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像面前:姚淑芬&何曉玫《蒼穹下、親愛的》
1月
06
2014
1+1雙舞作(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02次瀏覽
李時雍(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當代的「圖像轉向」,致視覺經驗成為了主體形構、認同,與記憶的主要形式;伯格(John Berger)所謂的「每個影像都具現了一種觀看的方式」,竟已成為了我們在影像面前,不禁低迴沉思著各自生命在廣袤的世界之間所位居的位置,串連的回憶,之鏡像之自我;無獨有偶地,也成為了這同場兩位編舞家,世紀當代舞團的姚淑芬,藉由影像轉換觀視點(point of view)至天穹的《蒼穹下》,和MeimageDance的何曉玫,以光影變形人身及其間關係的《親愛的》。

是溫德斯(Wim Wenders)置於柏林蒼穹下低眉垂翅的主角、抑或是班雅明從克利畫作中窺見的被風暴襲捲的新天使,《慾望之翼》(1987)中俯拍或仰視之鏡頭,構成了《蒼穹下》最主要的空間視覺。開場所有舞者圍聚在舞台後方角落,隱隱動作,交替離開,並逐一沿台上斜角向前流動,發展著各自的動作,蜷縮著身又舒展如飛翔;在個人和群體的往返關係之間,復沿著相反的斜線、終至散開。段落間,舞者們將手持的屏幕排列置於台上,微光中閃現著城市模糊的影像。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電影般的馬戲團場景,小孩滾動著大球,被高高地抬起,帶著翅膀的佝僂男子一如天使、一如說故事的人,台前一對男女舞者的雙人抬舉,如同另一對舞者跳躍於鐵梯之間,呼拉圈轉動,一片紅的顏色。

姚淑芬以佝僂的男子和小孩,作為《慾望之翼》般的天使角色觀看著群人。並在影像工作者張浩然設計的俯視或鳥瞰的鏡頭下,呈現另一種觀看的位置。其中包括一段影像互動的段落,背幕投映著建築壁面,同時疊影著躺在舞台上舞者的動作,並藉由半透明的屏幕前後舞者的互動,拉出台上空間的縱深,構成了一幅穿梭於建築穹空中的影像,溶於最後的雲影。以《蒼穹下》為視點,加上孩子和天使的角色,帶有一點影像風格的魔幻寫實,呈現人的故事,叩問死亡,給出生之想望。在觀視點的轉換上,令我聯想起林麗珍無垢舞蹈劇場以儀式劇場、以鷹為目光凝視的《觀》(2009);在影像上,則令我想起2008年台北藝術節,智利「電影戲劇團」(Compania Teatro Cinema)以「電影式劇場」的形式改編巴瑞科(Alessandro Baricco)小說的《黑暗裡有光》。《蒼穹下》的難題是,姚淑芬受限於意念起點的天使意象,致使視線趨於單一,角色(小孩、佝僂者)、影像視角(鳥瞰鏡頭)、到身體動作(人、飛翔、死亡)少了得以進一步在俯視╱仰望關係間的辯證。

《親愛的》呈現著的是截然不同的視覺回憶。存於「書冊」之間的光與影,帶有某種文學式的存在性主題。開場時台上吊起的巨大紙張令人想起《紙境》,一個舞者走進其中獨舞,忽然一排舞者們自台前起身,步上舞台。《親愛的》充滿著凝斂簡約的動線調度,身著長風衣隊伍般齊步反覆橫越舞台的人群,落單的舞者褪去風衣,露出裡頭各異的身形、服裝、膚色,展開個人性的獨舞,而後回到隊伍之中。巨型紙張改變、限縮、聚焦著台上空間;有時又成為斜坡上投下的巨大手影,何曉玫藉由與剪紙藝術家吳耿禎的舞台設計合作,藉由光源和身體在紙張之間的空間安排,創造了屏幕或投影的變形光影,充滿關係性的象徵。

有意思的是,藉以呈現「書冊意象營造的故事空間」的舞台元素其實並未複雜,紙張佈置所改變的可見╱不可見空間、人和剪影的互動、在風衣穿脫間呈現的個體性與群體性、造型的顏色、象徵性的對峙,如反覆跳躍至戀人身上的舞者復被甩落、沿地拖行、旋身,其重複性、關係的親密抑或暴力一如碧娜‧鮑許的經典場景,在何曉玫的調度下,《親愛的》呈現出舞台上豐富的視覺性。尤其是尾段藉由風衣的遮掩,令一個舞者置身在另一個低身倒行的舞者身上,從正面來看,成為了一個上身正面、下半身背面,怪異的、如夢魘般變形的身體,一如「親愛的」關係。最後結束於開場時反覆橫越台上、以風衣遮去個性身形的象徵群體。

姚淑芬和何曉玫受訪時,不約而同提及新作中處理著「人的故事」。除此之外,影像記憶的無意識,或許更是聯繫著《蒼穹下》、《親愛的》,或其他當代舞作中,更隱密的交會之所在。然而卻也同時在媒介的選擇下,鏡頭影像或紙上的光影,創造了兩齣風格、內在,迥異的作品;或許會喜歡哪一支舞,便關係著觀者在作品面前低迴沉思之際,各自浮現的影像鄉愁與追憶。

《蒼穹下、親愛的》

演出|世紀當代舞團、MeimageDance
時間|2013/12/28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談作者論之所以重要,則來自於當前無論是舞蹈與劇場形式間的整合、影像與燈光媒材相對於舞台設計思維的調配、文本與選角的詮釋與張力,它得以讓觀眾更清晰地理解到創作者群的能力所在,並給予評價。(吳牧青)
1月
08
2014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