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交奏,攪不動台灣情《阿Q後傳》
8月
21
2012
阿Q後傳(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86次瀏覽
吳政翰

從2004年的《兩條老柴玩遊戲》到2006年的《遊園》,編導甄詠蓓展現了她靈活的舞台調度,不但沿襲了中國戲劇的簡練,也蘊含了歐陸劇場多元的肢體想像。此次受邀於臺北藝術節的《阿Q後傳》,改編自魯迅的經典之作《阿Q正傳》,演員集合了來自不同地區的華人,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藉由這個製作,甄詠蓓試圖以當代的視角來和經典對話,同時用經典來觀照當今的社會現況。於此,如何詮釋兩種特殊的文化文本成了這個製作的考驗:就縱面而言,是現代與古典的跨時間文本,亦即如何將文本現代化,或說與現代對話;以橫向來說,則是這些同樣歸屬於中華文化卻截然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同屬不同種」的跨地域文本。如何在這諸多文本中「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成了導演的重要課題以及觀眾檢視此劇的觀點。

《阿Q後傳》大致保有《阿Q正傳》的骨幹,從前的「阿Q精神」轉化成現代的「自我感覺良好」。與小說最大的不同是,在《阿Q後傳》裡,阿Q在一開始就被處死了,然而,阿Q雖人死了,但靈魂不死,反而滲入每個村民,阿Q精神也藉著這些人的作為得以緜延不絕。是而,在《阿Q後傳》裡,雖然阿Q這角色的身影從未出現在舞台上,他的形象卻藉由其他角色的敘事和重述得以「再現」;同時也由這些村民們對於阿Q精神傳承,使阿Q的角色得以依附及重疊於這些人物之上。阿Q 精神如鬼影般無所不在,這些人物也猶如消費主義下的產物,成為阿Q的複製品,尤有甚者,他們是普世眾人的縮影。

此製作把這個觀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導演將劇中所有角色簡化成「丑」,演員皆是以白墨塗成的豆腐臉,基本服裝也是清一色地白衣,除了用些許服裝的裝飾來轉化成其他角色,每個演員骨子裡已喪失了個體特殊性,無法清楚分辨,甚或可以相互替換。在上半場結尾,當角色控訴村民們歸咎他被阿Q附身,這時觀眾席燈忽然漸亮,控訴即刻轉嫁到台下所有的觀眾:「你們的問題就是你們自己」。於是,我們笑劇中人物的荒謬,笑他們的悲哀,同時也在笑我們自己。我們笑得越大聲、越起勁,越是哀悼人性的愚昧和自私。

本劇是亦喜亦悲,有多喜就有多悲;這悲喜的二重奏,是少了任何一調,便獨音不成樂。阿Q的死亡,是這喜劇的起點;面對劇末祝融燒村的悲劇,導演讓村民以嗔笑作結。「未」莊(同時兼具「偽裝」和「未來村莊」的理想願景之意)和「末」莊(意味村莊和人性的發展都走到了「末路」)兩個相反的概念,卻是一體兩面。對於貫穿全劇看似自我矛盾而又同時成立的雙重性,導演甄詠蓓和舞台設計曾文通似乎也以舞台上從未消失的白、紫、紅燈籠的色彩概念來呈現:白色是死亡也是純潔,紅色表示血腥和喜慶,紫色不但置於紅白之間成為過渡,本身亦帶有幻化不定的調性。

這齣戲的成功之處,除了導演舞台調度的流暢及演員喜劇語言和肢體節奏的精準外,最讓人過癮的地方乃在於文本語言的高妙。一旦落入了本劇的諷諭邏輯與戲內和戲外對應的雙重框架,讓人便驚覺劇本無處不是弦外之音,角色話中有話,導演指桑罵槐。

為了達到諷刺當今社會的意圖,導演使觀眾不掉入情緒,時時處在對照社會和反省自我的狀態。導演將每個章節的開頭投影在背幕,演員不入情感的表演又時而跳脫出角色對觀眾訓誡,歌曲三不五時穿插其中,皆讓本戲頗有布萊希特式的美學。然而,戲長達近三個小時,這漫長又轟炸的教化過程不免讓人覺得煩躁冗長,使我對於劇中消費主義與市儈人性的諷刺從一開始的當頭棒喝,逐漸意興闌珊,最後麻痺無感。

導演固然在經典現代化和小說戲劇化等方面處理得十分得宜,巧妙地以古典文學來觀照現代社會,填補兩者之中所存在的時間罅隙,然而由於華人共有文化思維仍因地域的不同而有所歧異,導演對於本製作在台灣搬演,做了多少或者是否有要做任何文化轉譯?與台灣社會的對話為何?這些問題令人費解。劇中充斥著由台灣發跡的流行歌曲如《有一天》、《我是一隻小小鳥》、《酒干倘賣無》、《那些年》等,又偶爾在台詞裡混了一些閩南語,Jay Zhao(Jay Chou的諧音)也如天外飛來一筆般出現,這些表面的台灣印象拼貼,顯然地目的在使此戲能稍稍往台灣觀眾靠攏,或多或少能削弱觀眾對文本和文化上的疏離感,但同時是否也顯露出導演欲以文本與台灣的情境對話卻無處著根,反被「消費文化」所消費的窘境?倘若並非如此,消費文化恰好是導演諷諭策略之一,那麼劇尾《社會主義好》對於中國境內政治與社會的諷刺,要比那些游移在譁眾取寵邊緣的台灣文化連結,來得有震撼力多了。

《阿Q後傳》

演出|新加坡實踐劇場、香港甄詠蓓戲劇工作室
時間|2012/08/17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自從主張社會主義的中國也大步向資本主義邁進,錢式邏輯已成為幾岸幾地華人的共同語言。後傳就抓住「向錢看」的整體病徵來做諷諭主調:「未莊」改名「末莊」,「末河」變成了「末路」,扼殺生源走上絕路的諷意不言自明,象徵頗妙。但似乎為了鋪墊阿Q的生平,本劇從魯迅式的農業社會「未莊」,直下媒體行銷、文化產業、全球化企業當道的後工業社會「末莊」,未免太理所當然。(林乃文)
8月
21
2012
到底,臺北的觀眾對這則膚淺、欠缺想像的PO文並沒有按讚,中場休息後就離場了一大半,空蕩的劇場觀眾席,還十分罕見。所以劇場無論要不要正義?去不去革命?請先回歸劇場藝術本身,以為要討好誰?正確服務於什麼?都無法使作品有深度。(謝東寧)
8月
20
2012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