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雌取代英雄《早安主婦》
11月
20
2017
早安主婦(台北海鷗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56次瀏覽
方姿懿(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這裡不是要談《月薪嬌妻》,但也有主婦日常),《早安主婦》中的梁辰,因為自小被懲罰和成長過程中的種種不完美,他逃進了廣播劇的世界。主婦則因逃開丈夫外遇的現實,從梁辰的隱形粉絲變身成瘋狂粉絲,闖入他的生活和保護自我所建築的虛擬世界。

《早安主婦》是獲得第五屆新北市文學獎舞台劇本組首獎的劇本,在演出前可以先在網路上閱讀劇本的全貌,劇名底下說明「本劇為廣播劇,亦可於現場播出」。在這次進到劇場演出的版本中,從頭到尾有兩位聲音表演者在舞台上的左右兩旁,為整個戲劇演出原先習慣上是由音響播出的配音而現場表演。演出開始,由百葉窗隔出上下舞台的兩個空間,靠近觀眾的下舞台是梁辰的廣播劇世界,四位演員包含飾演梁辰的韋以丞還看不出具體的角色,穿著一樣的服裝,一面講台詞一面利用物件配音,剛開始他們和兩位聲音表演者一樣,都是配音員。隨著上舞台主婦(由賀世芳飾演,從頭至尾都只飾演主婦)的敘事開展,廣播劇世界的演員不再只有配音的工作了,開始具有各種角色的樣態。漸漸地,聲音的表演就真的成了配音,喪失了主角的位置。演出的當下,因為演員表演得相當精彩有趣,即使腦中飄忽過演出從現場演出的廣播劇變成戲劇形式演出的舞台劇這樣的想法,也就不以為意。但回想起來,若說廣播劇是藉由聽覺啟發了想像,戲劇形式的舞台劇是聽覺加上視覺的藝術,那現場演出的廣播劇是否能如同這個劇本結構有著層層疊疊的可能,而不僅是漸進的形式演變,我認為是這次演出尚未實驗達標之處。

再回到「逃避」,除了兩條主要的情節(梁辰與主婦),還有梁辰廣播劇中的三則故事分別是:〈夏卡爾的便條紙〉、〈情熱漢堡排〉以及〈我愛販賣機〉。因為擔心幻覺破滅而請了一個演員假扮自己的爺爺,瞎掰出孫子因生病而離世無法赴約的卒仔導演;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卻讓過往情人為了報復,利用與自己的妻子上床復仇的男同志;­不敢告白只好持續破壞販賣機為求見暗戀對象一面的校園少女­……。梁辰逃避現實人生所創造的廣播劇世界中,也充滿了逃避的角色,而主婦雖也因為想逃而闖入這個世界,卻一路過關斬將(讓廣播劇們都回到無法逃避的樣貌),成為拉他一把的人,拉他去「溜真正的溜滑梯」(註一)。劇場外的主婦,真的都這麼有勇氣和領悟力,瞬間成為英雌讓孩子一夜長大?而孩子真的就長大了嗎?我相信創作者鐵定知道沒那麼簡單,但他可能想表達也沒那麼困難。而以英雌取代英雄仍是值得繼續奮鬥的觀點,特別是在家庭中最真實不過。

註釋

1、引自《早安主婦》台詞,小小梁辰問:「那裡有全世界最長的大象溜滑梯嗎?」主婦回應:「沒有,但你得溜真正的溜滑梯。」

《早安主婦》

演出|臺北海鷗劇場
時間|2017/10/29 14:30
地點|華山烏梅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因為劇場空間的真實「存在」,觀眾被主婦丁太太真正的「帶入」廣播劇的世界裡,觀眾實際參與「幻覺」的建立,而這樣的幻覺並非第四面牆之故,是因意識全然沉浸故事裡頭,愉快地「享受當下」所致。(楊智翔)
6月
24
2019
以情節的通俗性接合劇場形式的實驗性,形式上的開發是實驗幅度最大又最為純熟之處。宋厚寬在個人領軍的臺北海鷗劇場展現結合戲劇與劇場文本的翻玩,更在不同表演形式的演出裡賦予原有劇本更多劇場發展的可能性。(吳岳霖)
11月
06
2017
我們對於聲音的想像擁有太多的誤會,誤會是整齣戲的主要笑料,亦是全劇的關鍵。廣播的浪漫在於它實在擁有太多祕密,我們的耳朵會欺瞞我們的雙眼,彷彿聽見即是看見,因而創造出許多美好的妄想。(郝妮爾)
11月
02
2017
海島演劇推出「人權遊台灣計畫」,透過演出人權議題戲劇,將被過去政府刻意壓制的話題、人們漸漸淡忘的過往,用戲齣紀錄。《開在壁上的花》主要圍繞在當時政治受難者簡國賢、林秋祥、楊國宇及其家屬們。開場透過重現簡國賢編導的舞台劇《壁》⋯⋯
9月
25
2023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今年推出韋伯的《魔彈射手》,作為年度歌劇製作,選擇演出這部作品,其實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本文將試著從本次的《魔彈射手》的演出狀況與觀後心得,綜合思考歌劇製作的困難、與其在臺灣的運作複雜性。
9月
22
2023
由台灣C MUSICAL製作團隊與韓國拼死奔跑劇團所製作的《伊底帕斯》,選擇了一個不容易處理的文本,以一種相當冒險的方式來呈現,或許也呼應了伊底帕斯這個文本其中一個重點,也是主創團隊所挑中呈現的關鍵字「選擇」。
9月
19
2023
今年於新北市音樂劇節登場的音樂劇《沒有臉的娃娃》,這齣戲最先開始的設定為兒童音樂劇,並且是小劇場演出,但作品文本所探討的,包括家庭成員情感互動、群體所要共同面對的難關,還有生死病痛、人是否真的能選擇命運等議題。
9月
14
2023
看著《親愛的陌生人2.0》,難免感到心情複雜。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患者增多,也讓許多老年人士與其家人憂心忡忡。這背後及牽涉到「失智症污名化」的問題:因為對失智症的迷思與刻板印象,使得患者不願及時就醫,造成後續治療與照護準備的困難。
9月
11
2023
在本次藝穗節中,由陽明交大演藝廳劇場助理與清大戲劇表演通識課學生所創立的「緊急出口製作」選擇呈現喬埃‧波默拉(joël pommerat)劇作《兩韓統一》當中的七個短篇。在政治意味極濃的劇名下,實則是二十個拉扯「愛」字之定義與樣貌的生活場景。
9月
07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