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京崑劇團的《奪嫡》是2019年戲曲夢工場系列演出之一的作品,該劇選擇隋煬帝楊廣尚為皇子時爭儲上位的歷史事件為主題,剖析楊廣在謀奪皇位過程的心路歷程、以及家庭成員間相處時的疏離感,讓楊廣在爭儲之路上的形象能夠更鮮明展現在觀眾面前。
在演出主題的選用上,臺灣京崑劇團近年的演出多為發掘歷史人物的諸多面向,並探索人物在事件中的情感轉折,使史家定論能夠經由當代演出得到被翻轉的機會,也試圖使觀眾察覺人性深處的弱點,藉以興起對人物的關懷,藉此達成史料與藝術表現並重的目標。此次《奪嫡》的演出,維持著劇團選擇劇本的特徵──關注楊廣在削弱兄長自信、取得父母信任的過程中的深沉謀劃。
「奪嫡」是國事、也是家事,編劇吳明倫在編創此劇時,則著眼於家事的層面,以「父母偏愛」與「兄弟競爭」為主線,勾勒出人物在家庭關係中的相處情形及其導致的風波。此劇在開場時,編劇設計了帶有現代時空的家庭和樂自拍場面,似在暗示著每個家庭都想在外界面前扮演出美好的一面,但在這表象之下,並非如此完美。如「父母偏愛」的部分,明顯可看出隋文帝與獨孤皇后各自屬意楊廣(次子)與楊勇(長子),從而養成劇中兩名皇子的不同性格;「兄弟競爭」的層面,則以爭取出兵權的比武為實、以楊勇自述才能不足的自卑與挫敗感為虛,交互襯出在才能天賦上的些微差異時,兩人各自的性格展露,從而開展出楊氏家族連帶隋朝的劇變。
再者,人物登場時採四角配置,後續演出時也多採四角移動,如此配置,或可視為家庭成員的組成、以及人物間各自的主體性;同時,大四角的配置或也隱含著彼此疏離的意涵──父母愛子,卻不知其子各自所想;兄弟相爭,卻不知有人包藏狼心。看似緊密的家庭,卻如此疏離。編劇與導演如此設計,並將之運用於實驗劇場的空間上,可見巧思。
以整個劇本架構而言,《奪嫡》是一個結構完整地敘述楊廣奪嫡事件始末的劇本,縱使對於這段史事不熟悉的觀眾,亦可經由此劇了解大要。但「楊廣奪嫡」已為史實,但楊廣為何要謀奪皇位?且在楊廣弒父後,唱出「忍辱負重二十載,恃才傲物本色埋」一句,雖然隱藏奪位之心為真,但在劇中實看不出楊廣究竟忍了何種「辱」?因此,在動機與行事上,《奪嫡》一小時的演出在靠近史實的同時,卻弱化整起事件的前因,造成人物性格在這當中的變化過程並不明確,而顯得平面化,甚至能夠為每個人物貼上性格的標籤,促使整起深沉的奪嫡爭儲之路直白地攤開在觀眾面前。
四名演員則均為臺灣京崑劇團的新生代演員,雖是新生代,皆參與過大型公演、甚至有擔綱要角的經驗,在情感收放、身段與唱腔表現上皆表現良好,並展現出各自所長,已足見新生代嶄露頭角之勢。唯一的好奇點在於:楊廣(王璽傑飾)與楊勇(孫顯博飾)在演出時,所說台詞多非韻白,反與隋文帝(黃昶然飾)及獨孤皇后(顏雅娟飾)二人可用韻白演出形成對比。觀四人過去演出,皆是唱念俱佳,但此次演出,王璽傑與孫顯博的少用韻白,讓《奪嫡》少了點京劇的傳統感,不知是否為劇團試圖讓觀眾更容易地欣賞京劇之故?
整體而言,《奪嫡》符合臺灣京崑劇團近年來的演出選材特色,並以家庭關係來看家事與國事的連動性,無論是選材、議題操作,或是演員表現都有亮點,劇本亦有成為大型製作的潛力,或許可以期待此劇本在未來的重新修編與擴大後,以另一種風貌呈現給大眾。
《奪嫡》
演出|臺灣戲曲學院臺灣京崑劇團
時間|2019/12/07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3102多功能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