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上場——新編雕琢,藝師心法的口傳身授《蘇武與李陵》、《紅線傳情》
11月
20
2023
(感謝授權劇照:臺北木偶劇團|薪傳歌仔戲劇團|真雲林閣掌中劇團 |李靜芳歌仔戲劇團/設計:王景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71次瀏覽

文 許美惠(2023年度駐站評論人)

一心戲劇團(以下稱一心)與薪傳歌仔戲劇團(以下稱薪傳)在2023年「承功-新秀舞台」,分別推出《蘇武與李陵》以及《紅線傳情》兩齣劇碼。

多重轉折,進入狀態的演員考驗

一心演出的《蘇武與李陵》,擷取自劇團2019年公演戲《望鄉》,兩位主角由在一心習藝多年的柯進龍飾演蘇武,林冠妃(也是這次的新秀代表)飾演李陵。《蘇武與李陵》劇情重點以出使匈奴、卻被流放北海牧羊歷經19年仍然不降的蘇武作為襯托,飛將軍李陵陣前投降匈奴、但在漢武帝的猜忌之下遭到罪誅三族,假降終為真降;因係新編戲,情節的表現重點非為傳統的忠孝節義,反有喟嘆自古君王無情的意涵,因此情感表現比較不是走單刀直入的模式,演員如何透過戲曲身段的唱念作表來呈現角色隱晦且細膩的情感轉折,不僅有更多的細節需要拿捏,當然也是考驗演員功力之處。

柯進龍飾演的蘇武,甫出臺、手持旌節在雪地中蹣跚履步,唱念身段均準確地表現出角色孤獨滄桑、隱忍堅持的形象。當然比起李陵,蘇武的情感線還是比較單純,但柯進龍比起過往演出,讓人看到他吃進了許多的角色情感、內化為台詞與唱詞,在蘇武內斂的表演上有明顯的成長,令人動容。林冠妃飾演的李陵則有較多情緒轉折:出臺以匈奴右校長的身分與李陵見面、時光倒敘回到與漢武帝密議(達成可能詐降的默契)、在送別蘇武時得知家族竟被誅殺的情緒崩潰。林冠妃在一心習藝多年,初出臺與蘇武見面時台風甚為穩健,對戲時整體口白、眼神等細節拿捏也都很到位,順利帶動觀眾進入劇情的敷演之中。比較可惜的是到了第三場轉折最多之處,在自以為與漢武帝是達成共識的情境之下,聽聞被誅連三族的狀態,但又不能明說,這種龐大的悲慟壟罩導致影響其後的抉擇,林冠妃雖然在唱念作打上沒有明顯失分,但以表演技巧填滿了整體演出,顯得餘裕不足,也讓觀眾比較無法直接與角色共感,略顯可惜。

《蘇武與李陵》是一心公演過的段落,這次挑選來做為「承功」的演出段落,師承除了一心的藝術總監孫榮輝之外,還多了兩位演出過蘇武及李陵的孫詩詠和孫詩珮來傳承演出經驗,讓演員在文戲的細節上都有明顯的成長,也足見劇團在思考演員養成上的用心。

細節堆疊,自然演出的功力呈現

薪傳歌仔戲劇團一向以傳承素有「臺灣第一苦旦」之稱的廖瓊枝技藝為核心理念,在過去的努力之下,也養成一批以實力唱功著稱的歌仔戲唱將。王台玲是歌仔戲科班生,畢業後跟隨廖瓊枝習藝也有十年左右的時間,外型亮眼、舞台經驗豐富,在多年嘗試之下,主戲路朝向花旦發展。然而以薪傳的戲路而言,主角比較集中在苦旦與文生上。但演員養成必須透過演出磨練技藝,要有擔綱主角的機會,才會有突破性的成長;為此,本次薪傳推出王台玲作為承功新秀,便特別借將以花旦戲見長的石惠君擔任編導及傳藝者,推出以花旦「紅娘」為主角的《紅線傳情》來打磨王台玲,顯見劇團對於培育新生代演員的企圖心與格局。

