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虛擬張狂《狂人教育》
3月
18
2013
狂人教育(鐵支路邊創作體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29次瀏覽
楊美英(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上個世紀中旬日本前衛劇場代表人物寺山修司(1935-1983),對於台灣小劇場的影響至今可見。以立團十年於台南的「鐵支路邊創作體」為例,相距十年前後兩次搬演其重要劇本《狂人教育》,更於節目單上自我宣告「日系劇場表演方式為血肉、動漫視覺風格為髮膚」,令人好奇這場同時副標題為「寺山修司逝世三十周年的紀念演出」,將由在地的創作團隊以何種樣貌放上舞台被展現、甚或重新詮釋?

首先,本次演出內容與經典文本情節大致相符:在一個貴族的玩偶家族之中,法醫宣判其中有一個人是神經病,身為家族中掌權者的爺爺為了家族的聲譽問題,要求大家共同找出神經病,然後合力將之處死,引發了家庭成員彼此互相的懷疑與自我否定,造成杯弓蛇影、氣氛緊繃……最後,玩偶家族們中天真善良的女兒小蘭被集體指認為「瘋子」,直接走向滅亡的噩運。

繽紛的舞台視聽效果,看似沒有冷場,尤其是劇中最後受到家族迫害的小蘭情緒激昂地唱著:「…我就是國王,我唱著我自己的歌,Going my way,孤獨的一個人,Going my way,my way,my way」,編曲動聽,頗有情感渲染力量。

舞台設計運用了五個幾何形狀的木盒子的移動、拼組,形成表演過程中的場景流動變化;而每一個木盒子正是劇中木偶角色的出場方式與棲身之所。劇中角色的造型設計分別依據木偶家族、操偶師兩大類別而區分,前者服裝造型顏色強烈、形象誇張、富有類COSPLAY的動漫視覺風格,後者則是黑色系西裝長褲都會調性,相互反襯,可謂構想概念完整,再加上歌舞穿插、舞台調度等,全場表演可說流暢,演員認真熟練中難掩緊張青澀,視聽聲光效果頻繁。有趣的是,現場所見觀眾席反應冷熱不均:年輕族群反應顯得熱烈,較年長者則趨冷淡。

姑且不論世代集體美學品味的差異,重點在於文本的搬演形同創作,於此,貫穿其中的核心理念是否構成拆解或重組的內在邏輯,有待檢視:

其一,回歸原劇作的基本設定,木偶家族每一個成員都是瘋狂的,一如世界上每個人都應該是自由的、不受規範的;但社會的體制存在一種絕對權力的共犯架構,進而建立所謂的「正常」、排除所謂的「不正常」,於是操偶人對於玩偶家族的操控模式、以及玩偶家族成員之間的內鬥與排擠,實有深意。可惜,就表演過程中的動作語彙、透過聲音表情所傳達的語言層次等等,尚有待努力,也使得場上所見為熱鬧的虛擬張狂、狂而未癲。

其二,猜想應該是由於觀賞當日場次適逢中日棒球大賽的進行,於劇情展演過程中,居然安排了木偶家族的操偶人一位從一個幾何木盒子內冒出頭來,手舉著「中華隊加油」的方型海報,而且惹得觀眾鼓掌叫好──對此,或許可理解為乃是因應時勢與觀眾互動之機靈即時性應景設計;但若衡量作品之氛圍與完整性,則有待商議。

再者,全劇演出的尾聲,在幾何形的木盒子上面出現了幾分鐘不甚清楚的狹長形投影畫面,內容似有台灣和日本近年出現的社會抗議活動紀錄片段(如華隆關廠工人、苗栗大埔農地事件),不難揣測其用心應該是呼應劇中被操縱的木偶家族曾經發出的感慨與吶喊,然而,劇中木偶家族為了生存而引發的互相猜疑、排擠、而衍生的真實或虛假(如劇中的月亮、奶奶養的貓都是紙剪的)、誠實或說謊,進而控訴集體暴力、個人意識對抗權力體制之議題,與影像內容所涉及的媒體霸權、資方惡意違法、社會正義等面向之間的論述觀點如何聯繫、互涉,實有討論空間。

因為,從距今五十餘年的劇本生成背景,到當代台灣時空的社會文脈變動之大(諸如政治環境氛圍的更改、資訊網路的發達),必然對於所謂現實與虛擬的區分、個人與集體對抗態勢等造成多元化歧異;由此可知,創作思維的脈絡誠屬困難課題,期待進一步的爬梳釐清。

另外,多年來,「鐵支路邊」的表演團隊成員多屬年輕學子,相形之下,這回演員陣容包含了在地資深劇場演員(古小十)、在地資歷三年以上劇場人(柯勃臣、林禹緒等)、在地劇場新人(王心慧、翁岱廉等)等,可說紋理豐富,相信對於地方劇場人才的養成應有助益。

以該團歷年創作展演而論,此次《狂人教育》頗有回歸創團原點、重新練功之意,完成了一次質地較為扎實的劇場作品,也在多年來搖擺不定中重回日本和風路線的類COSPLAY基調,後續影響與發展,值得觀察。

《狂人教育》

演出|鐵支路邊創作體
時間|2013/03/08 19:30
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國際廳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