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體為名:後疫情時代的舊作新編——《那面墻—獨白》
5月
27
2024
那面墻—獨白(種子舞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12次瀏覽

文 簡麟懿(專案評論人)

一首舞可以被看幾次?即使是同一首作品,由於表演藝術的稍縱即逝,前一次與後一次的質地內容,都有可能因為當天的氣候、心情,以及舞者的身體狀況而有所改觀;編舞者亦然,據雲門舞集鄭宗龍所說,《十三聲》也是一路修改了七年,直至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巡演場才真正定案,於是乎種子舞團《那面墻—獨白》(以下簡稱為《獨》)的出現,似乎也不顯得那麼意外了。

其前身作為2021年所發表的舊作《那面墻》,身處於新冠疫情嚴峻的第二級警戒當中,作品核心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因某些情境而被迫獨自面對自我,同時藉由一片屏幕來維繫彼此間的感情——「再靠近一點!」、「這樣看得見嗎?」此兩段互文的關係建構,貫穿了作品本身關切的社會現象,繼而被留作重建《獨》的重要素材。在這次的改編中,創作者黃文人除了邀請劉子齊為《獨》設計原創音樂,並且針對原作所使用的鏤空牆體,進行縮編與輕量化的改良以外,在舞者的編制上,也從原本了七人改成六人編制。顯然針對作品的可攜帶性,舞團亦有程度上的取捨與考量,為了往後不同的可能性進行準備。

當舊作再新編,筆者認為這不僅符合小型舞團的工作與經濟型態,同時也是留給群眾一個機會,來檢視作品是否在表演藝術的大環境中,還有再生以及再被觀看的永續可能,而受到後疫情時代的影響,不嫁接於科技的身體劇場,其傳統性能否與接踵而來的科技藝術相互匹敵,並且延續,也是舞團光譜外之受眾給予舞團的挑戰與課題。

硬工夫/軟實力,以張力作為主體

來自南方的種子舞團,其舞者擁有不遜於其他城市的身體能力,不論是在穩定性、爆發力或是柔軟度上的輸出,都可以看見現代舞在八零年代時期所擁有的大巧不工,以及奮不顧身的張力動能。

《獨》保留其原作的三面台形式,在舞台上進行牆體各面向的調度與轉移,在國家歌劇院的黑盒子裡面另行構建了「解構」的黑盒子空間。雖說筆者的觀看位置,仍留守在一般面向主舞台的第四面牆,但不難想像作品中的獨舞、雙人或是群舞,多半採用面向斜角的舞蹈空間,正是為了處理他者在觀看作品的轉換中,不受冷落與切割的過程。

以點、線、面作為身體運作的邏輯,「面」的大幅度拉扯以及抗衡,是黃文人在設計動作時的一大特徵。有別於後現代舞蹈的極簡主義,《獨》的舞者基本上是以全身肌肉為核心,同時往單一方向或多方向同時運行,形成一種上下置中,在身體中段保持「真空」的無氧狀態;換言之,高強度、短時間的爆發性,使得舞者的中心水平不論是高或低,即便處在一個傾斜倒置的不思議位置,舞者的呼吸方式連帶整個舞蹈的作品,呈現出一道道切割的風景,激情而有力。


那面墻—獨白(種子舞團提供)

處於這樣爆裂的小宇宙裡頭,《獨》的敘事文本本身,就是身體作為主人。在文字的出現前,觀眾僅需要享受在這樣純身體的美好當中,觀看動緩皆「炸」的身體能量和不停重複疊加的動作主題——手肘的對點擺盪、迴旋過後的身體後仰與擰轉(Spiral),以及隨之而來的反重心彈跳(Bounce)組合;直至文字的出現,「再靠近一點!」、「這樣看得見嗎?」建立起舞者與舞者、觀眾之間的關係,《獨》的孤獨感,作品中的實際距離和言語裡頭的虛擬距離逐漸被拉開,作品的層次也隨之改變不同。

多元生態的浪潮下,以身體為名

在舞蹈與戲劇的上下段切換當中,《獨》與《那面墻》同樣地循序漸進,將觀眾導入種子舞團於2020年至2021年間的新冠疫情當下,所遇見的情境以及急欲突破現況的心情。有別於其他舞團的差異,黃文人並沒有傾向線上劇場與科技藝術的擁抱,可能是身處的地理環境影響,興許也和創作者本身的美學經驗有程度上的關係,故我們可以看見種子舞團對於身體的重要關注,有相當大的佔比出現在其作品當中。

而全球性疫情影響世界經濟、治理以及文化交流的時候,由藝術家投入遠端交流、強調「跨域」的合作關係,也間接鬆動了我們對表演藝術的概念、品味與理解。此時筆者再看見種子舞團這樣保守「純粹」的身體劇場,一方面感到珍惜,一方面感到好奇的是,整體大環境對藝文的關注,如果逐漸偏向以科技為名、以視覺藝術策動表演性的作品為中心,那麼以身體為名的傳統,是否需要尋求轉變的可能性?畢竟裹足不前便是落伍,種子舞團對於現代舞/技藝的鑽研,未來勢必要與大環境的浪潮進行拉鋸,彼時,來自南方的獨白是否強而有力,恐怕將會是我們如何定義當代的關鍵之一。

《那面墻—獨白》

演出|種子舞團
時間|2024/04/20 19: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