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風城《竹塹國樂節-樂動新竹》
8月
16
2019
竹塹國樂節-樂動新竹(新竹青年國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6次瀏覽
陳姵霖(專案評論人)

新竹青年國樂團成立於2011年,團員主要由成軍十九年的新竹市青少年國樂團和台灣各個音樂學院的學生組成。竹塹國樂節自創辦以來,於今年(2019)走過了九個年頭,逐漸成為國樂人參加的演出,也是國樂迷必聽的音樂會之一。從2015年起,音樂會開始被冠上明確的主題,例如:2015「咱的土地咱的歌」、2017「樂動幸福城」、2018 「鼓動新竹」到今年「風吹樂動」,每年的國樂節為期十天以上,邀請國內外演奏家與演奏團體聯合演出,從青年團到專業的國樂團,傳承與發揚國樂,獲得廣大迴響。

2019竹塹國樂節開幕音樂會由新竹青年國樂團擔綱,並特邀兩位大陸演奏家:香港中樂團琵琶首席張瑩、中央民族樂樂團箜篌演奏家吳琳協奏,每首演出作品充滿多彩的音樂語彙,雅俗共賞。

開場作品出自關迺忠《台灣風情》裡的第三樂章《天烏烏》,此曲是一首在臺灣流傳甚廣的福佬系民歌,充滿節日般的歡樂氣氛。香港作曲家伍卓賢《唐響》則是首演,由演奏家張瑩委託而改編,曲中意象像是帶領觀眾穿梭在中國唐代與國外交流繁盛的情景。張瑩的琵琶演奏技巧,以重複音型與高難度的連續滾動顫音,如歌地奏出主旋律線條,在連續轉換拍點的快板樂段呈現緊湊、跌宕的動態,雄厚的低音聲響、細膩的高音交織,像極了新竹當天外面的氣候,雨過天晴伴隨涼風,樂團與琵琶兩者間時而主奏、時而伴奏,建構出時代的音樂符碼。雖然在樂段中有些地方有些小失誤,例如定音鼓有幾次滾奏拖拍與音不準,但整體說來無論聲響或是音調都有其協和度,各種新或舊元素間的結合分離也緊密地環環相扣,使音樂表現形式兼具傳統古調語彙,亦展現著不確定性、衝撞性和突破性,呈現另一番新曲風。

撥弦樂器箜篌是中國古樂器,形狀類似西洋豎琴,在古代除了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為流傳,高音音色明亮清澈柔美,低音音色厚重沉穩,十分豐富,相傳古代伎樂天是佛教中的香音之神,在敦煌壁畫中伎樂天亦指天宮奏樂的樂伎【1】。王丹紅《伎樂天》由箜篌演奏家吳琳擔任協奏,作曲手法運用箜篌悠遠兼具多元廣域的音色,演繹敦煌風光。樂曲一開始箜篌奏出緩慢的波動樂音,單音與和弦慢慢地引入弦樂插弦的聲響、金屬打擊樂器點綴旋律,第二段運用特殊的異國傳統手鼓伴奏,瞬間樂曲展現了異國民族曲調,第三段樂曲又呈現慢板到曲終,箜篌隨著悠悠笛聲與低音提琴慢慢地結束,曲末樂曲悠緩,感覺音樂像刻意地留白,引起觀眾無限的想像。

新竹國樂團在每首曲子中都運用投影片提供詳盡的樂曲解說,連特有的樂器箜篌也特別寫出介紹來源出處,增添了節目單以外的精彩內容。節目單除了樂曲解說,也選用紅色為印刷基底,像極了喜洋洋的喜帖,別出心裁。

當天全場座無虛席,觀眾叫好聲不斷。整場演出由指揮家劉江濱帶領。新竹青年國樂團展現十足的企圖心,挑選的曲子都屬於國樂的大曲,【2】各種不同曲調風味的樂曲,必須要與協奏曲和指揮高度的默契,才能將樂曲表達的有聲有色,並持續追求藝術精進。多樣的演出形式、風格化的音樂,讓聽眾能身歷其境漫遊在傳統與現代,更讓我們期待明年十周年的竹塹國樂節。

註釋

1、參考《竹塹國樂節-樂動新竹》演出節目單。

2、參考陳姵霖:〈新元素豐富國樂色彩《綻放》〉,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3134

《竹塹國樂節-樂動新竹》

演出|新竹青年國樂團
時間|2019/07/06 14:30
地點|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無法定論植物們是否喜歡這系列的音樂會,如果它們書寫評論或交換意見又將如何進行。我們就算能透過科學實證論斷植物具有一定層次的感知能力,仍舊無法判斷植物們是否具有「喜歡」這場音樂會的統合性價值判准。
9月
22
2023
反而更確定當我們當論藝術經驗時所帶來的局限,我們試圖靠近的或許終將是人類中心下對「非人類中心的想像」,喚醒的是人類對共生關係的想像。
9月
22
2023
校友團的形成與學校為核心,擴散而出,當變成民間獨立樂團時未必有學校的奧援,於是在工作的校友們成了最主要的資源來源,擴大樂團追求音樂都是好的目標,不過如何從中權衡得失,或許就是樂團主事者要不斷思量的。
9月
14
2023
亞洲青年管弦樂團時隔三年,終於又展開巡迴了!一進到音樂廳,自團員們開始前在台上的練習,每個樂器輪流不停歇地演練著當晚曲目最困難的片段,便能輕易感受到專屬年輕樂團的熱情。
9月
14
2023
捧著「邀請」的思維,嘗試把自己放在「合作」的角度。畢竟舞台上的夥伴,也正用心地高歌、邀請你進來這個情境氛圍——有時候,就只差一點勇氣與自信。
9月
07
2023
近幾年新成立的Makotaay生態藝術村,於在地居民、藝術家共同努力下,成為文化復振、藝術創生及探討永續生活的據點,常舉辦各類親近土地與文化的交流活動
9月
05
2023
音樂節的官方聲明表示,林昭亮與其妻何瑞燕將不再參與未來音樂節的一切事務,音樂節也將遴選新任負責人,並且執行組織變革,以筆者有限的想像,還是認為社會大眾很難不將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與林昭亮劃上等號,
8月
31
2023
台灣的國樂因為疫情關係,開始大量演繹台灣作曲家的作品,也因此出現許多寫景抒情的曲子,相較中國曲子之浩瀚廣大,台灣國樂則更能將音色的細膩勾勒。
8月
3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