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人類短短一生的百年時光,樂器的歲數卻幾乎都是千年起跳,三千年的琴笙,兩千年的琵琶、一千年的二胡……隨著人類歷史的演進,始終如一的樂器也不得不歷經改革,演奏手法由簡單至複雜,演出形式則愈發多樣。
此場音樂會的主角柳琴,原為民間戲曲的伴奏樂器,在1958年受王惠然改革後,逐漸成為國樂團不可或缺的高音聲部,並因其甜美清亮的音色而深受作曲家的喜愛,於是在短短六十年間便累積不少優秀作品。
透過主持人陳昭瑋與特別嘉賓徐士媖的對談,既解說樂曲創作背景,又能以柳琴演奏家的角度深入淺出的講解,讓觀眾在欣賞之時,也認識柳琴在台灣發展的歷史。
當代藝林此次不僅精心挑選風格迥異的樂曲,亦是各時期柳琴的代表曲目,上半場的曲目有由樂團版改編成彈撥版本的《雨後庭院》、意境優美且為第一本柳琴教本中的樂曲《千江有水千江月》、兩位演奏者輪流彈奏柳琴、中阮、大阮並展現高深技巧的《小河淌水變奏曲》、擁有日本風情並帶著浪漫情懷的《秋》以及流行混合爵士風格的《彩虹都市》。
最令筆者驚艷的曲目為《小河淌水變奏曲》,《小河淌水》一曲原為雲南民歌,歌中表達青年男女對愛情的追求,愛慕及近乎呐喊的呼喚。經作曲家馬翠妤改編,編制雖為兩人,但一共演奏三種不同的樂器,清脆的高音柳琴、協調兩者的中阮以及穩固的低音大阮。此曲對演奏者的挑戰不僅是品項的距離不同、弦的粗細不同,且在演奏中,兩人利用不同的樂器去堆疊樂曲的色彩,並在連續的不規則重音碰撞間找尋平衡,原曲在改編後,幾近打碎般的散落在各個片段,卻又似有若無的貫穿整首樂曲。在兩位演奏家林妍蔚與黃詩芸的演奏下,旋律大致流暢,然而,因樂曲本身節奏太過瑣碎,造成有時樂曲間稍有參差錯落之感,略為可惜。
下半場的《蓮潭印象》是此場音樂會委託創作之首演作品,全曲共三個樂章:〈泮水荷香〉、〈五里亭薄霧〉及〈左營萬年季〉。樂曲一開始的進行由中、大阮的頑固低音開始,而後加入柳琴,第一樂章曲風輕快,柳琴與中阮之間交互穿插的旋律線營造出荷花飄於水面,搖曳身姿且荷香飄逸之感;第三樂章柳阮以打弦、滾音、拍板等技巧模仿蜂炮的熱鬧,讓觀眾不僅欣賞到柳阮的多重音色,也為不同的音響效果感到有趣十足。
相較國樂團的多樣性,以彈撥樂器為主的當代藝林,雖失了其他樂器的韻味,卻突顯了彈撥樂器的點狀音色。不若笛子或二胡為線條樂器,柳琴、中阮、琵琶……等,既被稱作彈撥樂器,如何發揮點狀音色的特色及延展成線狀音色便是演奏家的一項挑戰,也是作曲家優先考慮使用的創作手法。在聆聽完九首各有特色的樂曲後,筆者不禁欽佩當代藝林為柳琴在台的六十週年劃下一個完美的逗點,這是柳琴在臺灣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但卻不是終點,未來,相信他們會持續發表更多臺灣作曲家的柳琴作品,並肩負傳承柳琴的重任。
《柳琴in臺灣》
演出|當代藝林樂集
時間|2018/09/01 19:30
地點|高雄市音樂館演奏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