歲月濃縮在劇場的此刻。

《樹仔聲》

演出|周宣宏、魏肇儀
時間|2021/12/26 14: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整場演出聲樂家幾乎是無間斷地接續出場,從他們的如同真光般的歌聲、樸質無華的音樂詮釋、充滿戲感與韻律的肢體呈現,和充滿情緒地交替的轉場,使得這整場音樂會的聲聲與步步,都真摯地走在馬勒的音樂哲思之中。
8月
27
2025
如此龐大的合唱團陣容,即便面對音樂中四聲部繁複的花腔樂句,台北愛樂暨節慶合唱團的歌手們,依舊整齊精確地完美詮釋出韓德爾的音樂中的華彩段落。更不用說那些韓德爾使用垂直和聲的配置段落,合唱團唱來如夏夜風中的梔子花香濃而不俗,巨大中依然能窺見韓德爾音樂中的細節。
8月
15
2025
儘管演奏精彩,它實際上卻脈絡模糊、欠缺引導,使觀眾有些走馬看花,並未真的讓人「聽懂」什麼;更多的是,表演團隊對於現代音樂的一腔熱血與盲目投入,而這份熱情未能化作音樂推廣的動力。
8月
08
2025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