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語境的熔舊鑄新《五色石的秘密》
4月
05
2017
五色石的秘密(偶偶偶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84次瀏覽
謝鴻文(專案評論人)

文化本具有流動的、累積的、包容等特質,不管哪個區域國家皆然。然而,台灣這些年飽受政治立場對立的困擾,面對古老的中國文化,政治立場極端偏激的去中國化者,但又無法完全科學舉證台灣主體沒有一絲一毫中國文化的影響。彰顯台灣主體很重要,但要說台灣完全沒有一點點中國文化的基因,實在有點自欺欺人。做為一個島國,台灣理應驕傲於可以展現文化氣度是海納百川的寬容廣闊,所以任何創作的議題只要碰觸到中國傳統文化,大可理直氣壯言明「文化的中國」,並非等同「政治的中國」,要從中國傳統文化尋找創作養份,並不代表不認同台灣。

先说這一段看似題外話,其實還是扣著《五色石的秘密》這齣兒童劇的內涵,先幫忙消毒一下,免得被一些意識型態偏激的人扣帽子批鬥。

這齣戲回溯遙遠的中國神話,再以典型故事劇場的架構,兩位演員先說演著在尋找五色石,但沒有直言要五色石做什麼,以此引發觀眾懸念。再漸進堆疊出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夸父追日、水神和火神,以及女媧補天的神話,演繹的方式大量透過紙雕與紙偶呈現,用紙雕或紙偶是很樸素的,雖然在動態表演上有些受限,可是精神上卻很能表達神話人物彷彿脫離紙頁甦活過來,不再是紙頁上亙古的傳奇神話而已;況且,紙的發明,象徵文明的進展,所有的故事從口傳也演進到用文字紀錄書寫,文化也因此得以累積,生生不息。

為了配合這些神話的說演,舞台上陳列了四面佈景,佈景上有神話人物,看起來也有幾分寺廟門神立面的感覺,從神話衍生的神靈信仰、自然崇拜,亦可由此展開被看見。以女媧為例,她造人象徵生命的傳承延續,理所當然成為掌管生育、生命的神祇被祭祀。

而這四面佈景之上,也有一些機關設計,可增加趣味變化。例如盤古的身體各部位可以拆卸,因應神話述說他死去後身體毛髮血液變成日月星辰、山川雷電等景物,宇宙得以從混沌變成萬物共生,方才拆卸的部位轉個面向便成了那些景物。又如夸父追日追到口渴,藍色綢布代表的河水,經過演員抽拉,並利用身體借位,便巧妙形成在喝水的樣子。

觀察整齣戲,五則神話的敘說,和《山海經》等經典所載並無太大差異,但語境已非古典面目,完全貼近現代口語的簡潔自由,從「洗澎澎」這樣的用詞出現可見一斑。又如談到大地的雞鴨狗牛等動物,遇到跑來人間玩的太陽(金烏),一被它靠近,下一秒立刻就成了烤雞、烤鴨、熱狗、牛排等食物,也是現代化的幽默誇張。另外如水神和火神水火不容大打出手,演員表演身段應用了京劇的武打程式,又結合了傳統戲曲元素,換言之,我們看到了許多熔舊鑄新的創作錘鍊過程,就兒童觀眾反應來說,顯然也喜愛這樣的表現手法。

不過,關於神話中金烏是太陽化身,這齣戲在金烏出現前敘述交代不夠,如果觀眾沒有此知識背景,恐怕會有摸不著頭緒之感。其次,古籍如歐陽詢編撰的《藝文類聚》載:「日中三足烏見者,大旱赤地。」這裡所指的「三足烏」就是金烏,清楚描繪出金烏有三隻腳的奇貌,可惜這齣戲裡忽略了,以致金烏的服裝造型看不出這重要特徵。

最後要提女媧煉石補天,紅、黃、青、白和黑色的五色石,固然如戲中所述讓天空在不同時候有不同顏色變化,但更重要的是對應五行的顏色,是自然運動的互生規律。再則女媧補天,確保了天體宇宙和人類萬物不會毀滅,神話學家葉舒憲《金枝玉葉――比較神話學的中國視角》就說中國神話中的女媧補天、西王母掌不死藥和嫦娥奔月,「從比較神話學的視角看,中國女神神話的這三大敘事母題有一共同的信仰背景,可概括稱為玉石崇拜與玉石神話觀,即以美玉為神聖性和永生不死的象徵。」這都證明了神話聯結成的文化系統,形成了龐大的知識意蘊,也是神話奧秘迷人之處。

這齣戲到此也把五色石的秘密揭曉了,同時又再透過右上舞台邊角的銀幕投影,增述客家習俗「天穿日」與女媧補天神話的關聯,可是幾頁投影圖片加上兩位演員快速解說圖片,這樣的陳述手法又太填鴨式,知識性強過藝術性,圖片講完戲也結束略顯乏味,和前面活潑的故事說演未完全整合,好像一塊美玉缺了一角,是為美中不足。

《五色石的秘密》

演出|偶偶偶劇團
時間|2017/03/25 14: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