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N FRAGMENTS,為誰演奏又為誰舞動《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10月
21
2021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台灣芭蕾舞團提供/攝影潘彥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3次瀏覽

簡麟懿(專案評論人)


單一的聲音成不了和弦(Harmony),在芭蕾的美學視野裡,構成舞蹈的也不僅僅是單一的動作而已,身體、音樂、舞台、服裝,以及一連串的故事與情感相互貫通,透過極其縝密地平衡與對位下,一首經典的作品才能誕生,如《天鵝湖》、《黑暗王國》、甚至到近代舞蹈家巴蘭欽的《小夜曲》亦然。當晚台灣芭蕾舞團的演出,同樣循此脈絡完成了上半場的五十分鐘演出,然而下半場的台灣民謠與西方古典選粹相互交演,一方面展現了舞團與長榮交響樂團雙方在技術上的熟稔與多元,一方面也值得讓我們換個想法,創作者的對象應是形而上的美學追求,又或者是觀眾的觀賞享受?

技術.藝術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組成結構,包含了白色地板、身著輕盈時裝的舞者與後方黑紗幕遮住的現場樂團,有別於以往芭蕾帶給人的莊嚴與儀式感。團長莊媛婷的創作編排,可以清楚地看見舞者純粹的肢體線條與技術穩定,在一覽無遺的舞台空間中被蔓延開來,但相反地,她揮手告別了黑箱劇場 (Black Box)【1】優勢之後,此作品與燈光之間的聚焦也相對稀薄了許多。筆者認為,創作者在編織作品時有試圖嘗試,又抑或說是博弈了一些自身未知的期待感,譬如開場的獨舞者孫偉傑,以及第三樂章中與鋼琴獨奏交手的陳亭妤,確實在這樣的平台上展現了獨特且浪漫的肢體情懷;然而隨群舞者與音符逐漸滲入作品,古典芭蕾中極為重要的和諧與對位,反強調了一絹白帛中容不下一點瑕疵的限制。這些不協調感並非來自於舞者的能力問題,而是編排與燈光的空氣感使視覺觀感上顯得赤裸,後方一覽無遺的樂團編制也因為使用黑紗幕而形成了距離上的隔閡。儘管莊媛婷在編排上的用心,透過不全然的對稱來開啟作品/獨舞/肢體的可能,藉以傳達布拉姆斯對於克拉拉的情感糾結與自身寂寥,但技術大於編排以及部分構圖的未成形,仍使得筆者在觀看時感到些許遺憾。

回到2001年,雲門舞集的作品《竹夢》中有一段落名為《秋徑》,是一對男女雙人沿著光道,從下舞台走向上舞台【2】的十幾分鐘小品,舞蹈家林懷民透過強烈的肢體幾何,構築了情感的距離、舞台的深度與人與人之間的故事。而在《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中,莊媛婷也使用藍色的光道和男女舞者的行走,隱喻布拉姆斯與克拉拉兩人的形象,只是如同協奏曲背後的寂寥自白,數度的行走並沒有看見兩人之間的碰觸。這一安排也形成了上半場的演出,鮮少有雙人組合的關係被建立,取而代之的是一人獨舞,又或是群體的一人獨舞之可惜。於此,我不禁好奇在創作的過程,台灣芭蕾舞團是否也如筆者八月所觀賞的高雄城市芭蕾舞團《風》一般,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影響,而使得動作的發展上偏向更多的Port de Bras【3】大於足尖上的使用,而這一點的改變,也似乎反映在下半場的節目與台灣疫情解封的時間軸當中。

匠心,從來都不工業化

《恆春民謠》、《比才.法蘭德爾舞曲》、《望春風》、《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G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與《雨夜花》(以上依節目內容排序),筆者在研究下半場節目安排的時候,同時也感受到了快速被洗刷而不至於疲憊的新鮮感。譬如《望春風》一反刻版印象地由男性開啟故事念想,且發展了上半場所沒有的雙人撐舉與肢體、《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驚豔全場的獨舞【4】與終於打開黑紗幕的樂團演奏,這些讓人為之一亮的安排都讓筆者記憶猶新。

然而《恆春民謠》中有一雙硬鞋穿梭在群舞的靴子當中、《比才.法蘭德爾舞曲》沒有舞者的純粹演奏以及《雨夜花》歌者的壓軸,儘管技術執行上沒有問題,可是拼貼般地將不同文化交替呈現與微妙地結構不平衡,似乎很難跟上半場一氣呵成的氛圍感互相應和。此處,筆者想要討論的是創作者在安排節目的時候,儘管有精練的技術作為支撐,但想要體現台灣文化以及跨國格局的慾望,或許還有更多選項的可能,在能滿足觀眾感受與個人美學傳遞的同時,也能夠有一個明確且能被觀眾帶走的想法或方向,或許能讓今晚的演出更加完整。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台灣芭蕾舞團提供/攝影潘彥中)

重要的不是巨人,而是肩膀

如果說一位創作者能夠看見遠方的風景,並傳達給舞台下的觀賞群眾,那我們姑且將它稱為巨人。可以想見得是,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巨人,站在所謂「巨人的肩膀」上,傳遞更多完整又或是前人未必可知的資訊給更多的我們。

說回此次筆者觀賞台灣芭蕾舞團演出時所感到的不協調感,當舞者們的能力相互刺激且逐日堆疊時,筆者認為創作一方或許可以找到更多的肩膀來疊羅漢,譬如團長、藝術總監與特邀編舞等等編制,將舞團提升到更寬廣的遠方。台灣芭蕾舞團創立於2017年,近年來時常進駐高雄衛武營推廣芭蕾文化,而此次能夠與長榮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創意、想法等等上的相互碰創與拉扯,筆者期許的是未來能看見更為激烈的火花,而那樣的光景,必然在一個個更高的肩膀之上。

註釋

1、黑箱劇場,又稱作黑盒子,是一個近乎全黑,排除外在干擾的劇場空間,也是多數國家場館會參考的正式規格;在沒有光源的狀況下,它最能隱藏表演者的技術機密,也最能凸顯創作者想要在劇場中呈現的創意效果。

2、上舞台UP STAGE,劇場術語,意指舞台後方,反之,下舞台則是形容舞台前緣,左、右舞台則是以表演者的面相來區分左右。

3、手的運行Port de Bras,芭蕾術語。

4、獨舞者為陳玟樺。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演出|台灣芭蕾舞團、長榮交響樂團
時間|2021/10/01 19: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