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幕前的天鵝之歌《夜王子》
9月
26
2012
夜王子(春美歌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314次瀏覽
張啟豐

《夜王子》可說是筆者近年所見春美歌劇團的演出製作中,唱演表現最穩定、最精彩的一次!

該劇題材延續春美一貫奇情耽美風格,以郭春美為唯一主角,眾星拱月,獨顯輝光!劇演出雲國大王子巴萊(郭春美飾)戰功彪炳、心高氣傲,國內因連年征戰民不聊生,引發群眾抗議。二王子巴丹(陳禹安飾)與青梅竹馬達娜(王台玲飾)私訂終生,卻遭即將繼承王位的巴萊橫刀奪愛,巴丹受到著意報滅教毀眼之仇的巫毒教教主伊拉(林佩儀飾)所惑,由伊拉下咒將巴萊變為面貌醜陋之人。巴萊被逐出宮,開始另一段人生;巴丹繼位為王,不僅差一點將出雲國葬送於巫毒教之手,達娜亦因而身亡。巴萊湊巧解救當初抗議群眾之一的奴紗,受神醫所治,夜晚時得以恢復原貌,此即夜王子之由來。劇末巴萊率眾大破巫毒教、殺死伊拉,但自己亦將因咒語期限而亡,緊張危急之時,奴紗自願為巴萊自刎身亡,幕落。

全劇以權位對比真心,關鍵轉折為巴萊中咒獲救之後的日夜容貌轉換,讓他由「天之驕子」回到「人」的位置,重新面對一切。《夜王子》不論情節、結構、 語言,皆穩稱而無生澀之感;探討的主題雖非標新立異,但寫來誠懇而不花俏,著實難得。可惜此劇為編劇許芳慈的天鵝之歌,她終究未能親眼看到劇作上演。

除了劇情之外,最令人擊節的,莫過於全劇的唱演表現。光芒最為耀眼的,當然是郭春美,她自有其舞台魅力與表演風格,此不待言;但更精彩的是她的演唱從自始至終都相當穩定,其音質雖非清亮一派,但辨識度極高:中低音渾厚寬實,令人低迴,高音則收束而富穿透力,直具穿雲裂帛之勢。劇中所唱曲調雖多為【都馬】、【七字】,但是行腔轉調每每不同,聲情並茂、各呈姿態,【慢頭】唱來有波有折,表現精彩;實實具大家風範!陳禹安聲音清亮,咬字清晰,各類曲調唱來毫不費力;其著意刻劃人物,上半場表現極佳,能在唱唸做表之中詮釋人物心態,下半場則稍嫌匆促,層次較不明顯。整體表現已具大將之風,相當值得期待!林佩儀的演唱藉聲情傳達人物性格,(刻意)低抑的聲音詮釋令人印象深刻,尤其【運河哭】一曲,處理得特別且具說服力。此外,王台玲、簡嘉誼唱演雖有一定水準,但也都還有進步空間;至於群眾,則個個有戲,更增加全劇演出的精彩度。

此劇的音樂設計中規中矩,雖以既有曲調為主,但都頗契合情節發展與人物心情,雖然【都馬】、【七字】出現的比例不低,但都能因為演員的演唱詮釋而各顯風貌;其中還出現三拍子的【都馬】,不僅展現音樂設計的企圖心,更開發了【都馬】編腔的多元靈活性。

上文述及劇末奴紗自願為巴萊自刎身亡,幕落。此一未稱圓滿的結局,或許可以引人深思,亦可視為不落俗套的處理。然而,演員謝幕時,舞臺上卻呈現這麼一段:多人欲使奴紗復生而不得,最後由巴萊使奴紗復生(或轉醒)。這一段究竟是真正的結局?還是純粹謝幕的趣味安排?觀眾如我者,實在是一頭霧水…因為這關乎全劇的結構與情節安排。近來戲曲演出多有「花式謝幕」,只是,這齣戲大概是「猴腮雷」的「花式旋轉」吧。

《夜王子》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12/09/23 14: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
《閻羅殿AI手冊》或許不能算是齣完成度高的精彩作品,但它的確有意無意承襲了近年新編戲曲抑或跨界戲曲常見路線,以虛擬的陰間鬼界切入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試圖為傳統形式尋找述說當代故事的可能途徑
4月
17
2025
筆者以為《黃鶴樓》之看點乃在於演員如何將角色性格內化、使形神相合,此劇若非老將來演大抵也演不出精妙之處,而《周瑜歸天》則因做工繁重常為新秀練功劇目,此次劇目安排不僅僅在劇情的銜接,與演員特質亦有其適切考量。
4月
16
2025
這類型經典新製的演出,勢必面臨「技藝傳承-戲曲文本-觀眾品味」三者孰輕孰重?該如何重新取捨建構?筆者認為《漁樵歌》為經典嶄頭新詮釋,做了極大化的提煉與平衡。
4月
15
2025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
4月
11
2025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大量且不斷穿插的說書,明確切斷了情節的延續性,同時也斷裂了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揣摩,於是演員成為「立體化」的繪本,隨「說書的語言」展開所有動作,成為服務說書的狀態。而這樣的形式多少也拖沓了整體節奏
4月
10
2025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