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呼吸、音樂 《嘉年華》
8月
15
2023
嘉年華(琴房事物所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708次瀏覽

文 陳旻鈺(專案評論人)

一場傑出的室內樂演出需要什麼?絕佳的默契、高超的技巧、艱難的樂曲?或許再來點些許不正經的導聆!自2008年成立的「二比一三重奏」(Trio 2:1),歷練數時耕耘終邁入第十五年,週年音樂會《嘉年華》既有古典、現代作品選曲,更有單簧管本身的音樂作品。藉由縝密多樣的演出形式,窺探三位演出者合作無間的深厚情誼。 

由於週日午後活動繁多,人、車潮龐雜,上半場第一首艾曼紐三重奏便無緣聆賞。擴音喇叭播放濾掉情感泛音的器樂聲,直盯著轉播螢幕瞧,三人演出時的動作實在不大,卻有股神秘的合作力場正在舞台中發酵。入場就座後,楊元碩的《番石榴組曲》便在單簧管兼導聆的簡介下開始。狹小的黑盒子劇場,琴蓋全開、笛聲綿延,優雅的金屬管身與禮服猶如陽光反射在溪水之上,觀眾也彷彿沈浸在音樂的涓涓細流。我急著尋找他們身上的合作密碼,卻沒有意識到,這躍動的情緒早已隨著音樂起舞,融入他們的呼吸中。 

在與器樂合作,適時的「視覺訊息」可以提供合作家們互相鼓勵、提點,捕捉彼此的氣息,也能藉由外顯的肢體,讓聽眾立即感受舞台上演出者們共同展現的音樂語言及默契【1】。但,此時三人默契的程度實在貼合到一種令人詫異的地步:樂曲的起頭有人驅動,中間只剩樂段間的轉變具有誇張的肢體,其餘時間鮮少眼神交會。樂器們默契十足的換氣、發聲,就連單簧管家神態自若的整理起自己的樂器,舉手投足看起來也恰到好處。 

我們以為想都不用想的默契,其實在比視覺更靈敏好幾倍的「聽覺」有跡可循。  

聲響的凝聚力源自於有意識的聽,因為凡是樂句、聲響、能量的連貫與準備,皆是從上一個音而來【2】。鋼琴家雷達般的雙耳,專注地聆聽管樂夥伴拋丟的樂音,並在彈奏上利用不同指法、力道突顯各聲部的繽紛——既模仿長笛的悠揚,又有單簧管的敏捷。而鋼琴家聽的同時,控制踏板比例來降低琴弦震幅,調節現場回聲,保證管樂能在澄淨的空間中穿梭自如;管樂家們則揣摩鋼琴的厚度,獨奏時足以對抗鋼琴,齊奏時則打造穩健剛強的和聲,在辨認自己樂器細微的聲音變化中,找到相融於鋼琴聲響的色彩。二比一,管樂比鍵盤,音與音之間起了詩意的漣漪,在音樂的流速中自然匯集許多能量。 

就算鋼琴定速過於緊湊,閃失些許大跳音程,其他兩位演出者也能維持步伐,各司其職、互相聆聽,讓鋼琴家在這樣清晰的支撐下找回專注;縱使單簧管在結尾時稍與鋼琴不齊,也因詮釋理念相同加上「共振聲波」的協和,彼此彷彿一片片雪花般柔和、緩緩地落在雪地上;而非為求「對點」硬是加上肢體動作,讓粗魯的冰雹釘下一個坑洞,破壞平坦的地面。 

康奈松的《電音遊行》絕對是這個下午最棒的演出!當諸位演奏家維持最佳的核心支撐,物理發聲的樂器有了電子音色,狂放不羈的技巧奏響靈魂深處的原始律動,我想在座的每位都聽得很過癮。學會聆聽的技巧,自然就有對話的藝術,下半場比才《卡門幻想曲》,導聆以幽默的方式,從國家、文化出發,以與聽眾相似的生活語彙講卡門的故事,開展古典歌劇的現代想像,穿梭耳熟能詳的選曲,讓純器樂的演奏多了另一種聆賞視角。 

所以,什麼是一場好的室內樂演出?演出時耳朵張開,心連心、呼吸著同一首樂曲的芬芳,演完時汗水噴發,嘴角微微上揚,如同剛經歷一場熱情洋溢的嘉年華舞會。純然的演出能將音樂回歸到「聆聽」的本質,好的室內樂讓觀眾愉悅地瞇眼踱步,就跟呼吸一樣自然,這無疑是一個品牌的豐碩成果。 


註解 

1、李燕宜,《鋼琴.合作—理論與實例》(臺北:五南圖書,2014),頁79。 
2、洪珮綺,《鋼琴合作視野之蕭頌聲響世界:以鋼琴、小提琴與弦樂四重奏的D大調協奏曲,作品21為例》(臺北:翰蘆圖書,2019),頁295。 

《嘉年華》

演出|二比一三重奏(Trio 2:1)
時間|2023/07/30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