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的思念——《浪潮花》​-天際線下 ‧ 安平情事
11月
24
2022
靈龍舞蹈團提供/攝影劉人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2次瀏覽

靈龍舞蹈團以台南在地傳唱多年的《安平追想曲》為主題發想,以故事中「安平金小姐」為主角,結合天文學家林錫田以一年時間所拍攝的太陽「8」字日行跡,試圖以現代舞重新敘說這一段母女兩代的異國戀曲。並且由於故事中的金小姐為金髮混血兒,舞團為了符合故事的角色人物形象,特地邀請曾參與許芳宜《我心我行》舞蹈電影的外籍舞者 Chelsea M Davis 橋希雅小姐飾演金小姐一角。


從舞劇般的情感再現,到抽象肢體的情感意象

整部作品主要分為四幕,上半場以女兒金小姐為主,下半場以母親珍珠為主。第一幕:序-安平、天際、海洋與女子、第二幕:薔薇、第三幕:珍珠、第四幕:浪潮花。

作品的上半場以情緒飽滿,且帶著戲劇性的肢體表現手法,加上佈景道具,彷彿舞劇般將此傳說故事如實地演繹出來。以復古風的碎花洋裝為女舞者造型,搭配復古的枱燈、木桌、沙發營造故事情境。當八字型日軌跡投影在地,搭配帶有海潮聲的音樂,金小姐孤身一人走在其中,孤寂且充滿思念的舞姿,就彷彿是百年前傳說中的人物。

下半場則選擇以較為抽象性的肢體為主要的表現手法,讓人比較好奇的是,如此選擇,當中的創作邏輯為何,似乎有些模糊的。第四幕以浪潮做為主要意象,運用投影與人物間的來來往往,營造不斷地流動、往復的景像,亦呼應第一幕裡安平、海洋的主題。


靈龍舞蹈團提供/攝影林修平


靈龍舞蹈團提供/攝影劉人豪

以太陽的8字型日行軌跡結合在地的傳說故事,其實是有創意的。8字型日軌跡在此已不只僅僅是天文景觀的意象,那沒有開始亦沒有結尾的路徑圖像,似乎也象徵著金小姐母女兩代人,在情感這一條路上輪迴重覆的相似命運與相同的軌跡。然而,8字型日軌跡的出現,只在上半場第二幕時以投影的方式,將之投影在地面上,成為橋希雅的舞蹈步伐路徑,此意象重現較少,是較為可惜的地方。這當中,編創者似乎沒有更進一步地去發揮和探究這個特殊軌跡更多可能的使用契機。畢竟,這是此製作最特別的想法,亦是宣傳著力最多的地方。


過往與當下,思念的共想

《安平追想曲》歌詞中所描繪的安平,是個商港船運繁盛、外國傳教士出入頻仍的黃金年代,異國戀曲在當時保守的社會氛圍下已不容易,何況是未婚生子與混血兒成長歷程所需面對的壓力?只是,在現今二十一世紀的社會裡,當社會風氣已開的情境,除了重看與重述這個動人的安平情事之外,或許也想思索與探問身處當代的觀眾,在這個時間點我們為什麼要重看這個故事?


靈龍舞蹈團提供/攝影趙傳安

其實,故事裡面對著大海,看著浪潮日復一日地拍打,思念/期盼著遠方的愛人的心境,對於已經歷將近三年疫情時代的觀眾,是會有著強烈的心情感受的。疫情之下,人身行動的自由遭受封鎖,國境封閉阻絕來往,國際間各項交流中斷,旅外遊子無法回家與家人見面,異國戀人被迫分隔兩地等等,這當中,思念與盼望是人心共同所想、所願,也是穿透世代、跨越不同種族的情感。可惜,在此作品中並無看到對此的連結與探問。

《浪潮花》

演出|靈龍舞蹈團
時間|2022/10/16 14: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全場觀眾呆呆坐著,面對著是否該積極地去理解這些流動的刺眼與挑釁究竟意味著什麼而無動於衷?又或是令人岔題雜想,編舞家當真要三部曲翻了你個底朝天:莫非這裡的音樂是用來看的,視覺是通過震動方可見,而舞蹈本身就是飛蚊症?難道這是一個新的山神巨獸神話傳奇的懸絲傀儡戲?果真眼前的都不是眼前,唯有鳴謝支持我們繼續跳舞是真?真的是這樣?政治正確就是理所當然?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