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我先被波鴻交響樂團的馬勒夢境所感動,然後在《望春風》的晨光裡清醒地死去,呼吸停止。《望春風》的掌聲的確讓我雞皮疙瘩,但多因汗顏我們聽眾對別人文化和自己文化的差別性期許。
                        10月
                                11
                                2023
                            
                            
                            2872
                        
                    給孩子欣賞一齣表演,當下之時,絕對不用以「教育」之名,就以為什麼事都要說清楚、講明白,一堆道理在舞台上強行灌輸給孩子,和在教室裡被知識填鴨並無差別,留點空白想像的餘韻更美,且更有意義!(謝鴻文)
                        11月
                                11
                                2019
                            
                            
                            1624
                        
                    《花吃花》向觀眾提出了一個明確無法置身事外的道德要求,因為凡是在場觀賞本劇觀眾,至少都見證過霸凌的再演出。只是在這樣的演出情境,每個人是否得是「共犯」,即觀眾會將自己投射至加害者位置嗎?(王威智)
                        4月
                                11
                                2019
                            
                            
                            1696
                        
                    12月
                                02
                                2017
                            
                            
                            1810
                        
                    12月
                                01
                                2017
                            
                            
                            1719
                        
                    劇本提供的思索有限,劇情平鋪直敘,又急轉直下,滿台華彩只剩導演堆砌的創意。的確,場景手法頗有創意,也讓演員盡情「表現」,素人演員大膽展示泳裝,歌舞場面熱情揮灑,鬥嘴皮的笑聲充盈全場,慢動作、雜技、啞劇…,這些手法讓劇場變成一個可以play的場域,但就是去掉了思考。(紀慧玲)
                        10月
                                10
                                2012
                            
                            
                            1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