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炎勇(廖炎勇)
唐朝詩人白居易曾在《琵琶行》裡提到「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大意是說,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流露出一種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愁恨,這時候悶悶無聲,勝過有聲的表達,對於觀賞作品百感交集的我來說或許當下的感動即「無聲勝有聲」。
蒂摩爾古薪舞集此次的製作《kemeljang.知!所以?》是台灣首支有聲靜默當代舞蹈作品,由巴魯・瑪迪霖的作品《心事誰人知》發展而來。編舞家巴魯・瑪迪霖的創作理念是為了讓廣大的聽障朋友們看見音樂,因此在本次製作中可以看見許多的律動以及手語的應用,舞作首段是用眾所皆知的遊戲「比手畫腳」來帶出歡快的氛圍,由舞者與舞者的互動轉為觀眾與舞者的互動。我看到了前兩排的聽障朋友們非常努力的比劃著手語,想讓台上舞者猜出天幕上的詞彙,這其實是非常讓我感動的一幕,演出者與觀者透過這個遊戲消除了聲音與溝通上的隔閡,大家都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這正是蒂摩爾古薪舞集的宗旨「讓少數的聲音被看見」,觀者在決定投入「比手畫腳」的同時,也都成為了表演者。
kemeljang.知!所以?(蒂摩爾古薪舞集 提供/攝影巴卅席)
根據編舞家巴魯・瑪迪霖以及舞者楊凈皓所述,這支舞作中融入了義大利手語、藝術手語、台灣手語以及國際手語,在翻譯的過程中已經存在了難度,而手語跟我們所熟悉的語言一樣,都會有屬於它們獨特的語法,有時候手語是倒裝的句型,而腦海中的語言卻是順向的,加上複雜的舞步以及隊形,讓舞者挑戰非常大。有時候在手語的世界裡面,語彙往往是非常直接的,拿舞作裡面的歌詞「既然你把我拋棄」這句話來看,轉譯成手語就是「你把我拋棄」,而我在想「既然」一詞的委婉或許更接近於「人」的表現,而非功能性的展現。藝術源於情感,情感則來自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手語作為這種媒介,自然充滿著情感,雖然我在觀舞的過程中,我聽不懂族語,看不懂手語,但我卻深深的被舞者的律動與無法藏住的真摯情感所感動,這或許就是蒂摩爾古薪舞集要我們思考的事情,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劇本,而是源自於「人」的能量。
舞作中由月桃所串成的鏈條從天而降,根據編舞家所敘述:月桃被排灣族譽為神奇植物,自古以來是原住民愛用的編織素材,除了可編製為草蓆、置物箱、搖籃等日用品之外,古時甚至還曾作為「箱葬」,從出生到死亡,都與月桃習習相關。
kemeljang.知!所以?(蒂摩爾古薪舞集 提供/攝影巴卅席)
當我在觀舞時我並不知道月桃這種植物對於排灣族人的意義,當月桃掉落後,舞者手牽手跳起了排灣族傳統舞蹈,與一環又一環的月桃產生呼應,我覺得這象徵一種精神的傳承,當舞者開始高歌時,月桃又像是人類心靈上的連結,或許編舞家帶著舞者入山砍月桃、扒月桃、編織月桃的過程中,就已經將舞者的心緊緊的串在一起,觀者才會感受到滿滿的能量傳遞。
2018年義大利波隆那書展Non-fiction首獎得主《看見聲音》一書中提到「有時候你必須安靜下來,關掉所有的聲音……然後,我們學會了傾聽與感受世界」,誰都有權力吶喊,當我沉浸在舞者們的手語動作中時,我彷彿忽略的音樂,我看見了無聲的力量。很開心這次能看到一隻非常勇敢的作品,期待蒂摩爾古薪的手語創作能夠越來越被世界看見,讓我們看見那些聲音,也期待能看到屬於臺灣的靜默藝術節。
《kemeljang.知!所以?》
演出|蒂摩爾古薪舞集
時間|2021/12/03 19:30
地點|台北 水源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