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尋找《毛利亞》
8月
05
2024
毛利亞(TAI身體劇場提供/攝影郭志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9次瀏覽

文 羅倩(表演藝術評論台編輯)

2024年TAI身體劇場年度新作《毛利亞》,在屏東來義部落進行了首演場,也是唯一一場在現地的演出,之後兩場演出將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進行。雖說表演藝術團隊到部落巡演並不是新鮮事,還是不免令人好奇,為什麼首演場會在屏東來義,而不是Watan Tusi(瓦旦.督喜)舞團的所在地花蓮?

這個疑問,在演後表演者的致詞中找到了一些線索。部落演出人員劉雪鳳(Qadeves Ridiv)牽著Ising Suaiyung(以新.索伊勇)的手,以感性與喜悅並存的語調說著:「和舞團合作是十年前《Tjakudayi.我愛你怎麼說》(2014),一直希望TAI回部落演出……」聽到這裡,我不禁跟著她紅了眼眶。

的確,初到來義部落並剛看完《毛利亞》的我,從表演者多以自己熟悉的母語進行演後自介中感受到,今晚在部落演出《毛利亞》,不論是對來義部落、對舞團、還是對此次部落參與演出的人,的確都各自承載著多重意義上的「回家」。

這個再次回家的緣份,最初種下的時間並不是此刻,而是源於2012年Ising(此次《毛利亞》的共同創作)依據奶奶所述的部落愛情故事,所創作的同名小說《我愛你怎麼說》。小說後來成為Watan編作《Tjakudayi.我愛你怎麼說》的靈感來源,故事的地點正是排灣族Ising的家——來義部落。

而我又是怎麼來到部落的?起於前一天的即時邀約。一行人相約下午兩點半在台南後車站碰頭,共乘一輛車前往屏東,歷經兩個小時車程抵達來義太陽市集,稍作休息與晚餐後,再行十分鐘車程往上抵達來義部落的文化健康站。彼時距離開演前還有半小時,友人的攝影師朋友帶我們進行了周遭環境導覽。當時的我還不知道,這即是待會演出將行經的路線,等於在演前先走了一回場勘。


毛利亞(TAI身體劇場提供/攝影郭志豪)

這裡的房子沿著山坡地而建,文化健康站旁明顯可見一條細長往上的陡坡路,抵達至高點後左轉往下會看到兩條岔路,在三叉路處有一祭祀小屋。沿著岔路左邊小路往下,沿路家屋依然可見舊時的石板屋與石板材,以及顯著地標示著頭目家的精神石柱,再往下路旁則立有一高聳的塔台,右手邊看過去則是佈滿礫石沙土的林邊溪河床。就在此刻,塔台上的擴音喇叭剛好傳出混雜著族語與華語的優美女聲「……我愛你,我喜歡你,又有什麼用,你說……」廣播的歌聲延續了許多久時間,像是日常鄉里廣播的彩蛋版,似是對即將開演進行暖場與提醒,增添不少期待節慶活動開始的氛圍感。

對一個人來說,家代表著什麼呢?擁有的棲居之所、爭吵與休憩的家庭空間、再熟悉不過的巷弄街道,左鄰右舍慣有的親切招呼方式?家先於族群,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與家的獨特記憶。家的形塑從過去持續到現在,且繼續堆疊至未來。家所隱含的空間量體也是如此,心理空間上既是已經發生的「過去」,現實空間上也是正經歷的「現在」,家也同時是進行想像/夢想的場所,承載人的理想與慾望。

更重要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發生,故事久久長出了神話,神話成為祖先的起源,起源又將人與土地緊緊捆綁在一起。人與家/族的關係才能深深扎進一方土地,以讓我們回溯時能驕傲地說出,我從哪裡來。

從時間空間持續形塑堆疊的歷時性角度來理解《毛利亞》,會發現隨著演出進行,它為觀者所打開的可能的時間向度與其所在地所共同展現出的——山林正久居於此的美麗風景。或許可以用熟知的環境劇場將它定錨,但它遠不僅止於一件被觀看的作品,而更像是一趟心靈與精神上的歸途指引,讓人找到/想起回家的路。也許,對創作者來說,《毛利亞》可能意味著回家創作的旅程;對觀者來說,《毛利亞》則意味著歡迎來做客的邀請,來我住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環境所呼吸的空氣與濕度、眺望河床時襯與綿延不絕的蒼綠高山。

