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幕前的天鵝之歌《夜王子》
9月
26
2012
夜王子(春美歌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490次瀏覽
張啟豐

《夜王子》可說是筆者近年所見春美歌劇團的演出製作中,唱演表現最穩定、最精彩的一次!

該劇題材延續春美一貫奇情耽美風格,以郭春美為唯一主角,眾星拱月,獨顯輝光!劇演出雲國大王子巴萊(郭春美飾)戰功彪炳、心高氣傲,國內因連年征戰民不聊生,引發群眾抗議。二王子巴丹(陳禹安飾)與青梅竹馬達娜(王台玲飾)私訂終生,卻遭即將繼承王位的巴萊橫刀奪愛,巴丹受到著意報滅教毀眼之仇的巫毒教教主伊拉(林佩儀飾)所惑,由伊拉下咒將巴萊變為面貌醜陋之人。巴萊被逐出宮,開始另一段人生;巴丹繼位為王,不僅差一點將出雲國葬送於巫毒教之手,達娜亦因而身亡。巴萊湊巧解救當初抗議群眾之一的奴紗,受神醫所治,夜晚時得以恢復原貌,此即夜王子之由來。劇末巴萊率眾大破巫毒教、殺死伊拉,但自己亦將因咒語期限而亡,緊張危急之時,奴紗自願為巴萊自刎身亡,幕落。

全劇以權位對比真心,關鍵轉折為巴萊中咒獲救之後的日夜容貌轉換,讓他由「天之驕子」回到「人」的位置,重新面對一切。《夜王子》不論情節、結構、 語言,皆穩稱而無生澀之感;探討的主題雖非標新立異,但寫來誠懇而不花俏,著實難得。可惜此劇為編劇許芳慈的天鵝之歌,她終究未能親眼看到劇作上演。

除了劇情之外,最令人擊節的,莫過於全劇的唱演表現。光芒最為耀眼的,當然是郭春美,她自有其舞台魅力與表演風格,此不待言;但更精彩的是她的演唱從自始至終都相當穩定,其音質雖非清亮一派,但辨識度極高:中低音渾厚寬實,令人低迴,高音則收束而富穿透力,直具穿雲裂帛之勢。劇中所唱曲調雖多為【都馬】、【七字】,但是行腔轉調每每不同,聲情並茂、各呈姿態,【慢頭】唱來有波有折,表現精彩;實實具大家風範!陳禹安聲音清亮,咬字清晰,各類曲調唱來毫不費力;其著意刻劃人物,上半場表現極佳,能在唱唸做表之中詮釋人物心態,下半場則稍嫌匆促,層次較不明顯。整體表現已具大將之風,相當值得期待!林佩儀的演唱藉聲情傳達人物性格,(刻意)低抑的聲音詮釋令人印象深刻,尤其【運河哭】一曲,處理得特別且具說服力。此外,王台玲、簡嘉誼唱演雖有一定水準,但也都還有進步空間;至於群眾,則個個有戲,更增加全劇演出的精彩度。

此劇的音樂設計中規中矩,雖以既有曲調為主,但都頗契合情節發展與人物心情,雖然【都馬】、【七字】出現的比例不低,但都能因為演員的演唱詮釋而各顯風貌;其中還出現三拍子的【都馬】,不僅展現音樂設計的企圖心,更開發了【都馬】編腔的多元靈活性。

上文述及劇末奴紗自願為巴萊自刎身亡,幕落。此一未稱圓滿的結局,或許可以引人深思,亦可視為不落俗套的處理。然而,演員謝幕時,舞臺上卻呈現這麼一段:多人欲使奴紗復生而不得,最後由巴萊使奴紗復生(或轉醒)。這一段究竟是真正的結局?還是純粹謝幕的趣味安排?觀眾如我者,實在是一頭霧水…因為這關乎全劇的結構與情節安排。近來戲曲演出多有「花式謝幕」,只是,這齣戲大概是「猴腮雷」的「花式旋轉」吧。

《夜王子》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12/09/23 14: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編劇在整齣戲中跨越八世紀的唐代、1930年代的大稻埕以及2025年信義區等三處時空,企圖改變對客家的想像。這齣古今對話的《新新》似乎開展出客家戲曲新興的可能性與思考。
7月
04
2025
《幽戀牡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達到了優秀當代戲曲作品的水準。小而美的製作規模,非常適合四處巡演。對筆者而言,這齣戲更是開拓了對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想像。
7月
02
2025
就篇幅配置和表演密度而言,整體製作以三折為核心的意圖相當明確。此種編排可能令初次觀劇者感到節奏起伏較大,卻同時凸顯崑曲重視演員身段、唱腔與水袖功的藝術本質
7月
01
2025
導演根據本劇無厘頭的調性,卸下了正劇的枷鎖,大玩各種荒誕場面調度,如倒帶式的追逐場面、遊賞花園時具象且惡搞的故事壁畫、宴會中跳大腿舞的北京歌姬,乃至於最後時空封閉循環,讓劉嘉慶不斷被殺的畫面,都讓全劇充滿歡快的氣氛。
6月
27
2025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的編導,立足此刻,把人類共同情感設定為啟動嘉慶君遊台灣異世界的鑰匙,連接到清代台灣的歷史事實和歌仔戲表演邏輯構成的縱橫脈絡之中
6月
27
2025
導演似乎僅是運用舞者「拼貼」出全戲的情感厚度,導致現代舞與戲曲演員表演似乎各成一區,觀眾無需藉由舞者的表演,來感受角色的內在複雜情感。
6月
25
2025
就整齣戲來說,對比構成發展主線。行當面可見正生和採花,角色面是濟公和女媧,兩組對照角色既有呼應,軌跡又不同。演員們善用唱、唸、作、打創造出生動具體的角色形象,一招一式堆疊戲肉
6月
25
2025
附身,其實也讓《幽戀牡丹》形成多重樣貌,從「情節架構的層疊與綿延」到「人物與演員間的扮演關係」,讓多具有不同名字、卻是相同身體的軀體,在實情假意、真相謊言間游走。
6月
19
2025
《戲神養成記》作為三十年大戲,除了是尚和階段性的成果展現,以戲神與劇團入題,也帶著對於這三十年來經營劇團的省思與心得,對自我的承擔給予期許及肯定。
6月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