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山間的小而美《琉森節慶弦樂團X梁仁模亞洲巡演》
3月
27
2024
琉森節慶弦樂團X梁仁模亞洲巡演(巴哈靈感提供/攝影王俊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12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平時當樂迷提及琉森(Luzern)這座城市,直覺想到的應是指揮大師阿巴多(Claudio Abbado)與他的明星隊樂團,但在同一座小城裡,有另外一隻隊伍也以「節慶」為名的室內弦樂團,以精緻為追求,耕耘了近七十年,並且至今仍定期發片,並與國際一線音樂家密切合作。琉森節慶弦樂團此次亞洲巡迴,帶來的曲目除了經典的小編制管弦樂作品,也呈現了瑞士本國作曲家的當代曲目。

普羅高菲夫(Sergei Prokofiev)的《第一號交響曲:古典》便展現了樂團的靈活與彈性,能奏出細絲般長而輕的樂句,整體而言樂團有相當漂亮的音色,隨團前來的管樂演奏家也都有很高的水準。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樂團,選擇不設指揮由首席領奏,這樣的嘗試對台灣的聽眾也並不陌生。在這一選擇之下,樂團的確能更趨向室內樂,作為觀眾,能夠明確感受到團員對於音樂的高度專注,彼此的聆聽更高,但也因為演奏的作品較真正的室內樂重奏複雜,許多需要指揮的彈性速度則不是被犧牲,就是需要用相對誇張的處理來完成。琉森節慶弦樂團的演出,選擇相對中庸的處理方式,相較許多有指揮的演奏,聲部互動以相互關照取代了刺激或是催逼。


琉森節慶弦樂團X梁仁模亞洲巡演(巴哈靈感提供/攝影王俊凱)

魏歐當(Henry Vieuxtemps)的《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在多了獨奏家的情形下,樂團聲部之間從相互禮讓,轉為了精彩的競技。小提琴家梁仁模的演奏極為優雅,在樂團序奏之後的進場,猶如一位演唱巴赫清唱劇的講經人,用輕盈高貴的男高音音色站在樂團的長音和弦上,音量不算大,但卻極度精準地把每個高音、低音、大跳、花腔(快速音群)演奏清楚。音樂的處理上,梁仁模也有相當好的層次感,每一個音樂的重點結論之前,都有很好的集氣,所呈現的也沒有一分多餘,首段的結尾,從零慢慢地醞釀,在炫技之下還能做出極長的樂句,讓在場的觀眾屏息。第二樂章的開頭獨奏,梁仁模由可被全場聽見的最小值,慢慢推升,每一個細小的長音,都成功地吸引觀眾側耳聆聽,其自由的運弓,所產生的力度與音色變化,可以明顯感受到其受德式演奏方法的薰陶,慢板中其與雙簧管、長笛所形成的三重奏對話,也相當漂亮,而終曲的如同快速揮拳一般地將音樂點燃爆發,使出全身本領。上半場的安可曲,梁仁模帶來了帕格尼尼的《鐘》與《心如止水變奏》,所展現的跳弓、雙音、高把位演奏等炫技,以四兩撥千金的方式呈現,舉重若輕之下,十足展現了這位年輕小提琴家的超高技巧。

下半場開頭所演奏的瑞士當代作曲家杜布農(Richard Dubugnon)《第四號管弦樂隨想曲》雖然是2017年的新作,但整體音樂語法與管弦樂法近似理查.史特勞斯,樂團在沒有指揮、編制也較小的狀況下(雖然首席在必要樂段還是有給予指揮手勢),所能發揮的相對也受到限制,頗為可惜。而壓軸的莫札特《朱彼得交響曲》在站立演奏之下,明顯有「團員即獨奏家」的感覺,木管聲部明顯有演奏協奏曲的架勢。音樂的處理,也仍然建立在長而大的樂句之上。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十年來,台灣除了職業交響樂團之外,也有許多不同的中小型樂團相繼成立,雖然尚未能常態運營,但這些樂團往往都有不錯的表現,甚至也有幾團有出國巡演的機會。聆聽完梁仁模與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出,令筆者不禁思想,如果是台灣的中小型樂團至國外演出,能否有同樣帶著如梁仁模一班的大賽新星得主一同獻藝彼此加持?我們會帶哪一種風貌的國人作品?我們又會帶哪些西方經典告訴全世界「我們可以」呢?

《琉森節慶弦樂團X梁仁模亞洲巡演》

演出|小提琴:梁仁模、樂團:琉森節慶弦樂團
時間|2024/03/14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音樂
27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
在這場音樂會中清晰可見巴赫清唱劇中所存在的手法和素材上的多樣性。更能聽到音樂中存著新教聖詠曲與天主教複音音樂的作曲手法,在音樂形式上也隱含了義大利的協奏(唱)奏鳴曲中的重現段落形式(Ritornello form),以及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中,三個聲部對位線條的處理。
10月
14
2024
此時此刻,誰能說沈默不語的凝神傾聽,就算它是最好的方式,是古典音樂唯一的欣賞方式?
10月
12
2024
北市交今年的年度歌劇自己獨挑大梁,自製的《波希米亞人》讓樂迷得以欣賞該劇的另一個版本,然而新製作最大的挑戰在於導演使否能帶領製作團隊,提出完全不同(甚至是針對在地觀眾)的獨到見解讓觀眾有不同的體驗?反之則僅限視覺上的耳目一新。
10月
11
2024
《桃花謎》並未直面同性議題,韓沖突然接受湘雲之愛意、二人互有情意之轉折讓劇情回歸傳統生旦愛情戲,實以性別霸凌議題為主體,輕輕地觸碰到同性情誼邊界。
10月
10
2024
他用他男低音特有的音色來詮釋,更能感受到旋律中所埋藏的詩意,對生命、對記憶的那種深刻的呼喊,也為今天的這些音樂中的兒女情長和生離死別,做了最好的註解。
10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