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全功的半台好戲《碎魔劍》
12月
09
2011
碎魔劍(好戲開鑼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500次瀏覽
紀慧玲

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擁有足以令藝界稱羨的基本實力:演員角色行當整齊,家族成員加班底陣容壯觀,加上「泛明華園系統」彼此沿用、養成的戲劇風格:神怪大戲、機關變景、多線情節、生旦丑三腳鼎立,這些特點,一次到位地,全部彰顯於新編戲《碎魔劍》身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足以與舞台機關技術媲美的繁複劇情;然而,或許也因「用力過度」,《碎魔劍》只講了半台好戲,劇情脈絡到了一半之後,已呈糾結難明,雖然舞台視覺張力持續到最後一刻仍未鬆懈,但強弩之末的空乏感卻油然而生。

《碎魔劍》說的是人妖相戀,被賦與除妖斬魔任務的安君焬(陳昭香飾),意外與修練千年的狐妖花一姑(孫詩雯飾)結識,兩人彼此意愛,歷經種種險阻,最後,三十年後才回返伊人身邊。這條主線是最「單純」的人妖戀套路,但編劇不會滿足於單純的因果論,也或許考量演員戲分,以致在情節推衍中,斷斷續續加入不少難題。

比如,安君焬被問「是否連蛇子都要斬」、「是否為愛放棄任務」,還加上幼時父親被蛇妖奪命的復仇動機,讓「復仇」與「正義」結合,但這些命題彼此沒有衝突,安煬君的角色性格相當不穩定。花一姑除了被問「是否為愛放棄修行」,有一段為救摯愛與「屍蠱蝕魂法」的纏鬥,但奇妙的是,這場聽起來可怕的妖術並沒有讓花一姑失去功力,還繼續保持三十年不老青春。而兩人的戀情起於一顆「寄語呢喃」石,這石最後成了相思之物,如此而已,卻占了不少篇幅。花一姑之父(陳麗巧飾,此次屈居老生),除了扮演搭救幼年安君焬的神祕老者,不知為何也長期祕密觀測安君焬行為,最後更成了犧牲生命換得安君焬覺醒的悲劇角色(但犧牲的啟迪相當模糊)。三花李三寶(陳進興飾)前半段戲分吃重,作法大戲、【倒退嚕】雖是老套,依舊搶眼,但到了下半場卻完全消聲,沒有任何功用,成了邊緣人。

說《碎魔劍》是聊齋版,不如說是天團《鬼菩薩》或總團《濟公活佛》翻版,明華園家族的神怪戲從不只談人妖二元辯證,總是摻入複雜人性動機,編造許多故事人物,比如上述人物多有好幾個行為動機,連反派的蛇君、蛇姬這兩個角色,都有不同性格。只是,這般盤纏糾葛,加上唱詞文字深僻繞口,治絲益棼的結果,種種因果難以匯成一股。全劇歷經兩個多小時聲光刺激,說了一長段故事,卻好比打了一場電動,只留下連續、映畫化的畫面,卻沒有人性「點化」效果。

《碎魔劍》導演的場面調度條理分明,讓人激賞,但情節紛亂,瞧見原作者林玉芬取材『聊齋』的痕跡,陳勝在纏枝狀的編劇風格,以及孫富叡偏愛文言的書寫慣性。劇情走到三分之二,花一姑進入安君煬大腦記憶皮質層,四歲的明華園第四代囝仔生搶盡鋒頭,但這幕科幻場景,唯一能做的就是讓位給四歲神童,大腦活動沒有其它畫面補助。比起大蟒蛇吞人的機關畫面,這幕「大腦秀」缺乏想像,如同每次「碎魔劍」出鞘也同樣缺乏燈光與雲霧烘托。最終,整齣戲的機關變景仍屬傳統,並無太多創新。

謝幕時,天團一字排開,浩蕩二十餘人陣容,委實可觀。陳昭香半怨半嗔說著,劇團傾全力製作,不惜血本,但觀眾席未坐滿,將來如何進軍社教館?看滿台華采,《碎魔劍》的確所費不貲,用心製作。但過於纏繞的故事,最後彼此消解,觀眾已無力承受。看來,如果耗費的精力一半用來重新檢驗劇本,也許反而事半功倍,讓《碎魔劍》不致「複雜」了劇情,卻改變不了「單純」的人魔大戰。

《碎魔劍》

演出|明華園天字戲劇團
時間|2011/12/03 19:00
地點|台北市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用新編戲成立的條件去審視,《一代神鑄歐冶子》取材元素豐富,包含技藝/人性、世代間的落差/傳承、長者的生命意義/自我接納以及老年照護。然而多數元素只是點到為止,像是技藝相關內容多由唱唸帶過。
1月
09
2025
《追香記》的結構設定本非大開大闔的磅礡氣勢,也沒有刻意營造的詭譎瑰麗,卻像是平實而溫馨的生活小品,淡淡的訴說著一齣浪漫歡欣的愛情喜劇。
12月
31
2024
近年來,越來越多新編作品開始從史書中挖掘題材,風格逐漸向歷史劇靠攏。《仁劍.開鋒》便是在戲說的「鍘美案」基礎上,強化歷史背景,聚焦於君臣,把原本的負心案件,轉變為一齣探討君王如何面對私情與公理衝突的君臣戲。
12月
27
2024
第一部曲主要在音樂性的嘗試,而第二部曲與皮影戲的跨域合作也實數不易,但若能適當地保留並延續地第一部曲的部份聽覺效果,整體而言會更加完整且迷人。
12月
20
2024
重新定位《追香記》,在戲曲愛情的最大公約數才子佳人之前,代以「女才」伏線回收經典故事迴路,從經典派生,恍如同形,實為他者。創作團隊追尋的或許是生旦兩全之勝場。
12月
19
2024
欲問劇種前程,困頓卡關何嘗不是重究習藝初心的良機;實驗發想多方尋求當代新出路,卻也可能自蹈窠臼,反遭溺陷。莫急莫慌,務本抑末,不忘本也不只吃老本。
12月
18
2024
還是必須回應江之翠劇場難分難捨的根本?——若從現代劇場運用傳統戲曲的角度來看,江之翠劇場值得肯定;但若是純粹討論傳統技藝,則略帶無奈。
12月
16
2024
當《森林七矮人》持續作為兒童教育的表演劇目,則須回過頭來檢視,脫胎自經典的、傳統的價值觀,要如何調整與呈現,才能與時俱進?
12月
16
2024
對我來講,作品其中一ê重要ê價值是來phah破「唐人共同體」ê單一想像,挑戰文化kap血緣共同體所謂ê穩固假設,koh再ùi周茂生「釘根他鄉變故鄉」ê過程,kā「唐山/番平」、「Lán人/番」、「in(他族)/gún(我族)」ê界線phah破。
12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