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像面前:姚淑芬&何曉玫《蒼穹下、親愛的》
1月
06
2014
1+1雙舞作(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19次瀏覽
李時雍(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當代的「圖像轉向」,致視覺經驗成為了主體形構、認同,與記憶的主要形式;伯格(John Berger)所謂的「每個影像都具現了一種觀看的方式」,竟已成為了我們在影像面前,不禁低迴沉思著各自生命在廣袤的世界之間所位居的位置,串連的回憶,之鏡像之自我;無獨有偶地,也成為了這同場兩位編舞家,世紀當代舞團的姚淑芬,藉由影像轉換觀視點(point of view)至天穹的《蒼穹下》,和MeimageDance的何曉玫,以光影變形人身及其間關係的《親愛的》。

是溫德斯(Wim Wenders)置於柏林蒼穹下低眉垂翅的主角、抑或是班雅明從克利畫作中窺見的被風暴襲捲的新天使,《慾望之翼》(1987)中俯拍或仰視之鏡頭,構成了《蒼穹下》最主要的空間視覺。開場所有舞者圍聚在舞台後方角落,隱隱動作,交替離開,並逐一沿台上斜角向前流動,發展著各自的動作,蜷縮著身又舒展如飛翔;在個人和群體的往返關係之間,復沿著相反的斜線、終至散開。段落間,舞者們將手持的屏幕排列置於台上,微光中閃現著城市模糊的影像。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電影般的馬戲團場景,小孩滾動著大球,被高高地抬起,帶著翅膀的佝僂男子一如天使、一如說故事的人,台前一對男女舞者的雙人抬舉,如同另一對舞者跳躍於鐵梯之間,呼拉圈轉動,一片紅的顏色。

姚淑芬以佝僂的男子和小孩,作為《慾望之翼》般的天使角色觀看著群人。並在影像工作者張浩然設計的俯視或鳥瞰的鏡頭下,呈現另一種觀看的位置。其中包括一段影像互動的段落,背幕投映著建築壁面,同時疊影著躺在舞台上舞者的動作,並藉由半透明的屏幕前後舞者的互動,拉出台上空間的縱深,構成了一幅穿梭於建築穹空中的影像,溶於最後的雲影。以《蒼穹下》為視點,加上孩子和天使的角色,帶有一點影像風格的魔幻寫實,呈現人的故事,叩問死亡,給出生之想望。在觀視點的轉換上,令我聯想起林麗珍無垢舞蹈劇場以儀式劇場、以鷹為目光凝視的《觀》(2009);在影像上,則令我想起2008年台北藝術節,智利「電影戲劇團」(Compania Teatro Cinema)以「電影式劇場」的形式改編巴瑞科(Alessandro Baricco)小說的《黑暗裡有光》。《蒼穹下》的難題是,姚淑芬受限於意念起點的天使意象,致使視線趨於單一,角色(小孩、佝僂者)、影像視角(鳥瞰鏡頭)、到身體動作(人、飛翔、死亡)少了得以進一步在俯視╱仰望關係間的辯證。

《親愛的》呈現著的是截然不同的視覺回憶。存於「書冊」之間的光與影,帶有某種文學式的存在性主題。開場時台上吊起的巨大紙張令人想起《紙境》,一個舞者走進其中獨舞,忽然一排舞者們自台前起身,步上舞台。《親愛的》充滿著凝斂簡約的動線調度,身著長風衣隊伍般齊步反覆橫越舞台的人群,落單的舞者褪去風衣,露出裡頭各異的身形、服裝、膚色,展開個人性的獨舞,而後回到隊伍之中。巨型紙張改變、限縮、聚焦著台上空間;有時又成為斜坡上投下的巨大手影,何曉玫藉由與剪紙藝術家吳耿禎的舞台設計合作,藉由光源和身體在紙張之間的空間安排,創造了屏幕或投影的變形光影,充滿關係性的象徵。

有意思的是,藉以呈現「書冊意象營造的故事空間」的舞台元素其實並未複雜,紙張佈置所改變的可見╱不可見空間、人和剪影的互動、在風衣穿脫間呈現的個體性與群體性、造型的顏色、象徵性的對峙,如反覆跳躍至戀人身上的舞者復被甩落、沿地拖行、旋身,其重複性、關係的親密抑或暴力一如碧娜‧鮑許的經典場景,在何曉玫的調度下,《親愛的》呈現出舞台上豐富的視覺性。尤其是尾段藉由風衣的遮掩,令一個舞者置身在另一個低身倒行的舞者身上,從正面來看,成為了一個上身正面、下半身背面,怪異的、如夢魘般變形的身體,一如「親愛的」關係。最後結束於開場時反覆橫越台上、以風衣遮去個性身形的象徵群體。

姚淑芬和何曉玫受訪時,不約而同提及新作中處理著「人的故事」。除此之外,影像記憶的無意識,或許更是聯繫著《蒼穹下》、《親愛的》,或其他當代舞作中,更隱密的交會之所在。然而卻也同時在媒介的選擇下,鏡頭影像或紙上的光影,創造了兩齣風格、內在,迥異的作品;或許會喜歡哪一支舞,便關係著觀者在作品面前低迴沉思之際,各自浮現的影像鄉愁與追憶。

《蒼穹下、親愛的》

演出|世紀當代舞團、MeimageDance
時間|2013/12/28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談作者論之所以重要,則來自於當前無論是舞蹈與劇場形式間的整合、影像與燈光媒材相對於舞台設計思維的調配、文本與選角的詮釋與張力,它得以讓觀眾更清晰地理解到創作者群的能力所在,並給予評價。(吳牧青)
1月
08
2014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