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轉的狂歡《人類派對》
12月
19
2017
人類派對(進港浪製作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02次瀏覽
張敦智(專案評論人)

《人類派對》試圖透過兩階段展演,表現平等、和平、人權等價值當道年代,依然普遍存在的歧視與觀看。然而,儘管互動形式意圖使觀眾從不同階段進行反思,但展演最終建立的關係,卻使整作品成為一座內在消耗的空轉機器,難以觸及現實。

在良好的意圖下,意念先行卻首先將作品導向第一層歪斜。由於歧視關係已經透過社會觀察,具體存在創作者心中,因此作品從架構起,這一場盛宴便設計來等待歧視的發生。但這場被成功製造出的歧視,與現實脈絡卻截然不同。首先,當觀眾進入第一階段場景,酒吧、廁所、籃球場、健身房等空間被各自陳列。與其說展覽,更毋寧說是一場盛大的商品陳列。資本主義的邏輯不要求連結,只要求快速、刺激、與消費,這些空間便是以此方式吸引觀眾駐足。儘管不同空間都各自放置了展板,但深究空間成因,背後的價值卻與展覽背道而馳。展覽所冀求的,是透過擺設,重新尋找事物間適當的連結,無論是美術畫作,甚至力求以此發現新觀點、定義的當代藝術、跨領域藝術,無不希望展覽能形成一體系,將不同的點藉由特定關係,串連起參觀的空間、時間。然而《人類派對》(以下簡稱《人》)的「展場」卻是徹底去脈絡化的,其中唯一的連結,便是彼此都是娛樂周邊場所,從華服、放鬆的沙灘(按摩)、到喝酒、以及最邊地帶的廁所,這種依相同性質強制並列,但彼此間又異常破碎的組裝邏輯,跟商品架陳列、推銷的本質極其相似。這是狂歡的第一場勝利,物質空間以自身詭異的邏輯,壓過人性思考,並要求觀眾配合它們。因此觀眾進到的,並不是一場身而為人的派對,而是一場配合物質的狂歡、或創作者所希望形塑的狂歡。本來應該僅以歡愉為外表、反思為血肉的作品,反而從入場起,清楚地強調出隱身在展場之後,主宰一切的創作者。稍微熟悉松菸LAB或敏銳的觀眾,皆可以意識到黑色玻璃背後窺視的眼光。去脈絡化的結果,便是下一步:展演動力的位移。

若要使《人》深入地反思現代生活,那麼提取該生活方式的方法與效果便極為關鍵。換句話說,若批判對象為現實社會,那麼在這座虛擬的展場,應能設法反映出存在於現實生活的思考邏輯。其手法包括重現特定生活場景,使觀眾進入、或制定一系列關卡,讓觀眾遊戲時流露原先存在於日常的行動方式。無論哪種手法,最終目標在於,展演的角色,應該扮演一面鏡子。當觀眾進入展演空間,這面鏡子反射出他們原本存在於外在世界的樣貌,而此樣貌再進入另一批觀眾眼中,被思考、被反芻。藉此,現實才能以觀眾的身體與大腦為載體,源源不絕地被疏導進來,成為被批判、思考的對象。也只有當此對象確實來自於外在世界,疏離與後設的片段,才能產生力道。然而相反地,《人》的去脈絡化空間,則是徹底封閉的。對觀眾而言,僅管不同零件個別熟悉,但整體經驗卻非常陌生,沒有人曾經需要在短時間內無目的地喝酒、打球、跑步、按摩過。動力的位移因此產生了:為了遊走在此空間,觀眾使用的,並非原先存在於現實世界的思考與習慣,而是特地為了此時此刻、此一虛擬的空間,所推擠出的玩樂心態——換句話說,對作品的善意。因此,無論觀眾是否沈浸其中,展演所能激發出的,都只是一場即興、一種例外狀態,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任何角落的一種邏輯。也因如此,當展場隨後想批判此邏輯時,無論過程中究竟消滅、檢討了什麼,對觀眾而言都將不痛不癢,毫髮無傷。

進一步細探第二階段反思內容,可以更準確指出盲點的所在。在身穿探險裝解說員介紹下,無論服裝與文本,作品的「人類」定義皆不斷聚焦在生物學、醫學範疇上,希望藉此反思/分析(更多像嘲諷)置身娛樂場所之「智人」行為。然而此解剖學取向的醫學知識,直到進入神經傳導維度、以及發展心理學面向之前,其知識體系都跟植物學、地質學一樣,是完全去人、去主體化的,透過這種研究法,確立科學式的客觀與權威。因此,以此奠定社會批判基礎,若沒有大數據統計觀察或微觀分析下,多半僅能導向一場徒勞。也因此在此去人化單一學科知識的使用下,作品嘲諷成分才遠高於創作者預期,幾乎成為唯一的效果。從反面提出另一則問題:當代社會的歧視與不理解,只存在於人際關係的優越感中嗎?沒有別種成因導致歧視與隔閡?種族、貧富差距、空間壓縮,其中不也存在錯綜復雜的觀看關係?西門町的複雜性,同時具備行乞者、遊客、工讀生與資產階級,不也正隨時彼此觀看?若礙於篇幅,僅聚焦於中產階級以上群體,那麼這種歧視是否只發生在娛樂性質場所當中?如果是,那此問題也因此似乎不太重要了;如果不是,那麼其餘場景為何?作品無法給出提示,同時也意味著斬斷反思的路途。事實上,這關乎創作者對人類的想像。如果形式上考量作品親近性,必須是一場「派對」,那誰能被邀請至這場名為「人類」的派對之中?

作品體現了非常狹隘的選擇。當採用學科不以人文為其價值,而觀察樣本又無特定挑選,加上結構本身形成內在自我消耗的機器,這場派對無論離醫學上、或人類學上的人,都更加遙遠了。創作者在現實所觀察到的歧視確實存在,但展演卻忽略其社會成因與條件,以截然不同背景,複製大量空洞的歧視,供展演機器本身消化與吞食。這是為了展現歧視,意外施加於觀眾的異化。他們的生命經驗本身不適用於此,只能因應商品陳列的空間邏輯改變自己的行為,並因此遭批判與分析。因此,從宣傳階段便念茲在茲的「希望觀眾盡情玩耍」,最終也落得以諸多笑料掩蓋無實際反思的事實。創作者需要更實際掌握,他所欲探討的歧視究竟位於現實中的什麼空間、什麼關係上?除了優越感,背後是否有更複雜的社會成因?環境劇場在過去這一年在台灣有無數例子上演,包括: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遙感城市》、明日和合製作所《恥的子彈》、孫尚綺《透明》、林人中的《八天兩夜與十個藝術家》等。如果欲透過此形式表達社會、政治、空間、甚至生命狀態更深刻的反思與批判,首要之務,是對現實脈絡達到更具體且細膩的掌握。

《人類派對》

演出|進港浪製作
時間|2017/12/15 20: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