這裡的故事也有其地域性,《毛利亞》是一個只屬於台灣排灣族來義部落的神祇的故事,生活在此地的人以及家屋,都是它的主角。觀眾只是跟隨其中,跟隨一路發現的石頭與腳印從而踏入遠古的故事,神話故事的真實性,使整個作品充滿生命力。此地的人/觀者以歌謠複誦表演者哼的歌,沒有一首歌是當地人不知道的,小自孩童哼唱的童謠、大自耆老長輩深入骨髓的曲調。每一個參與者要做的只是把自己讓位給演出,並讓時間繼續展開,只需浸潤其中。


毛利亞(TAI身體劇場提供/攝影郭志豪)

《毛利亞》整個演出結構與路線大致如下:從文化健康站作為起點往斜坡上走,在幾個點稍作停留,停留時有演出發生。如首小段被綠意自然再次覆蓋的傾毀石板屋基座上的行為展演,接著是舞者在道路上跳格子與路旁被石頭與繩索綑繞的族人。族人歌者身穿墨黑色繡有刺繡的長衣;舞者則是身著兩截式墨綠色開襟長衣與長褲,因此表演者有著兩種不同色系的服裝,也如同老一輩與年輕一輩的看顧關係。歌謠與遊戲則持續在橫在中間的巷弄與道路上發生,人們爭相想往狹窄的巷弄望去,看正在發生什麼,每每重複這個「想去看前面有什麼」的動作總讓我想起這就是劇場(也是太魯閣語「TAI」的看),觀眾對於觀看總是永不滿足,如飢似渴,如正在上演的孩子們的遊戲,手製的鋁罐轉輪持續迴轉發出聲響。

跟隨著領路人Watan敲打石頭的指引,繼續往上,往左迴轉再往下走。在高塔附近駐留許久,此段落似有儀式或祈禱,伴隨敲擊(塔的結構柱體)引發聲響,接續一群歌者坐在椅子上眺望不遠處的林邊溪歌唱。此段落開始在小段落的安排上略顯共時性的複雜調度(恐有記憶上的錯誤疊加),突然有一顆白色大石頭由上而下穿過人群進入歌者所在的視閾,它以巨大的身軀吞噬張貼在路旁圍牆的紅紙,現身時悄然無聲,行動與往上坡離開時則引人注視。

於此同時,從上坡出現另一群我們所熟悉的TAI身體劇場的舞者身體,正與上坡的大石頭擦身而過。Watan從文化的田野耕耘反芻許久的腳譜在此已熟練內化為舞的身體姿態,成為舞團顯著的身體標記。歌者的段落即將結束,他們收起黑色塑膠椅輕巧地疊在頭上,就像頂著一副巨大的黑色帽子,默然無聲地往上坡走去⋯⋯一群舞者則是以腳譜移動,持續往下坡的交會地走去。

不知是否是剛才演出的祈禱與歌唱得到了土地的呼應,天空下起了細雨滴,雨滴以溫柔卻不浸濕身體的方式顯身。TAI的舞者還在遠處更靠近河川的道路上圍圈歌唱。在舞者返回原路時,雨也差不多停了(這時我則是在某戶人家的屋簷下躲雨,觀看這感應與召喚自然發生),一群人跟著表演者回返往上。接著在祭祀小屋前停留歌唱,天色已漸漸黑,路燈亮起,優美的歌聲持續敞亮漸漸釉黑的小路,精神越發昂揚。

再依原路回到至高點,繞回原本通往文化健康站的斜坡路,橫巷中的歌謠與遊戲重現,再往下走回去。與原路不同的是,舞者們走進了一石板屋前,手牽手圍繞著跳舞歌唱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據說這曾是部落一位巫師的家。天空已經染上絢麗且深層的寶藍色澤,時間感變得既神聖又神秘。我留意到在石板屋路口旁的石板圍牆上貼著一張紅紙,呈現字母A的形狀。這不就是今晚演出走過的路?地圖索引上頭有用羅馬拼音寫的歌謠、畫有家屋、石板、芋頭葉,道路佈滿歌謠與人走過的腳印。

最後的最後,部落歌者與舞者共同在文化健康站再往下的階梯入口處,寫著「來義村衛生室」的屋前庭院空地歌唱……約是在晚上七點二十五分,整個演出落幕。

從《毛利亞》行走的路徑來看,如圖示「/\」,隨著A字型陡坡來回的移動式展演,對演出內容的鋪陳與描寫也跟著坡/波長起伏迴轉。雖不明白以族語演唱的歌謠內容,但無損於觀者進入排灣族石頭神Mauliyav(毛利亞)的神話情境中。現地展演的親密性,誘發觀者打開身體的接收器,從環境中的聲音與自然中的地景拼湊故事的線索。在《毛利亞》於屏東來義部落的演出中,我才真正第一次感受到,我走進了TAI身體劇場一直以來的藝術實踐。


