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政治的宣訴機器:有人在穆斯林律法的投影下跳舞《Can We Talk About This?》
4月
17
2012
Can We Talk About This? (高雄春天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09次瀏覽
龔卓軍

洛伊.紐森的DV8,這次給了我們一具回歸身體政治性的「宣訴機器」(machine of enunciation)。

我們看到魏淑美在《當代歐洲新舞蹈-表演:非舞蹈、反身體》一書中所謂的「新舞蹈-表演」,以其低調、貼近生活現實動作的反擴張性、反奇觀性、反非本質性的編舞思考取向,進行「肢體劇場」的操演,我們彷彿在觀看一個談話性節目、一個公共論壇、一個歐洲式全民開講的亞洲實映,或者是一個身體政治的「引錄」(verbatim)報告劇場。

用身體政治性的「宣訴機器」來界定這次在高雄演出的最新作品《我們可以談論這事嗎?》(Can We Talk About This?)的特色,主要是「肢體劇場」用身體來做身體政治的鬥爭報告,進行哲學倫理學上的論辯,跳脫出物理運動身體獨自表達的本位思考,讓說話中的身體、對話中的身體、談論中的身體、影像中的身體,甚至爭論中的身體,在談論事情之作用力中鑄造其自身。

而且,觀看這個表演的同時,暴力的問題如影隨形,如同洛伊.紐森在現身說法座談回答觀眾問題時,呈現了某種暴力陰影:「我的生命受威脅,其實微不足道,在這個表演的同時,英國有好幾千個這樣的(強迫婚姻、榮譽濫用、近親結婚、宗教律法暴力、言論自由、穆斯林同性戀)案例,他們的生命受到的威脅遠比我來得真實而恐怖。」《我們可以談論這事嗎?》做為一具「宣訴機器」,就是要把這個被噤聲的暴力問題掀出檯面。

「宣訴機器」把說話中的宣訴者肢體所具有的音樂性、力度、腔調、情緒、表情、姿勢,透過「引錄」引用的方式,與說話者的職業、膚色、宗教、性別、文化、身體政治立場,做了多向度的表演組裝,展演了一個台灣觀眾不熟悉的哲學議題:當文化多元主義與文化相對主義變成無限上綱的政策,用以掩飾英國對其帝國時期的殖民罪疚感之後,穆斯林在英國的85個伊斯蘭教教法議會--「法律機器」,有可能已成為某種過度被文化多元主義包裝與縱容下的「暴力機器」。

於是,以田野調查和口頭「引錄」為基礎,透過肢體劇場的碎形節奏(如以脊椎為中軸的左右搖擺)、斷句念白的音樂性和力度、對質場景的腔調和情緒、自訴時的聲音身體表情與姿勢,構成了我所謂的「宣訴機器」。

如果當代舞蹈可以不再進行傳統客體的再現,不再做為宗教儀式與宮廷裝飾的配件,也不再進行現代主體的表現,不再指向內在的人文情感與激情,記憶、想像與夢幻,它還可以做些什麼?在士林文林苑強拆事件發生不到一個月的此時,我們注意到,都市更新也是運用「法律機器」與「暴力機器」遂行其意志,那麼,我們的舞蹈觀眾與舞蹈空間,是否亦潛在地等待著某種強而有力的「宣訴機器」抗拒之?《我們可以談論這事嗎?》的力道恰恰在於它如此貼近真實:它是少數人的肢體、少數人的顫慄之舞、少數人的現實政治處境與夢魘,它傳達著少數人宣訴之尖銳叫喊,與赤裸裸的暴力之聲。

《Can We Talk About This?》

演出|英國DV8肢體劇場
時間|2012/04/15 14:30
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西方媒體對於伊斯蘭教義與先知的批判或嘲諷,以及所引發的激烈反應,卻必須放在當今世界政治中,英美各國仍以國家機器與利益團體的結合體,假正義之名在伊斯蘭世界行窮兵黷武之實的背景來理解。或許當歐美社會也能以其「言論自由」改變國家政策,並打破批判以色列與猶太人的禁忌時,這樣的衝突才有化解的一天。(陳雅萍)
4月
18
2012
即便討論的是女性面對著頃刻危急的人身迫害,她仍然冷靜,一副端著骨瓷杯喝著下午茶的從容模樣,一派優雅地在男性表演者身上高高低低地舞著。在這裡,Ann的(或者說殖民者帶著愧疚歉意的)從容,也意外成為編舞家所責難的偽善的幫兇。(陳品秀)
4月
17
2012
原住民的處境並非「回返家鄉」的浪漫敘事,而是一條不斷被擋在轉角、途中仍持續折返、游移的路徑。然而在這些折返之間,年輕創作者依然展現了各自的力量
8月
22
2025
這種富含戲劇張力的音樂選擇,精準地預告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調——那種介於狂歡與風暴之間的生命能量,正好對應愛麗絲即將經歷的成長旅程中所有的躁動、困惑與蛻變可能。
8月
20
2025
面對這些限制,策劃平台是否更需思考如何透過自身的引領,促成作品在實質上的「變異」,而非僅止於外觀上的「變形」——這或許才是近年主打「多元」的策展真正需要聚焦的方向。
8月
18
2025
在相隔三十餘年後的現時,面對溯返洄游可能會經歷的個人與家族、認同與記憶、創傷與療癒等複雜面向,這群參與夠帶種藝術季的青年世代究竟是如何詮釋種種看似基本卻又恆遠的課題?
8月
18
2025
《樹林小聚舞一下》呈現的不只是三個團隊的成果發表,更是一場可供觀看者思索舞蹈與空間關係、以及舞蹈如何書寫地方、建構文化政治的現場展演。那是一張關於舞蹈人與地方如何交織、共構的動態地圖,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內被緊密鋪陳。
8月
11
2025
《手舞觸動3》不僅是一部講述夢想與奮鬥的舞作,更是一場關於聲音、身體與身分的深刻辯證。透過多元舞蹈語彙、情緒鋪陳與象徵性意象的運用,呈現出聾人舞者在表演藝術與社會現實中不斷對抗、重構自我的過程。
8月
07
2025
原創是希望把「離別詩」的悲願化為「天光前」的期許。但實際觀賞後感覺如尋找史料般,再次墜五里霧中。彷彿走完全程以後,還是不知道天究竟光了還是沒有?
8月
0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