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台菜滋味的《夜鼓天聲Sleep No More》​
12月
09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04次瀏覽

作為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與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合作的雙城計畫,亦是鐵玫瑰藝術節開幕作品的《夜鼓天聲Sleep No More》(以下稱《夜鼓天聲》),由來自台中的九天民俗技藝團與阮劇團駐團導演莊雄偉共同創作。


轉變編制表達劇情細微之處

《夜鼓天聲》作品的創作以莎士比亞《馬克白》為基底,提取原著當中人性裡的慾望、貪念、妒嫉、不安等原罪為發展,嘗試以民俗鼓陣去替代、調度角色台詞。因而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西方經典故事,如何經由台灣在地傳統民俗技藝去重新演繹、改編,是此作品最吸引人也是最令人好奇的地方。

以大鼓為主體組合而成的民俗鼓陣,向來能輕易地展現各種戰爭場面,且毫無困難地展現雙方對峙與激烈爭執的景象和情境,這也是民俗鼓陣的優勢。此次在《夜鼓天聲》裡,除了運用民俗鼓陣聲勢浩大的既有長處之外,也嘗試使用小編制的三人或單人組合,以固定的節奏型態作為回應的象徵。

例如:森林裡的可預言死亡與和未來的老者與小女孩。老者的預言用鼓的節奏表現,女演員再以小女孩的嬰仔造型,搭配身體動作及口語為翻譯。比較可惜的是,小女孩的氣口(口吻神情)並未符合其角色塑造。再例如:當角色的內在來到慾望與脆弱的面前,面對著魔鬼伸出的誘惑之手時,其內心的動搖、心動的時刻,則是以三人組合的鼓陣搭配單音節的節奏型態為表現。


技藝取代台詞調度角色心境之變

《夜鼓天聲》以民俗技藝調度故事情境手法讓人驚豔。其中的段落,將妹妹唆使丈夫奪取自己姊姊的王位的段落,或是取得王位後對故人的趕盡殺絕的段落等等,以提取自傳統廟會陣頭裡七爺八爺的八字步型與手持羽扇、擺動雙臂的身體姿態,結合七爺八爺符號傳統象徵意義的手法,冷靜不俗地帶出殺戮慾望和勾魂索命的殘酷。

以及,當取得王位的國王獨自一人在夜晚中,對其所害之人的幻影誘發內心底層的不安惶恐時,在左舞台上,以一位爬上層層高疊椅子的特技演員,展示各種平衡技術來暗喻角色心境如同一個遊走在邊緣上的人,隨時都有跌落的可能。《夜鼓天聲》以鼓陣、陣頭、特技等民俗技藝取代台詞,調度角色的心境或境遇而言,確實有些段落的使用手法讓人眼睛一亮。


鼓樂難顯文本動機

然而,除了將民俗技藝的特點融入角色人物境遇的巧妙手法外,以作品整體而言,故事文本過於平舖直敘,使作品的整體節奏感顯得拖拉。演員對角色人物的刻劃也較為平面,缺少了對動機、對行為背後意義的挖掘,使得人物與人物之間的嫉恨連接顯得過於合理化。如此,皆再再使得觀眾被精彩的鼓陣表演、民俗技藝表演吸引後的關注力,每每很快消散而無法積累成能量以成為對結局的唏噓感嘆,是可惜之處。同時,或許是囿於情節安排,鼓陣的運用大多集中於前半段,然而,鼓的運用應是九天的核心,整體應該有更多的嘗試與安排。

話雖如此,然《夜鼓天聲》正如同一道經專家廚師巧手精緻化的台菜,以其獨特的台菜滋味,提供觀眾不同類型的表演節目選擇,而這或許正是現今表演藝術市場所需開發的節目形態。

《夜鼓天聲Sleep No More》

演出|九天民俗技藝團
時間|2022/10/22 19:30
地點|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
《流經歲月》整齣戲可說充分做到「是展場也是劇場」──在長方形偏狹窄的甬道式空間裡,表演敘事內容緊密地搭配著展覽單元的時空軸線;而且,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十分接近,容易產生聽故事的親密感,也不難認同劇中角色傳達的情感,憧憬未來幸福或是悲憤抵抗等等。
8月
02
2025
然而劇場的演出畢竟產生了一個新的文本,因而阮劇團的剪裁與重製,就不僅僅只是關係到在劇場條件下,如何為代言原作而調整敘事策略,同時也創造出了劇團對於「鄉土」的閱讀態度。
7月
25
2025
該劇倫理預示趨向某一劇場重要議題:情感的處理是否一定要走向極端的宣洩?劇場能否承擔「情緒節制」的美學創作?
7月
18
2025
小狐狸這一段從原鄉到陌生地的遷移歷程,彷若當代高移動率、移工人口與北漂的狀態,使得《還沒有名字的故事》不只是一齣成長童話,更像一面折射現實的萬花筒。
7月
10
2025
與其說《你說的我不相信》談論被掩藏的歷史,更像是因歷史而觸發的記憶,藉由演員一再重複扮演,呈現「開槍那瞬間」的角色演繹與心境模擬。
7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