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裡有聲音《kemeljang.知!所以?》
12月
21
2021
kemeljang.知!所以?(蒂摩爾古薪舞集 提供/攝影巴卅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24次瀏覽

廖炎勇(廖炎勇)


唐朝詩人白居易曾在《琵琶行》裡提到「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大意是說,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流露出一種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愁恨,這時候悶悶無聲,勝過有聲的表達,對於觀賞作品百感交集的我來說或許當下的感動即「無聲勝有聲」。

蒂摩爾古薪舞集此次的製作《kemeljang.知!所以?》是台灣首支有聲靜默當代舞蹈作品,由巴魯・瑪迪霖的作品《心事誰人知》發展而來。編舞家巴魯・瑪迪霖的創作理念是為了讓廣大的聽障朋友們看見音樂,因此在本次製作中可以看見許多的律動以及手語的應用,舞作首段是用眾所皆知的遊戲「比手畫腳」來帶出歡快的氛圍,由舞者與舞者的互動轉為觀眾與舞者的互動。我看到了前兩排的聽障朋友們非常努力的比劃著手語,想讓台上舞者猜出天幕上的詞彙,這其實是非常讓我感動的一幕,演出者與觀者透過這個遊戲消除了聲音與溝通上的隔閡,大家都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這正是蒂摩爾古薪舞集的宗旨「讓少數的聲音被看見」,觀者在決定投入「比手畫腳」的同時,也都成為了表演者。


kemeljang.知!所以?(蒂摩爾古薪舞集 提供/攝影巴卅席)

根據編舞家巴魯・瑪迪霖以及舞者楊凈皓所述,這支舞作中融入了義大利手語、藝術手語、台灣手語以及國際手語,在翻譯的過程中已經存在了難度,而手語跟我們所熟悉的語言一樣,都會有屬於它們獨特的語法,有時候手語是倒裝的句型,而腦海中的語言卻是順向的,加上複雜的舞步以及隊形,讓舞者挑戰非常大。有時候在手語的世界裡面,語彙往往是非常直接的,拿舞作裡面的歌詞「既然你把我拋棄」這句話來看,轉譯成手語就是「你把我拋棄」,而我在想「既然」一詞的委婉或許更接近於「人」的表現,而非功能性的展現。藝術源於情感,情感則來自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手語作為這種媒介,自然充滿著情感,雖然我在觀舞的過程中,我聽不懂族語,看不懂手語,但我卻深深的被舞者的律動與無法藏住的真摯情感所感動,這或許就是蒂摩爾古薪舞集要我們思考的事情,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劇本,而是源自於「人」的能量。

舞作中由月桃所串成的鏈條從天而降,根據編舞家所敘述:月桃被排灣族譽為神奇植物,自古以來是原住民愛用的編織素材,除了可編製為草蓆、置物箱、搖籃等日用品之外,古時甚至還曾作為「箱葬」,從出生到死亡,都與月桃習習相關。


kemeljang.知!所以?(蒂摩爾古薪舞集 提供/攝影巴卅席)

當我在觀舞時我並不知道月桃這種植物對於排灣族人的意義,當月桃掉落後,舞者手牽手跳起了排灣族傳統舞蹈,與一環又一環的月桃產生呼應,我覺得這象徵一種精神的傳承,當舞者開始高歌時,月桃又像是人類心靈上的連結,或許編舞家帶著舞者入山砍月桃、扒月桃、編織月桃的過程中,就已經將舞者的心緊緊的串在一起,觀者才會感受到滿滿的能量傳遞。

2018年義大利波隆那書展Non-fiction首獎得主《看見聲音》一書中提到「有時候你必須安靜下來,關掉所有的聲音……然後,我們學會了傾聽與感受世界」,誰都有權力吶喊,當我沉浸在舞者們的手語動作中時,我彷彿忽略的音樂,我看見了無聲的力量。很開心這次能看到一隻非常勇敢的作品,期待蒂摩爾古薪的手語創作能夠越來越被世界看見,讓我們看見那些聲音,也期待能看到屬於臺灣的靜默藝術節。

《kemeljang.知!所以?》

演出|蒂摩爾古薪舞集
時間|2021/12/03 19:30
地點|台北 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