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封箱,回憶開箱《封箱中 請微笑》
7月
22
2016
封箱中請微笑(陳家聲工作室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4次瀏覽
胡予欣(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藝術碩士班)

《封箱中 請微笑》,是陳家聲工作室創團第一號作品,由團長徐宏愷編導,與演員劉珊珊、陽閔共同演譯搬家時衍生出的各種狀況。搬家,一般情形下都需要花多久時間整理呢?是整理物品?還是整理思緒?亦或是重新整理一個人的人生?

鍾志強(徐宏愷飾)、沈佳容(Maggie/劉珊珊飾)、葉雅琳(楊閔飾)三個個性迥異,各自懷抱著自己的人生故事,在城市中的小公寓裡努力生存的人們,因為都更計畫而迫使他們結束兩年的室友生涯。在打包封箱的過程中,三人各有一套自我的整理方式:是選擇只留下必須品?全部留下?還是全部丟掉?也因為這樣的不同,三人在打包過程中開始議論他人的不同,議論打包的方式、議論選擇帶走的物品、議論什麼該丟什麼不該丟;藉由翻出的一件件物品背後所蘊藏著一個個不同的故事,進而發現彼此不曾暴露出的一面,在分離前的最後時刻真誠以對。

當大幕拉開,甫映入眼簾的是由木頭牆面圍成的客廳,而客廳中堆滿了準備搬家的各種大小箱子,準備做離開前最後確認的房客們陸續聚集;而在最終的流程與物品檢查過程中,藉由各個角色的打包習慣、物品整理方式揭開一個個背後蘊藏的人生故事。葉雅琳是個樂天單純的傻大姐,什麼都留,什麼都想帶走,優柔寡斷的個性使得她常常吃虧受騙,但樂天過頭的她卻也總是逆來順受,選擇正面的面對與解決,不逃避問題。而鐘志強,號稱完美主義者,不做沒把握的麻煩事,打包時只選擇必須品帶走,其他通通留下;也不整理,也不打包丟棄,反應出眼不見為淨,犯了錯就選擇繞道的性格,一昧逃避不肯面對矛盾弱小的自己;在與Maggie、葉雅琳兩位室友的談話中,終於發現自己內心中重要的事物、決定重新思考人生議題。而Maggie,三人中像是大姊頭一般的存在,看似對於生活周遭大小事總是蠻不在乎,在打包時只選擇了一個行李箱的必需品,但在那唯一的行李箱背後卻隱藏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當最珍貴摯愛的事物都已不復存在,已然看開一切。全劇角色個性定位明確,每個角色互助互補,讓演出中的情緒氛圍形成一種平衡的狀態;一邊整理物品一邊整理思緒,探討人生中的議題,發人省思。

最初以位於大稻埕的思劇場空間配置量身打造的「封箱」,首演時空間雖小,但利用原有的閣樓空間製造出高低層次,區隔出角色私人房間所在的二樓與一樓主要故事發展的客廳,且整體空間就像邀請觀眾到家裡真實的感覺;且因為空間小,與觀眾距離非常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細微表情、表演細節變化,讓演出能量非常集中。此次相隔兩年在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演藝廳再見「封箱」,從小劇場到演藝廳,從場地既有的裝潢空間到進入黑盒子後重新製作大型背景道具,從可直接聽見演員說話聲量到需要另外的音響設備輔助,雖整體空間改變,但演出能量依舊,全劇劇情流程緊湊,時而詼諧時而正經,演員的情緒與情節發展快速轉換,流動於空間中的整體氣氛起伏牽動觀眾,不時會聽見現場觀眾一起大笑或發出驚嘆,結尾的人生故事也讓現場觀眾動容,一起落淚。劇情發展速度快,安排緊湊無冷場,觀看過程中忙著跟上下進下一步進度,沒有多餘時間可思考停留,但或許也正因為如此安排,讓觀眾在演出結束後的回味與討論空間相對增加,並開始思考與比對自身在現實中的與劇情相似,值得思考回味的真實故事。

《封箱中 請微笑》

演出|陳家聲工作室
時間|2016/06/18 19:30
地點|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
對導演來說,歷史事件的晦澀之處不只出自文化或歷史上的距離,更在於缺乏言論自由的討論正當性脈絡,就像大多數人明明知道這樣是有問題的,卻因為服膺於現實而陷入「雙重思想」(doublethink),導演也面臨了該不該解構議題的困境。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