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單一題解《見花開劇展「52HZ」》
9月
14
2020
阮兜(阮劇團提供/攝影馬雨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42次瀏覽

戴宇恆(專案評論人)


「52赫茲是一隻鯨魚的名字,因為它發出的聲音頻率與一般鯨魚大不相同,主流媒體稱它為『一隻孤單動物的故事』。」【1】見花開劇展至今已邁入第六屆,此次以「52HZ」命題,以此延伸個體對於「孤獨」的生命經驗及想像,發展出三齣風格迥異的作品。

阮兜(阮劇團提供/攝影馬雨辰)

《阮兜》以五人集體創作的形式,各自表述在家庭當中所經歷的「孤獨」經驗,以木馬搖椅作為時光回溯的機器,在說書人、角色與歌隊之間,說演一段又一段「個體」與「群體」(家庭)疏離的故事。其運用極簡的椅子/物件,建構了「家」的樣貌,並能從中窺見青少年對於「家」既期盼情感交流,卻又深怕溝通失能的焦慮。

《阮兜》反映了某種青少年憂思的實相,文本亦與自身有所連結,因此敘事流暢,而就能量與台風而言,學生演員的表演也顯得自然逗趣,是相對印象深刻的作品。但是,作為五人的集體創作,各個片段之間的連接性顯然無法順暢連接,甚至過度依賴燈光暗場切割,倘若能有意識地發覺片段斷層,找到合適的銜接/轉換方法,《阮兜》將更為完整。不過,最令人無法接受的是,當觀眾對於演員/角色的生命經驗有所共鳴/憐憫而生成的淨化作用,卻在最後的一段大合唱與投影中相互矛盾/消解──當觀眾在演員/角色的故事中與私我連結時,可以在想像的延續裡自我救贖,但無動機/突兀的合唱卻打斷了私我連結的過程,演員與家人互動的影片更在在地提醒著一切與我們無關。當然,《阮兜》不至於是自溺/煽情的作品,但若能細思如何收尾,聚攏「孤獨」有解的想望,而不是在齊唱與影片中便宜結尾,或許能讓整個作品再提高一個層次。

亡而生 (阮劇團提供/攝影馬雨辰)

反觀《亡而生》,不載以生命故事,而是重新編纂一段男女故事,在情感拔河之間,看見一場荒謬的死亡輪迴。自殺雙亡的情侶地縛於熟悉的房間裡,溝通失能導致日復一日的消耗,彼此共存,但孤獨卻四伏其中。相對於《阮兜》,《亡而生》的文本較為複雜,其緊抓著荒謬戲劇的特點,卻不全然是荒謬式的文本,其以一種溝通無用、語言失能的形式呈現了另一面向的「孤獨」意涵(身體/心靈孤獨)。

就文本面看來,內容相對有趣,其有意或無意地在幾個不同面向中(生成與消逝/時空輪迴/情感的消長/語言的迴圈),共同指涉「亡」與「生」,並且多重鏡射出「孤獨」的形貌。不過,演員的能力似乎無法承載劇本的重量,尤其是男子的長串獨白將其口齒與台詞處理的缺點顯露無遺,獨白反倒成為了令觀者不解的漫長惡夢,無法推進/延展情節。兩位演員在表演能力上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甚至是導演也該思量該設計怎樣的戲劇動作(抽菸的意義不明,且與演員的表演節奏脫節,重複性甚高的動作必有其指涉意涵)有效地促進情緒/情境的營造並間接推動情節發展,觀眾才可能藉此找到更為清晰的脈絡來參透作品。

《阮兜》若是以愛為「孤獨」作解,那麼《亡而生》即是在日復一日的溝通失能中,從男女的荒謬對話中重新調頻,等待「再溝通」的到來──而當情感能有效地流動、語言不再作為威脅、勒索的工具時,輪迴便得以超脫,「孤獨」便不復存在。

《孤獨討論課(一)》則以女生宿舍為事件開展的地點,整體敘事圍繞於兩女一男之間共同修習「孤獨」這門課,以及三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敘事線看似簡單,但在有限的演出時間內,創作者選擇了一個較為單調的表現方式,且情節設計充滿肥皂式破題,埋線過於表淺,觀眾可未卜先知,四十分鐘下來,著實令人疲乏。況且,劇名雖為《孤獨討論課(一)》,但實際上與觀眾或角色之間對於孤獨的討論有限,並無發揮「討論」的功能,「孤獨」生成的原因也止步於因害怕溝通與拒絕溝通而起,觀眾只能從角色的表現上窺見少許「孤獨」的樣貌。

孤獨討論課(一)(阮劇團提供/攝影馬雨辰)

雖說《孤獨討論課(一)》有著許多破口,但劇末也指引了「孤獨」的出口:孤單的個體若有溝通、互動的可能,成為群體的那一瞬,或許將不再孤獨──這般留有餘韻的結語也與三齣小品交織互文,更為此次見花開劇展的命題,留下了一道「孤獨有解」的曙光。

整體而言,其實《見花開劇展「52HZ」》對於「孤獨」的解題方式可能有些危險,三齣作品的意旨看似指涉「孤獨」,更多的卻是著墨於「溝通失能」,成為了單一品種的孤獨,並讓作品陷入了死胡同,難以逃離窠臼。

的確,「溝通失能」是影響「孤獨」生成的一大要素,但若三齣戲能分別產出對於「孤獨」的不同見解/面向;換句話說,若是能更深入地探究除了「溝通失能」外,「孤獨」生成的其他原因,或作質問──「孤獨」之於新世代的意義為何?人類無法接受「孤獨」嗎?還是身處在這個世代下,「孤獨」已成為了日常?甚至,三齣戲若能在形式上加以區隔,並運用不同的劇場型態圈定三個組別對於孤獨的不同辯證(展演式劇場、沈浸式劇場、應用劇場等),也許更能析辨出「孤獨」於當代的多重意涵。

六年的積累,阮劇團闢造了一處南部青年學子的展演平台,並在有限的資源及培力下,開出了一朵又一朵朝氣蓬勃的花。不過,策劃型態也因此趨於固定,而短時間的培訓成效及創作成果仍舊有限(在劇本編創上尤其明顯),該屆的學員下次是否會再見也不可知;同時,見花開劇展似乎在這樣的生態下有所阻滯。是否能汲取新的養分、拉長培育的時間?師資培力能否更為親近學員?在美學養成的階段性培訓中,為學子提供一盞長照明光?阮劇團未來勢必得面對這樣的思慮與挑戰。畢竟,花房若能更細膩、精緻,或許每年的花朵也將開得更為綺麗、斑斕。當然,這也只是美好的想望,有沒有資本成為培育體系的後盾,又是另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了。

註釋

1、引自兩廳院售票系統的節目介紹。

《亡而生》

演出|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時間|2020/09/06 15:00
地點|新嘉義座

《阮兜》

演出|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
時間|2020/09/06 14:00
地點|新嘉義座

《孤獨討論課(一)》

演出|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時間|2020/09/06 16:00
地點|新嘉義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