毛利亞(TAI身體劇場提供/攝影郭志豪)

環境場域的特性使人的聽覺更顯敏感,如舞者丟擲石頭進行跳格子段落,我清楚聽到了身後某家屋運轉中的直立式衣機,脫水運轉時持續排出淅瀝淅瀝的水聲,呼應跳格子段落的粉筆筆跡與水痕。在上坡處,舞者堆疊小石屋,水沿著柏油路往下流的眼前特寫,這一幕倒喚起幾年前曾在台南藝術節看過的《道隱》(2019),雖然觀眾席離舞者表演的階梯很遠,卻依稀記得有水沿著階梯往下流動。

過程中還注意到一些細微的片刻,如小雨過後返回原路的路上,Watan行走時不經意地伸手撫過屋瓦上的石板片,像是要確認雨滴是否確實照拂過每一塊石板,賦予其自然臨過的氣息。石板屋建物,則象徵著原民祖先的智慧結晶,家屋一直在這裡。

水與石頭,都是大地基本的自然型態,《毛利亞》的整趟旅程,不只是召喚神靈,也讓參與者重新感受人與土地最本質的和諧關係。如同紅紙上寫下的隻字片語「曾經何時/我也是那山巒間/的一顆」、「我一直都在」。讓觀者的心得以在此——同那陣雨、那細流的水、與常駐此地,歷經風霜打磨的溫潤石板般——被溫柔呵護、洗滌,提醒著Mauliyav或許從不曾離開,且永遠等著人歸來。

《毛利亞》

演出|TAI身體劇場
時間|2024/07/20 18:00
地點|Tjalja’avus來義部落 文化健康站(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20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主辦方與四位創作者的相互合作與調度,為平台找到了一種極具特色的策展方法。這不但使創作者本身能進行創作經驗的積累,更替主辦方蘊生了頗具辨識度的平台樣貌,承接過往不同單位的策展養分,進而開拓一條全新的大門與方向,將整場製作形塑出一種小型舞蹈節的流程與規模,使得四首作品能夠各自獨立之餘,也得以串聯成為一檔完整的製作演出。
9月
13
2024
回到作品本身,蘇品文身體所呈現的,正是此種複雜性,引出一個又一個問題,或許互有矛盾,互有岔出,卻又能走出另一條路。最重要的是——撇開層層論述不提——蘇品文的演出總讓人感受到某種細膩關照,關照所處環境,關照自身,也關照與之互動的周圍觀眾。
9月
11
2024
霎那間,觀者和舞者的界線被戳破,整個庭園在觀眾的或站或坐、舞者的漫步和靜止中形成一幅畫,我們又再次被融入作品之中,共同成為鬧市轉角的一幕風景。
9月
07
2024
如果我們期待在《惑》中看到更多,那迎面而來只有一股渾沌而無定向的氣團。但如果我們在《惑》中放下期待,遇見的將會是一股沉浸式的流浪與沉澱。從舞者黃立捷與鄭希玲精湛的雙人舞中,我們可以判斷《惑》之中仍舊有具傳統性、屹立不搖的主體所存在著。然而《惑》的本體並非在這些肉眼可見的純肢體身上,而是其身後的投影,以及那些被驅使的當代藝術/科技藝術。
8月
16
2024
什麼能是劉奕伶的parrhesia呢?這是發生在劇場裏的事,入場時刻還替觀眾備酒,迎賓,也是她將要be real之前,舒緩氣氛。她面對的是觀眾,有粉絲、朋友、同好、學生、老師、學者、劇評人或藝術機構各式人等,而她已勇於說出她的事了
8月
09
2024
把現代性代換為「國家」,將塵埃代換為「庶民」,這句判斷也是能夠成立的——這也正是雞屎藤舞蹈劇場向來的創作關懷,同時也隱約表達了對無視於平民百姓生命經驗,只在乎達官顯貴與家國大事的線性進步史觀的一種抗拒。
7月
30
2024
為何整體的框架是如此重要呢?問題不在於人物造型與交通方式是否考證史實,而是在於火車如何變成不同階層、族群的角色得以私奔、做夢或逃亡的技術物。坐火車的記憶,串連不同城鎮空間的殖民地「一體感」形成和象徵社會階級的車廂差別待遇,都可以是對現代性的批判。
7月
29
2024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