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可能—2020 InTW《New Step》
2月
04
2020
The last winner(InTW舞影工作室提供/攝影彭俊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78次瀏覽

鄭宜芳(專案評論人)


《New Step》的展演為InTW舞影工作室主辦的國際大師班工作坊成果的延伸,是以舞蹈平台的概念,匯集國內外不同類型編舞者的小型展演。依據展演與節目單內容,此次大師班工作坊邀請了瑞典籍的Julia Ehrstrand與來自中國長期在紐約發展的回廣磊兩位編舞者。

漫塵被服(InTW舞影工作室提供/攝影彭俊銘)

此次展演一共四支舞蹈作品,分別為:二支獨舞,二支群舞,在展演安排上正好可交錯演出,由獨舞先,群舞後。第一支舞作《漫塵被服》,由施亞廷編創,文韻筑演出;約十五分鐘的長度,可約略分為三段,地板上一道微光,黑暗中鋼琴獨奏聲響起,舞者的肢體伴隨著音樂延展,在不同方位裡上肢動作與下肢動作交互扭轉、位移,像極在黑暗中漫舞的精靈,輕盈而優雅;中段,原先置於左舞台地面的白色紗布在紅色的燈光中緩緩旋起而掛於空中,像似紅塵裡的邀請,舞者也從原先的蜷臥其上,轉而被紗幔包裹,舞動於其中,肢體動作也帶了一絲些許的抵抗與燥動;後段,離開了紗幔的舞者,再度回到微光中的黑暗裡,回到安靜中卻也多了原先的不同。或許,所有的過程皆是如此,每一段過程皆有其所能給予的養份,經歷過離開後,再回來也帶回了不一樣的心境與視野。

由Julia Ehrstrand編創的《Warg》與回廣磊編創的《The last winner》(Part of “The Silent Voice”)為群舞作品。《Warg》充滿速度感與爆發力的動作語彙不只挑戰舞者的肢體運動能力,也讓觀者充滿視覺上的憾動,尤其是在排練場這樣如此親密的觀演場域之中。而回廣磊的《The last winner》則是其2019年新作《The Silent Voice》(沉默的聲音)的一部份。舞者們一出場即用手摀住嘴巴,眼神驚慌不安,並單手按住腹部,或二人,或三人的佔據整個空間,彼此間或互動冷漠,或互不交流。直到一位舞者開始大笑,以一種突兀、荒涼卻又令人心疼的大笑聲,淹沒空間,帶出其餘舞者的笑聲,只是,任誰都知道這不是開心幸福的笑。而集體噤聲踏步向前,或往上仰望的姿態,亦一再帶出舞作本身沉重的本質。

The last winner(InTW舞影工作室提供/攝影彭俊銘)

Warg(InTW舞影工作室提供/攝影彭俊銘)

林季萱自編自舞的《島嶼》分別以水、風、土、火依序呈現,開場,吳金黛錄製的《我的海洋》臺灣海洋之聲傾瀉而出,配以舞者手上的魚兒,一幅充滿童趣溫馨的畫面油然而生,舞者腳下的報紙象徵著島嶼/土地,四周環繞著海洋,隨著舞者手上道具的變換,紙張的移動、覆蓋,肢體動作的流變,風、土、火等元素相繼在動作中顯現,並且在那看似日常的動作裡,映現出編創者對島嶼的心情,是支動人的小品舞作。

島嶼(InTW舞影工作室提供/攝影彭俊銘)

InTW舞影工作室近兩年積極拓展不同的合作模式,此次,以臺灣為起始點,連結國內外不同類型的當代舞蹈編舞者/舞者,搭配大師班工作坊成果展現,專注於純粹的舞蹈肢體作品的創作,再再回應了舞蹈的本質,對國內當代舞蹈技巧的創作累積亦有所助益。相對於國內其它大型且充滿多種領域的舞蹈節/舞蹈平台,這樣小型且專注於某一領域的民間舞蹈平台,亦有期值得鼓勵與長期觀察的可行。

《New Step》

演出|InTW舞影工作室
時間|2020/01/12 15: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果酒練舞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