塊莖的土地——邱瑋耀《Padan 搖擺人》中的原民與殖民困境
6月
23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68次瀏覽

江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班)

微光點起,昏空的場地,只見一具黑黝的軀體。他在淺明中微動,它在陰幽中蟄伏。繼而,他/它竭勞匍匐、奮挫掙扎、凝漫游移。當背景音調錯迸、夢囈般的吟呵疊織起來,他/它持續高低起落,時而拋甩、飄滑、搐抽。

二零二二年五月,Pulima表演新藝站於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的演出中,邱瑋耀之作品《Padan搖擺人》,描繪了一場人地間的歸離自問。綜觀作品,邱瑋耀的身體控制精準、力道沉實。如斯質地,應與其舞蹈系訓練與原住民身分之間的揉合、碰撞有關。作品中,可見五節芒(Padan)作為核心意象,更是身(body)/分(identity)的詰問符號。闃黑的軀體,如從土地生長萌發。屬於,卻又不等同於土地。

「我是誰?」此句大問,不斷蹦彈接拋於觀演之間。

表演者全身漆黑單著深色丁字褲,不由得令人想到日本舞踏(Butoh)的白妝。其源自殞亡的隱喻及自我的去除,更有回歸純淨之意。於是,此白,向死、向無,但亦弔詭地愈使表演者在場(present)於舞臺之上。然而,邱瑋耀的黑身,是文明與自我之間、殞亡或去除與否的辯證。相比純淨,實是投身大地的豐雜。泥汙的黑身,向生、向有,是為疑敬並存的物質祭彩。不論黑白,卻都是對於殖民的具身後思。

再後,只見其張口無聲,似欲言說、吶喊,卻僅存啞語。在緩慢之後,其身體倏然提速爬退向舞台角落的芒草盆栽,並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置於淺盆之內,與芒草並立,同身搖擺。最終卻翻摔,落得滿地散土。白燈灑落其上,黑身顯得重乏。其試著將芒草與自身埋回土中,甚而全身倒栽,卻終究墜落。

交纏著漢人霸權與西方舞蹈的雙重殖民,邱瑋耀不斷探問的是,眾多身/分政治如何紓解的困境。如同法農於《大地上的受苦者》所言,被殖民與殖民者間,會產生種護毀張力:被殖民者會渴求殖民者的認同,或欲借用其力,進而與原生文化間疏離。身為藝術創作者,將經歷同化、尋根與戰鬥等階段。在這樣的血淚征途中,時常會感到與母體文化及他人生命脫節。於上述的三階過程中,其將逐漸體會原/漢、人/地等二元價值的對峙。進而認知,形塑單一絕對認同的不可能。屆時,即是種種喑啞摔墜的開端。在本作中,更間或雜揉著各類舞蹈的美感符號,足見以身質問認同的種種窒礙。

本作品中,邱瑋耀以芒草作為原民文化與返鄉愁思的儀式道具,可連結到德勒茲之塊莖(rhizome)理論。對比樹的根葉線性,五節芒令人驚艷地具有根狀莖/塊莖,似早與德勒茲遙相呼應。其所強調的,是永恆的多元與中介。作為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家,在原漢對立間,常搖擺於兩端有限的「想像共同體」間。不論何種認同,當其朝向同質性的明確位置之時,便失去了流變的可能與彈性。芒草與其塊莖,早已亙古地連結土地上之所有。它是異質、敞開,永續解構、重組。

《Padan搖擺人》是當代臺灣原住民回鄉歸土的探尋,並為種種二元的價值間提供了繁層的感辯。從土地中生發的芒草,吸收光露之時,亦在風中擺舞,且早與世界中的晦明晴雨/情語、死生無有對話。人或生如塊莖:他是它,它是地,地是人,人是他。

家是土地的疑問,而關於土地的,歸返土地耕耘。


註解:


參考文獻


  •     華語譯作:
  1. Anderson, Benedict (2010). 想像的共同體(吳叡人譯)(原出版於1983). 時報出版.
  2. Fanon, Frantz (2009). 大地上的受苦者(楊碧川譯)(原出版於1961). 心靈工坊.


  •     網路資料:
  1. 友惠靜嶺. 關於二○二○年「江之翠劇場」《朱文走鬼》公演. 擷取自 https://www.lib.nthu.edu.tw/events/2021/YCChou/readaround.html
  2. 莊士弘. (2010). Rhizome 塊莖. 擷取自 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st/ConceptIntro.asp?C_ID=229
  3. 宋國誠. (2021). 我的哲學筆記(10) : 德勒茲. 擷取自 https://sungkuochen.blogspot.com/2021/01/10.html
  4. OISTAT國際劇場組織. (2015). 日本舞踏 Butoh 美學:從舞蹈看內心黑暗,崩毀而絕美. 擷取自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7100
  5. Tuesday挑點藝術. (2016). 日本暗黑舞踏あんこくぶとう:痛苦即為生命之美. 擷取自 https://mummumzine.com/2016/09/20/angokubudoh/

《Padan 搖擺人》

演出|邱瑋耀
時間|2022/05/22 14: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