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葉柏增(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研究生/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碩士)
不同於如鋼琴能夠同時演奏多個聲部的合音,無伴奏的獨奏音樂會對於長笛演奏者而言,須在樂曲中展現繁複的演奏技巧,並透過場域間的音響效果,使自然泛音疊加,進而產生單聲部樂器與場域融合的複音效果。
而在2024年5月末的最後一個週日午後,國家演奏廳迎來一場氣場十足的長笛音樂會;由日本國立東京藝術大學長笛教授、日本知名長笛演奏家——高木綾子所帶來的長笛獨奏音樂會;此場音樂會的長笛獨奏曲目,橫跨巴洛克到現代的時間維度,共帶來九首曲目以及三首改編的安可曲目,要如何將作品演出得令人耳目一新,對於演奏家而言,實屬艱難考驗。
古典巴洛克作品交織的穩健低音與靈動高音
上半場由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十二首長笛無伴奏幻想曲》中的《D大調幻想曲》(Fantasia 7 TWV 40:8 from 12 Fantasias)開場,高木綾子的笛音以法國序曲為音樂會揭開序幕,長笛不同音域的音響,在接續的兩個樂章,在4/4、3/8與2/2節拍中,隨著不同的樂曲片段,由著不同節奏的變化,而音符在大小音程與高低音的跳躍變換中流淌,歡愉且沉穩。
第二首曲目,迎來C. P. E. 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1714-1788)的《a小調長笛奏鳴曲》(Sonata, Wq 132),此首曲目亦為臺灣及國際比賽中常見的長笛經典曲目,笛聲在不同的調性中模進並轉換,三個樂章的樂曲,自第一樂章的稍慢板伊始,到後第二與第三樂章的快板,3/8拍與2/4拍的反覆交織,促使笛音在高音與低音間,交織著巴赫作品中的穩健樂音。
隨後在上半場的重磅曲目,庫勞(Friedrich Kuhlau, 1786-1832)《三首長笛無伴奏幻想曲》中的《D大調幻想曲》(Fantasia 1 from Trois Fantasies, Op.38),笛聲隨著連續三十二分音符組成的密集音群,透過調性轉換以及先現音與掛留音的使用,不僅使和聲色彩更加豐富與新穎,且音樂徜徉在國家演奏廳產生的殘響中,使得單旋律的演奏,進而產生自然和聲的音響效果,令人流連忘返。
此三首作品皆為長笛演奏者演奏生涯中時常演奏的曲目,抑或常為音樂比賽的指定選曲,因此在耳熟能詳的曲目中,高木綾子對於音樂的處理,是流動的,因爲獨奏音樂會,樂曲的處理更為自由,但在自由中卻要能夠有對樂句處理的十足把握,才能將展現出與眾不同的音樂特色。
高木綾子長笛獨奏會(Dorian Music 芸揚提供/攝影風爵影像)
在現代作品中「聲」的多元展現
下半場由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的《潘神笛》(La Flûte de Pan Syrinx)開場,而此首德布西的作品,為德布西享譽世界的長笛獨奏作品,高木綾子對於音樂的處理,是來自於樂句的敘事,隨著樂曲的行進,德布西「以音作畫」的音樂特性,亦在高木綾子不同速度與響度的笛聲中盡顯;第二首曲目為英國作曲家費尼豪(Brian Ferneyhough, 1943-)的《卡珊德拉的夢之歌》(Cassandra’s Dream Song),此首作品在長笛現代作品中,難度亦是極高,其中作曲家在譜上標明極其複雜的演奏語彙,使得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需要能夠完整地表現作曲家所標明的指導外,亦要能「以曲敘事」,而高木綾子對於音樂的掌握,對於此則十分胸有成竹,從其笛聲中便能窺知一二。
接下來為兩首亞洲作曲家的作品,日本作曲家武滿徹(Toru Takemitsu, 1930-1996)的《聲》(Voice)以及韓裔德國作曲家尹伊桑(Isang Yun,1917-1995)的《長笛獨奏練習曲》(Etüden für Flöte(n) Solo);武滿徹的《聲》,為現代長笛作品中的知名作品,許多演奏家若需演奏獨奏曲目時,《聲》皆會被列入其中,此首作品對於長笛演奏的延伸技巧極為要求外,更重要地是將「人聲」也設計在此首作品中,因此不同演奏者在演奏時,能夠更有強烈的個人「聲音」特色。
而後為鮮少在臺灣演出的作品——尹伊桑的《長笛獨奏練習曲》,作曲家將亞洲哲學揉入西方作曲與演奏技法中,更於其中加入韓國傳統樂器的演奏技法,使得聲響效果更具亞洲風格,在此次演出第一首《中板》(Moderato)中,樂曲中留有空氣聲和琴鍵,具有明顯的音色動態變化,對於演奏者的氣息要求與穩定度要求極高;第五首《稍快板》(Allegretto),透過上下行音群、點綴性旋律、彈性重音、顫音、震音、裝飾音和微分音等不同的演奏技法,演奏者需能夠在演奏的過程中,融入自身對於音樂理解,而在高木綾子的演奏,在國家演奏廳的空間音響中,更多地能感受在休止符後的快速音群演奏,猶如靜止竹林中突有狂風急驟,而後又回歸於靜止的空靈中,更能顯作曲家欲表達的「無為而治」。
音樂會終曲為卡爾格-艾勒特(Sigfrid Karg-Elert, 1877-1933)作品《三十首長笛隨想曲》中的第三十首《夏康舞曲》(Chaconne from 30 Capricien, Op.107),從下行低音的音樂序列開展十七段的變奏,而高木綾子在演奏此作中的穩定氣息與靈活觸鍵,透過清晰音色,在四個不同八度的C中,吹奏出完美結尾。
音樂會下半場,皆演奏二十世紀後作品,而作曲家們在經歷浪漫時期後,對於長笛演奏家的技巧,不僅限於長笛本身,更多觸及至「演奏家亦為演出一部分」的思維中,使得長笛演奏者在演奏此些獨奏作品,能夠有著更多元且個人化的特色。
舊作新編的樂音悸動
此次音樂會雖既定九首曲目,然熱情的觀眾久久不願散場,因此在安可環節時,高木綾子共準備三首曲目作為返場安可的演奏曲目。首先登場的曲目為臺灣樂迷所熟知的《春天來了》(春よ、来い),且為此次音樂會,高木綾子的演出版本為鋼琴家內門卓也為其所改編的長笛獨奏版本,並於此次音樂會作為世界首演,不同於鋼琴合作的版本,在此作中,更多地是以變奏的樂段,展現高木綾子在變奏中,對於旋律與變奏音群快速轉換高低音的演奏技巧,足見「量身定做」樂曲的用心程度;而後的《探戈巴赫》(Bach Tango)將巴赫作品以探戈的節奏變奏,在編曲中展現十足新意;而為第三次返場安可,高木綾子演奏巴赫的《薩拉邦德舞曲》(Sarabande from Sonata Partita),用以呼應開場泰勒曼的作品,並為此場音樂會,劃下完美句點。
結語
獨奏音樂會,由於沒有其他樂器的陪伴與襯托,雖演奏上能夠自由地展現,然在樂曲細節與樂段流暢掌控上,與現代作品中難以掌握的演奏技法,對於演奏家的要求更為細緻;而高木綾子在此場獨奏音樂會的表現,除將作品完整演繹外,更是在每個音符中展現自我特色,在樂曲演奏的樂音與呼吸間,都令人流連忘返,回味十足。
《名家系列—高木綾子長笛獨奏會》
演出|高木綾子
時間|2024/05/26 14:30
地點|國家演奏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