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狂想中的最終魔王《DAY AFTER DAY》
2月
20
2019
DAY AFTER DAY(林維仁提供/攝影顏楷)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2次瀏覽
羅家偉(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藝術碩士班)

《DAY AFTER DAY》編導為林維仁與陳思樺(共同創作),製作人林維仁,其創作體現出當代社會的實事寫照,經日新月異的時光流逝,反映出現代人對於自己周遭的人、事、物,隨科技時代的演進而有所抽離,在隨曇花一現的跟風潮流之中,為滿足社會環境的需求而迷失自我。整個作品以現代舞的演出形式,呈現出個別個體在面對自我內在的拉扯與接納。

開場以「日常生活」為主軸,破冰地將日常所面臨的各種自我內在作為開端,分別意象地從生活形式中表象描述。舞者的表演服以「藍色調」為基底,一名舞者橫躺在四位彎曲在地上的舞者們背上,設定好鬧鈴及日常自己所蓋的棉被,場面的燈光隨時光流逝,日夜轉換的過程中,鬧鐘接二連三的響起,清楚的將日復一日的時光壓縮,舞者便開始一一進行生活起床後的梳理,完整運用整個納豆劇場之舞台空間,創造出廁所和洗手台等意象空間。此評論以創作者作為分析有二,分別為舞蹈創作及音樂之選用。

一、舞蹈創作部分:

首先,從獨舞的角度切入,隨音樂的不同調性,個別描述在面對自我內在的情境而有所區別。其中透過物件及空間的互動,例如:椅子、牆、欄杆、恐龍手套、動物頭套等,皆鮮明化所有對於生活的不同面向,如權利、慾望、墮落、性感、死亡及武裝自我等。雙人舞的角度來看,從場景的時空,轉換到KTV並播放著曲目〈夢醒時分〉,一位身穿花襯衫的客人象徵在地性的符號,另一位赤落的舞者將這位客人的花襯衫、灰長褲及襪子脫下後,便穿在自己的身上,將整個情緒轉移,兩位舞者相互依附在一張鐵椅上,不斷呈現自己在感情路上的拉扯及掙扎的階段。

在面對社會的自我武裝,舞者們拿下面具後,呈現出心的疲累,便圍成一個圓,搭配現場演唱排灣族的古調〈思念〉,思念那真實迷失的自己。在群體之中,舞者一個個脫離這個圓,體現出為滿足此社會之需求,將迷失的自我來配合他人的趕流行之現象;直到最後,場上留下一名舞者不斷的重複先前團體的動作,而其餘舞者分別在舞台的四周,將「紙飛機」投射至舞台中正在不斷重複動作的獨舞者身上。紙飛機劃過的或許是希望、紀念、自由以及渴望,亦或是一種自己內在對於世界的寄託。

二、音樂選用部分:

演出音樂的曲風風格多樣,如同生活般的多采多姿,以及各種色彩的種種紀錄。後段的群舞部分以台語歌曲為主,反映出台灣的本土性之音樂符號意義。音樂中包含台語的生活對話,回歸到初衷、回憶等。整體的音樂風格主要以迷幻搖滾為主,搭配藍色調的表演服,完整體現憂鬱的迷惘。就舞台空間運用而言,其創作構圖部分,將一、二樓的平行時空之畫面有所豐富運用。其中,在群舞演出的片段時,搭配夜店的環境音效,音樂中獨白的內容包含:一杯烈酒、時間的擴散、風、夢中、玫瑰的花香等,個別將創作的符碼,透過獨白的形式將創作者想要的情境加以表達。

最後,創作者將舞者們的「藍色調」表演服,代表著「憂鬱」的象徵,並透過日常生活的表現形式來探索生活中的可能性。每個人自己心中的最大魔王,便為自己,在各個舞蹈的段落之中,反映出當代的社會現象。

《DAY AFTER DAY》

演出|林維仁獨立製作
時間|2019/01/31 19:30
地點|納豆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這種多重交織的敘事疊合,賴有豐試圖以自身的創作不僅只是回應土地給予自己的創作發想,更蘊含著帶領觀者進一步去探索更多關於這片島嶼上,不同地區的人們其所面對的議題以及當地的人們如何看待這些事物。
6月
16
2025
相較於傳統以旋轉、跳躍等作為芭蕾舞劇的高潮劇情橋段,阿喀郎.汗的編舞創意像是將舞者推入萬丈深淵,更考驗著舞者的舞蹈硬底與增進其芭蕾舞者其他少使用的肌肉核心的生成
6月
12
2025
從改編的手法來看,如果說《閉俗Pí-Sú》是屬於海棉吸水式的放大版,《搏筊》則大致保留原作的內容、並在作品的前後增加段落,屬於加載型的擴充版。
6月
06
2025
舞動的身體與河水的影像交疊形塑為流動地景,是一幕幕內心情感的獨白,又像是一場儀式性的淨化歷程,形成多變的符號意象,將觀眾帶入一場關於失語、記憶與存在的經驗世界。
6月
04
2025
為何最深刻的顛覆仍由男性完成?女性是否仍被期待回歸那個柔弱而寬容的敘事角色?浪漫的芭蕾舞意象。形式的當代,是否尚未真正撼動情感結構與角色邏輯的深層秩序?
5月
28
2025
《永恆回歸》不是一次對單一文化的回望,也非純然的個人返鄉敘事,而是一場藉由舞蹈身體展開的複數對話:關於傳承與創新、個體與群體、離散與歸屬。
5月
15
2025
全部大約三十餘分鐘的演出,已達特定場域的表演創作思維,不僅妥善使用了整宅公寓的走道,後半段的處理,更是連動了天橋上下的空間,為作品瞬間拉開了所在城市線地的景深
5月
14
2025
在舞作中有許多節奏上的空拍、舞蹈動作的靜止和舞台空間的留白,這種編排手法讓整個作品更富韻味,也為觀眾留下一片想像的空間。
5月
14
2025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