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歸返:誰的故事,誰的時間?《同情的罪》
6月
14
2018
同情的罪(台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59次瀏覽
張敦智(專案評論人)

這已經不是歐陸劇場第一次以抹除角色界線方式說故事,早在2009年首演於維也納城堡劇院的《金龍》,就已經以三男二女的演員數,上演多達十七名角色的內容。其中不同處在於,《同情的罪》將這種方式套用於原先角色鮮明的原著,史蒂芬.褚威格的長篇小說《焦灼之心》。

故事描寫一位德國年輕少尉在軍旅的宴會中邀請少女跳舞,卻發現對方是瘸子。因為這可怕的失禮,他隔天請花店送玫瑰謝罪,隨後對方以香水信紙回覆:歡迎來我們家坐坐,不用事先告示,「因為很不幸地,我隨時都在。」他後來發現只要施予少女憐憫,就能在富豪家中取得上帝般的尊榮。但後來在準備逃脫的路上,給少女最後的電報遭一戰爆發截斷。他在戰爭中感受巨大罪惡在歷史間被消磨如沙,永遠無法忘記自己做過的事情。

一戰爆發的時候原著作者三十三歲,而這本長篇小說完成於他五十八歲那年。深入的心理分析寫作手法,使得角色在幽微的掙扎裡,展現出鮮明立體度,此外同時展現角色與時代交互影響的殘酷與諷刺。在這兩項原著已具備的特質中,《同情的罪》在情節飽滿的條件下斷然選擇後者呈現,那也是原小說能使人反覆思索的原因。

作品因此從個人命運與時代衝擊的劇情,上升至更普世的價值辯證,以及在劇場裡,使時間有了繼承。為什麼要在一戰結束後一百年再度搬演這則故事?導演賽門.麥克伯尼所有回答,都在形式之中。他的回覆從開場便已經透露:演員上台時,觀眾席燈還沒暗,演員跟觀眾共處在相同條件的空間。在這個沒有明確將焦點自觀眾席移往舞台的過程,演員各自慢慢與觀眾眼神接觸、產生連結。隨著故事啟動,觀眾席才逐漸暗去,作品並未建立「幻覺」確切起始點,而是將觀眾緩緩導入現場,在故事啟動前,利用簡單細節邀請觀眾進入事件。這個邀請,使得事件不只屬於舞台,更屬於台下的所有人。

緊接著,這個巨細糜遺描寫角色內心糾葛的故事,卻用不斷模糊角色邊界的手法呈現,讓相同角色台詞不斷擴散至不同性別、身份的演員中。霍夫米勒清晰的本體在過程中消失了,儘管往後還是對不同角色有粗略分配,但在開場建立敘事規則的階段,他不曾成為單一、可供指認的個體。主角消失,但故事仍疾速發展。延續上段,觀眾被捲入的便不只是個人故事,而是失去角色但依然劇烈的事件之中。失去心理可投射的對象,觀眾便只能在不斷流動的角色間,親自感受事件進行。「感受」讓故事重回了現場。劇場從儀式性的觀演進化到事件體驗;未固著角色的經驗、事件、悔恨,時時刻刻都流竄在空氣之中,沒有清楚來向,卻感染著所有人。

相同敘事效果還能被其餘片段佐證。例如當霍夫米勒多次萌生逃跑念頭,面對即將被女兒病痛擊垮的父親,他再度萌生以謊言施予憐憫、安慰的衝動。回到宅邸中的他,感覺少女一家都是他如上帝一手所造,且自己還能更勝於上帝,慈悲地游走其中。在這陣同情的歡愉裡,導演以高速閃光燈刺激視覺,故事裡一人的狂歡在劇烈燈光間,擴張為所有人共享的狂歡。

而另一段軍官準備進入房門試探憂鬱少女的片段,則在房間門被打開後,主舞台燈暗,舞台前緣大亮,隨即一切進入黑暗。所有對話在伸手不見五指中進行,直到被少女看穿憐憫伎倆,慌張被趕出門,舞台才在軍官的一陣盜汗中恢復些許微光。在罪惡、恐懼發酵的同時,導演刻意避免任何人能對他者指認。一片黑中,沒有犯罪者能供「觀看」,因此在聆聽罪惡的發生時,觀眾彷彿回到兒時床邊故事的場景,不由自主將自己帶入不存在的畫面。少女的反擊,同從前的事件,也沒有明確發生地點、對象,因此似乎在所有人身上存在過。導演將同情裡可能包裹私利和慾望的可能性,擲向了在場所有人。

回到時間辯證的問題,導演確實已透過形式將問題往前推。他的態度明確:故事與所有人息息相關。回到故事本身,儘管霍夫米勒在最後關頭提出(暫時的)解決方案,但電報被戰事中斷,並不使他值得同情。因此,戰事的影響本身是中性的,不影響角色評價;由於這種中性特質,觀眾除了返回情節現場外,也能再度回到了歷史現場。換句話說,原本便已經在場的觀眾,並未被一戰的環節彈開,反而更加投入,感受戰爭的衝擊。因此,劇場從對事件的歸返,達到了對歷史的歸返;過去的個人與現在的個人、過去的歷史與現在的個人,被重新連結起來,時間之間,於是有了繼承。經過這場演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觀眾而言,不再只是文字印刷出的事件描繪,而是在未親歷一戰的觀眾記憶裡,也具意義的事。

這是一齣對時間進行搬運的作品,將存在於過去,出於偶然甚至虛構的情感,重新放進當代的時空,人對於死亡,於是有共感與繼承。就像在悼念與我們曾有深厚情感的先祖時,往往同時重新憶起我們從哪裡來、為何至此;我們同樣也在《同情的罪》虛構軍官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情節中,與過去產生連結,再度正視他們的消亡、與事件的爆發。情感有了寄託,時間便顯得連續。這場歸返裡,沒有從一而終的角色、沒有明確的個體,只有事件具體而鮮明底存在過,自1914,返回至2018。

《同情的罪》

演出|柏林列寧廣場劇院 x 合拍劇團
時間|2018/06/10 14:30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來看,《同情的罪》最成功之處,乃在於其非常精煉地將敘事手法還給了敘事,將詮釋移回至想像,這表面上的形式感絕非只是在「玩形式」,重點仍是在穩扎穩打的故事建構。(吳政翰)
6月
19
2018
憑藉著聲音,我們浸於Hofmiller的內心,跟著他一起焦灼,隨之內疚、渴望、憐憫與懦弱。而聲音演出,亦彰顯了「聆聽」的重要。(黃馨儀)
6月
14
2018
每位演員於演出過程裡累積能量,最後爆發,再加上聲響、投影、物件、肢體的交織與運用,生產出極為高密度、高速度、無空檔的演出結構與模式。光看畫面就已極為忙碌,於是,中文字幕究竟得多友善,才不會造成另一場眼球的惡戰呢?(吳岳霖)
6月
13
2018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