石惠君亦是長年致力於歌仔戲教學,既受人之託,除了忠人之事外,看起來也是不藏私地傾囊相授,提供了自己改編且演出過的劇目《紅線傳情》,教授王台玲演出紅娘一角。對於早就嫻熟益春等角色的王台玲而言,雖然紅娘一角多了水袖,但唱念身段自當不會有問題;但她在《紅線傳情》中紅娘的演出,除了唱腔穩定、身段流暢,更讓人驚豔的是她的「自然」。石惠君強調歌仔戲演出的精緻,是來自許多小細節的堆疊,因此她設計的紅娘,有許多的小表情及小動作來呈現情緒上的轉折,例如對夫人失信的嘟囔、發現被小姐欺騙的微慍嬌嗔、被張生情急牽手時的害羞與爽朗、面對夫人隱瞞小姐行蹤時的支吾其詞與謊言編造,王台玲演來,雖可見石惠君的影子,卻也演出了屬於自己風格的可愛,這可歸功於藝師對於細節的雕琢以及演員在細節處的用功,堆疊出了更上層樓的表演層次,不論是道白或是神情動作,都是與角色貼合,才能如此自然呈現,這其中的差異與成長,相信演員自己也有深刻感悟。

 值得一提的是「拷紅」一段,情緒張力飽滿,紅娘在挨打之後豁出去,反倒回頭乾脆罵夫人失信、勸夫人履約,夾雜著豐富的身段與大段的唱腔,整體演來雖然不是全無失誤,但高音轉音都唱得漂亮,也同時展現了薪傳多年的唱腔培訓成果。同場飾演老夫人的鄭云茜,雖然不是本次主推的新秀,但氣勢穩健節奏張持有度,也是「拷紅」一段成功的重要因素,值得記上一筆。

新編雕琢,藝師心法的口傳身授

 整體而言,一心戲劇團與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新秀演員,相對來說有比較豐富的舞台經驗,因此他們選擇推出的《蘇武與李陵》以及《紅線傳情》,是以新編戲為本,由主演過的前輩藝師來雕琢細節,透過這樣的模式來學習成長,以結果觀之,成熟演員手把手的教學絕對是提升新秀演員演出能力的重要法門,或許也是現代歌仔戲劇場逐步摸索出的一條技藝傳承之道。

《紅線傳情》

演出|薪傳歌仔戲劇團
時間|2022/11/02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小表演廳

《蘇武與李陵》

演出|一心戲劇團
時間|2022/10/29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我們應問:當歌仔戲的身體不再只為忠孝節義服務,而開始述說未竟的愛與多元的倫理關係時,是否正是其與當代觀眾建立新聯繫的契機?是否意味著戲曲的未來,不在於回望,而在於那道由身體開啟、正在持續生成中的裂縫?
7月
11
2025
《文武天香》重演版和首演版所呈現的落差,或許出自換角;但版本差異讓演員與作品、行當與人物、技藝與情感等繁複美學辯證浮上檯面。真正叩問的,或許是觀眾心中的戲曲美學尺度。
7月
11
2025
時空交疊的當代戲曲作品並不少見,要如何讓觀眾理解,端看主創團隊的手法與功力。但《新新》在這方面明顯不足,三段時空的轉換缺乏合理的解釋。
7月
07
2025
編劇在整齣戲中跨越八世紀的唐代、1930年代的大稻埕以及2025年信義區等三處時空,企圖改變對客家的想像。這齣古今對話的《新新》似乎開展出客家戲曲新興的可能性與思考。
7月
04
2025
《幽戀牡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達到了優秀當代戲曲作品的水準。小而美的製作規模,非常適合四處巡演。對筆者而言,這齣戲更是開拓了對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想像。
7月
02
2025
就篇幅配置和表演密度而言,整體製作以三折為核心的意圖相當明確。此種編排可能令初次觀劇者感到節奏起伏較大,卻同時凸顯崑曲重視演員身段、唱腔與水袖功的藝術本質
7月
01
2025
導演根據本劇無厘頭的調性,卸下了正劇的枷鎖,大玩各種荒誕場面調度,如倒帶式的追逐場面、遊賞花園時具象且惡搞的故事壁畫、宴會中跳大腿舞的北京歌姬,乃至於最後時空封閉循環,讓劉嘉慶不斷被殺的畫面,都讓全劇充滿歡快的氣氛。
6月
27
2025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的編導,立足此刻,把人類共同情感設定為啟動嘉慶君遊台灣異世界的鑰匙,連接到清代台灣的歷史事實和歌仔戲表演邏輯構成的縱橫脈絡之中
6月
27
2025
導演似乎僅是運用舞者「拼貼」出全戲的情感厚度,導致現代舞與戲曲演員表演似乎各成一區,觀眾無需藉由舞者的表演,來感受角色的內在複雜情感。
6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