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動作的虛實操演──談2018臺北藝術節中山堂光復廳的三部國內製作
9月
08
2018
但是又何Night(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70次瀏覽
吳岳霖(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註釋

1、「佔領」的概念來自於本次臺北藝術節策展人鄧富權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總監王孟超的規劃。可參考〈翻轉藝術的可能和想像!第二十屆臺北藝術節 強調群聚參與、跨界對話〉,2018臺北藝術節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taipeifestival.org/newsContent.aspx?ID=852&Page=2(瀏覽日期:2018.09.04)。

2、中山堂簡介參考「臺北市中山堂管理所」網站中的「歷史沿革」頁面,網址:https://www.zsh.gov.taipei/cp.aspx?n=1871B2AB2D00E0A5(瀏覽日期:2018.09.04)。

3、2014年3月18日因《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草率審查,學生、公民團體因而侵入立法院,展開長達23天的佔領行動,被稱為「太陽花學運」、「318學運」。

4、這部分在演出後的劇評裡都已被充分討論,本文不再贅述。參見黃馨儀:〈假性的民主扮演派對《山高流水之空中》〉,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30729(瀏覽日期:2018.09.05)。羅倩:〈我參與等於沒參與《山高流水之空中》〉,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30787(瀏覽日期:2018.09.05)。而我於〈民主政治與娛樂遊戲的互為替身《山高流水之空中》〉一文中,亦提出不同層面的思考。吳岳霖:〈民主政治與娛樂遊戲的互為替身《山高流水之空中》〉,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30810(瀏覽日期:2018.09.05)。

5、詳可參考吳岳霖:〈民主政治與娛樂遊戲的互為替身《山高流水之空中》〉,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30810(瀏覽日期:2018.09.05)。

6、白斐嵐:〈別讓虛無成為表演/行動失效的開脫──評臺北藝術節《山高流水之空中》〉,Artalks,網址:http://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bfl/2018082401(瀏覽日期:2018.09.05)。

7、[美]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郭劼譯:《消解性別》(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頁 1。

8、綁縛與調教(Bondage & Discipline,即B/D),支配與臣服(Dominance & submission,即D/s),施虐與受虐(Sadism & Masochism,即S/M)。參考自維基百科,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BDSM(瀏覽日期:2018.09.05)。

9、《但是又何Night》於2018臺北藝術節官方網站的節目介紹網頁,網址:http://www.taipeifestival.org/FilmContent.aspx?ID=10(瀏覽日期:2018.09.05)。

10、洪瑞薇指出:「之所以跑去探國民大會的底,是因為這是個命題作戲。臺北藝術節策展人鄧富權出了個題是『Queer Night』加上『中山堂』,找來了六組團隊合力接受挑戰。他們的形色各異,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全都曾在台北藝穗節中有過亮眼的表現。」洪瑞薇:〈華麗開議.裡外皆「酷」──不只是Queer Night的《但是又何Night》〉,2018臺北藝術節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taipeifestival.org/blogContent.aspx?ID=888(瀏覽日期:2018.09.05)。

11、世界雜耍日為每年六月的第二或第三個星期六,而2017年訂於6月17日。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