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重新審視然後轉化詮釋《工尺鼓詩》
9月
15
2020
工尺鼓詩(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94次瀏覽
張懿文(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臺北試演場的排練場,觀眾坐在小凳子或席地而坐,左側鋼琴旁則置放著板凳,前方擺著一個小桌,桌上是煮茶水的簡單器具,將劇場空間轉化為幽雅的茶室及庭院,帶來簡素、自然、幽靜而又略顯脫俗的氣氛。而窗外即是台北的都市景致,卻又因為臺北污水廠周遭綠色的花園,帶來一絲悠閒的綠意。面對著窗外的景緻,窗戶分離了劇場空間與茶室的生活空間,茶飲空間彷彿暗示了緩慢的歲月時光,而舞者化身為說書人,觀眾彷彿進入茶室,聽、聞、看(只可惜沒有飲)了眼前的一切。

延續過去一系列找尋身體的創作,從《彩虹的盡頭》、《渺生》到《吃土》的「ㄢˋ身體回家創作計畫」,這次林宜瑾加入了合作藝術家阿德(劉俊德)、依萍(葉依萍)、阿弘(林宸弘)的個人生命故事,其穿插臺灣的歷史事件,與藝術家們出生、搬家、入伍、何時開始跳舞的個人年表,倒錯的時間順序,交織出一個多線敘事、多重隱喻且也多樣化觀點的臺灣身體歷史。

工尺鼓詩(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工尺鼓詩》來自藝術家林宜瑾祖父的手抄亂彈工尺譜「慶樂軒」,藝術家在找到這個家人遺物之後,發展了從個人出發的多重歷史觀點,而四位表演者在茶室內,演繹了屬於自己的身體歷史。首段開場,林宜瑾像是旗隊揮舞旗幟、又像是中國民間舞蹈的身段展示,回應了臺灣「中華民族文化復興運動」歷史的民族舞蹈,卻在挺身氣宇軒昂的舞動之際,伴隨著跳躍、鷂子翻身、亮相等動作烘托,讓人彷彿見到文化大革命時期樣板戲《紅色娘子軍》中女子,也令人聯想到舞蹈作為兩岸國族精神展現的異同之處。演後與舞蹈學者陳雅萍的一席談話,討論了解嚴後兩岸開放的時空背景下,臺灣民族舞蹈的兩個變革:「去中國化」(開始尋找本土的民俗元素)與「再中國化」(開始引進由北京舞蹈學院所設計出的中國民族舞蹈教學系統),而後者讓臺灣九○年代之後的「中國民族舞蹈」身體與之前「民族舞蹈比賽」時期的身體,產生完全不同性質的動作質地。

工尺鼓詩(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工尺鼓詩(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工尺鼓詩(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而葉依萍耍弄著紅色八角巾,跳起類似秧歌的活潑舞步,又在另一個段落轉為經過雲門舞蹈肢體訓練的身體樣態,她靈活的舞動精力流竄,有著類似太極導引特有的重心和流暢性;劉俊德維持一貫從關節處鬆開瞬間向外發散的彈力跳動力勢,帶來輕快中充滿彈力的舒暢;北管藝術家林宸弘隨著林宜瑾祖父的手抄亂彈譜「慶樂軒」彈奏,工尺即是譜,是漢字文化圈特有的記譜法,和英美音樂的唱名(do, re, mi fa, so, la, si)五聲音階類似,透過手工抄寫的譜為引子,也串連了家族的記憶;而工尺譜可以直接引用彈奏,林宸弘在彈奏過程中,隨性加入即興的成分,成為對歷史詮釋轉化的隱喻──如果工尺譜代表了家傳淵遠流長的代代相承傳統,那麼開放即興的部分,是否正是每個「當代詮釋」的可能暗示?

重新回溯自身的歷史,藝術觀點反而可以更清晰,而回溯的過程恰似重新審視自己最貼身的經歷,《工尺鼓詩》巧妙地與本次臺北藝術節「共想吧」另一場的實驗創作──葉名樺的作品《SHE》一樣,重新審視了個人的身體歷史,而這些身體史恰如曾走過的殖民記憶,探討什麼樣的身體訓練內化成如今的自己,再一次,兩位編舞家用實驗性的舞蹈思辨互相對話,演繹了歷史、記憶、傳統與傳承如何成為討論當代創作不可獲缺的養分。

《工尺鼓詩》

演出|壞鞋子舞蹈劇場
時間|2020/09/06 14:30
地點|臺北試演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