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主廚與快樂的A4和牛《力晶2023藝文饗宴-莊東杰與德國波鴻交響樂團》
10月
11
2023
力晶2023藝文饗宴-莊東杰與德國波鴻交響樂團(新象.環境.藝之美文創提供/攝影顧哲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97次瀏覽

文 顏采騰(2023駐站評論人) 

「在我看來,波鴻排不上一級樂團。和牛也是有分A5、A4的。」

在波鴻交響樂團臺北場結束後,我在社群網站上瞥見這樣一則精妙的比喻。意思是,雖然波鴻交響被歸類於德國樂團分級制中的「A級」(最高等級),但仍然比不上柏林愛樂、巴伐利亞廣播交響等頂級天團。這也大概是起初票房低迷的主因——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樂團、缺乏明星光環的指揮、名團一般的天價、演得太膩的馬勒第五(這幾年到底有幾個大團來演過這首?),誰會欣然買單呀?老實說,我起初也是抱持著「看好戲」的心態走進音樂廳的。

直到樂音響起才發現,我們都遺漏了一件重要的事:一個滿足的饗宴,除了上好的食材,更重要的是懂得善用的好主廚;況且,牛本身也要快樂,肉質才會更上一層樓。我會說,首席指揮莊東杰是個好主廚,而波鴻交響是隻快樂的A4和牛。

樂團與獨奏的驚險摩擦

一般來說,職業樂團總脫離不了一大弊病:表演流於例行公事。國內樂團面露倦怠,國外團巡演則大多輕鬆隨興,令成果乏味無趣。這是無盡的常規演出、繁忙行程下的必然後果。然而,波鴻交響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們全團散發著興奮、緊張的心情,有如面對年度盛事,也特別盡力地演奏。原因是,這樣一支地方樂團以定點演出為主,不常旅外客座,遑論是跨洲演出了。而這一次,他們是專程來臺演出,是極其稀有的行程。於是,全團的專注度與凝聚力極高,激盪出了超出其水平的合奏能量。

上半場李斯特《第一號鋼琴協奏曲》(S. 124),由國內熟悉的伽佛利佑克擔綱獨奏。這位鋼琴家給我的一貫印象是不走險鋒,音樂詮釋以和諧勻稱為底,自然地收放色彩;但,這晚的演奏多了點血脈賁張——不只是協奏曲的華彩炫技,而是樂團與獨奏之間的驚險摩擦。綜覽全曲,樂團與獨奏者的定速常常不一,例如鋼琴家在樂團序奏後更飛快地彈奏,尾聲時全團則緊催油門鞭策著獨奏,處處是臨場應變的刺激感。對於追求「無我」、「讓音樂帶著自己走」的伽佛利佑克而言,【1】這讓他展現出了「征服音樂」的難得一面。

要說速度不協調的成因,大概是演前的排練非常不足;但要論化險為夷甚至激發極限,則必須歸功於樂團的整齊與凝聚——在現場音樂會中,整齊且有表現力的樂團協奏非常罕見,唯有如此,獨奏者才有對話、回應與相互激發的可能。至於樂團留白的獨奏段落與二首安可曲,伽佛利佑克則回歸寫意自若,音群流利而帶抒情,像在極端詩意的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與舉重若輕的貝瑞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之間找到了恰好的平衡點,一如既往地令人信服。

巴赫特質與人性化的力量

下半場馬勒《第五號交響曲》,則展示了樂團的好壞極限,以及指揮莊東杰的能耐。撇除偶有的失誤(必須一提開場小號獨奏的破音),整體的水準其實相當優良:低音弦樂音色合一,管樂穩定且技術均優,打破了你我對於小城市樂團的想像。不過,他們的合奏與獨奏能力都有上限,好比第一小提琴的色彩單一呆板,小號和法國號等艱澀獨奏也只是表現得宜,並不驚艷。少了頂級樂手或獨奏家首席的加持,是波鴻與多數地方樂團的硬傷。

但是,樂團實力並不是一切。一首樂曲的表現,是樂團水平、團員投入、指揮調度、場地條件、觀眾反應等諸多條件的總和。即使樂團頂尖,若指揮家平庸無力也是白費,好比幾年前訪臺的柏林愛樂與杜達美(Gustavo Dudamel)。相反地,即便樂團平凡無奇,經由優秀指揮的調度,也能發揮超過百分之百的實力。莊東杰在此是極佳的例子。

不論是外表、談吐或指揮,莊東杰總是帶著敦厚、謹慎、不卑不亢的氣度,他的音樂也從不浮誇濫情,而是充滿著細節及人性溫度。他的馬勒詮釋特別彰顯了這些特質,尤其是兩個層面:首先,是「巴赫特質」(Bachisch)的彰顯。除了情愛絮語的〈小慢板〉(Adagietto),馬勒第五更重要的其實是其中濃厚的巴洛克式筆法。在創作過程中,作曲家醉心於巴赫作品的研究,他甚至自稱「我與生俱來的工作方式是『巴赫式』(Bachisch)的!」這也反映在全曲繁複難解的多聲部、對位法、動機音型等等,也包含救贖般的莊嚴聖詠(Choral)。而莊東杰的成就是,他將這些繁雜的層次一一梳理乾淨,使聲部結構乾淨透亮,巴赫複音般的多旋律線也清楚浮現。如拉圖爵士(Sir Simon Rattle)一類務求極端張力的指揮,往往強調單一旋律並忽視立體結構,但莊東杰做到了。 

第二,則是標準詮釋與個人表現之間的平衡。若是心神不專地聆聽其詮釋,可能會有「安全牌」、「沒有特色」一類的印象,但莊東杰的功力發揮於樂句呼吸,讓音樂變得自然而有感情,彷彿是找回了華爾特(Bruno Walter)或謝爾興(Hermann Scherchen)時代的音樂人性力量,平凡的詮釋也不再平凡。若仍有聽眾不滿足,莊東杰的壓箱寶是〈小慢板〉驚人的長線條與彈性速度——該樂章最後的第一小提琴旋律,氣韻連貫且大幅度放慢,全場也隨之屏息,這完全是莊東杰的個人造詣了。

最後,他們獻上安可曲《望春風》(蕭泰然改編),弦樂表現同樣絲絲入扣,將當晚的氣氛推上了最高峰。這大概是近期音樂廳最熱烈的時刻之一。當然啦,我們也能找到一些「弦外之音」的感動,例如「外國樂團演奏家鄉民謠」、「國人指揮首度領團回臺獻藝」等等,但我更願意相信,是音樂本身的力量打動了你我。

平心而論,我並不認為這場演出有多麽頂尖拔萃,因為總有更頂尖的樂團、更有底蘊的老大師,更精緻的樂音;但在專程演出的特殊氛圍下,團員傾心投入、指揮真誠以對,激盪出的能量比什麼都珍貴。這餐A4和牛,我吃得心滿意足。

註解

1、出自伽佛利佑克的專訪內容。詳見焦元溥:《遊藝黑白》(台北市,聯經出版,2019)第四冊第二章。

《力晶2023藝文饗宴-莊東杰與德國波鴻交響樂團》

演出|德國波鴻交響樂團(Bochum Symphony Orchestra)
時間|2023/09/27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先被波鴻交響樂團的馬勒夢境所感動,然後在《望春風》的晨光裡清醒地死去,呼吸停止。《望春風》的掌聲的確讓我雞皮疙瘩,但多因汗顏我們聽眾對別人文化和自己文化的差別性期許。
10月
11
2023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