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雌取代英雄《早安主婦》
11月
20
2017
早安主婦(台北海鷗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23次瀏覽
方姿懿(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這裡不是要談《月薪嬌妻》,但也有主婦日常),《早安主婦》中的梁辰,因為自小被懲罰和成長過程中的種種不完美,他逃進了廣播劇的世界。主婦則因逃開丈夫外遇的現實,從梁辰的隱形粉絲變身成瘋狂粉絲,闖入他的生活和保護自我所建築的虛擬世界。

《早安主婦》是獲得第五屆新北市文學獎舞台劇本組首獎的劇本,在演出前可以先在網路上閱讀劇本的全貌,劇名底下說明「本劇為廣播劇,亦可於現場播出」。在這次進到劇場演出的版本中,從頭到尾有兩位聲音表演者在舞台上的左右兩旁,為整個戲劇演出原先習慣上是由音響播出的配音而現場表演。演出開始,由百葉窗隔出上下舞台的兩個空間,靠近觀眾的下舞台是梁辰的廣播劇世界,四位演員包含飾演梁辰的韋以丞還看不出具體的角色,穿著一樣的服裝,一面講台詞一面利用物件配音,剛開始他們和兩位聲音表演者一樣,都是配音員。隨著上舞台主婦(由賀世芳飾演,從頭至尾都只飾演主婦)的敘事開展,廣播劇世界的演員不再只有配音的工作了,開始具有各種角色的樣態。漸漸地,聲音的表演就真的成了配音,喪失了主角的位置。演出的當下,因為演員表演得相當精彩有趣,即使腦中飄忽過演出從現場演出的廣播劇變成戲劇形式演出的舞台劇這樣的想法,也就不以為意。但回想起來,若說廣播劇是藉由聽覺啟發了想像,戲劇形式的舞台劇是聽覺加上視覺的藝術,那現場演出的廣播劇是否能如同這個劇本結構有著層層疊疊的可能,而不僅是漸進的形式演變,我認為是這次演出尚未實驗達標之處。

再回到「逃避」,除了兩條主要的情節(梁辰與主婦),還有梁辰廣播劇中的三則故事分別是:〈夏卡爾的便條紙〉、〈情熱漢堡排〉以及〈我愛販賣機〉。因為擔心幻覺破滅而請了一個演員假扮自己的爺爺,瞎掰出孫子因生病而離世無法赴約的卒仔導演;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卻讓過往情人為了報復,利用與自己的妻子上床復仇的男同志;­不敢告白只好持續破壞販賣機為求見暗戀對象一面的校園少女­……。梁辰逃避現實人生所創造的廣播劇世界中,也充滿了逃避的角色,而主婦雖也因為想逃而闖入這個世界,卻一路過關斬將(讓廣播劇們都回到無法逃避的樣貌),成為拉他一把的人,拉他去「溜真正的溜滑梯」(註一)。劇場外的主婦,真的都這麼有勇氣和領悟力,瞬間成為英雌讓孩子一夜長大?而孩子真的就長大了嗎?我相信創作者鐵定知道沒那麼簡單,但他可能想表達也沒那麼困難。而以英雌取代英雄仍是值得繼續奮鬥的觀點,特別是在家庭中最真實不過。

註釋

1、引自《早安主婦》台詞,小小梁辰問:「那裡有全世界最長的大象溜滑梯嗎?」主婦回應:「沒有,但你得溜真正的溜滑梯。」

《早安主婦》

演出|臺北海鷗劇場
時間|2017/10/29 14:30
地點|華山烏梅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因為劇場空間的真實「存在」,觀眾被主婦丁太太真正的「帶入」廣播劇的世界裡,觀眾實際參與「幻覺」的建立,而這樣的幻覺並非第四面牆之故,是因意識全然沉浸故事裡頭,愉快地「享受當下」所致。(楊智翔)
6月
24
2019
以情節的通俗性接合劇場形式的實驗性,形式上的開發是實驗幅度最大又最為純熟之處。宋厚寬在個人領軍的臺北海鷗劇場展現結合戲劇與劇場文本的翻玩,更在不同表演形式的演出裡賦予原有劇本更多劇場發展的可能性。(吳岳霖)
11月
06
2017
我們對於聲音的想像擁有太多的誤會,誤會是整齣戲的主要笑料,亦是全劇的關鍵。廣播的浪漫在於它實在擁有太多祕密,我們的耳朵會欺瞞我們的雙眼,彷彿聽見即是看見,因而創造出許多美好的妄想。(郝妮爾)
11月
02
2017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