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為簡,餘韻迴盪《奪嫡》
12月
18
2019
奪嫡(臺灣戲曲學院臺灣京崑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56次瀏覽
林立雄(特約評論人)

《奪嫡》是編劇吳明倫的劇本,這次的演出版本是修整自其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的《楊廣奪嫡》。《奪嫡》源於隋煬帝楊廣扳倒太子楊勇的故事,在歷史上,能夠與之並列者還有唐朝的玄武門之變、明朝的靖難之變等。而在當代學術界對隋代歷史的研究提及,楊廣奪嫡一事的記載,事實上是帶有後代史官的渲染與取材方向的問題,其實藏有相當多的創作成份;但,創作的其中一種可能,本就是在歷史事件中找尋縫隙、見縫插針的一種想像,這正好是吳明倫借之創作的最好空間。

「楊廣奪嫡」這一歷史事件有相當多能關懷的視角,不過吳明倫在創作時似較以「人」為出發,放棄大背景的論述,巧妙地將視角凝聚在「奪嫡」這一事件背後——為什麼奪嫡事件會發生?為什麼手足會相殘?最後,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何以遭受楊廣的算計?在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獲獎作品的原稿中,我們可以在第九場的奪嫡、繼位之後,看見很多的「聲音」(比如楊堅、楊勇、獨孤皇后)出現,說到「楊廣現在可以笑了」,似要試圖創造詭譎的氛圍,帶著些許後設的理念在裡頭。

經過修整之後,劇中人物僅留存隋文帝楊堅(黃昶然飾)、獨孤伽羅(顏雅娟飾)、楊廣(王璽傑飾)與楊勇(孫顯博飾),讓全劇更凝聚在這四位重要人物身上,簡潔卻不簡單;全劇的氛圍、意旨也變得更加深沉,人性的黑暗也在「留白」與「不說」之間,透露出更深層的恐懼、害怕。《奪嫡》可以說是變得「簡單」了,但劇中那值得思考的厚度並沒有被改變,主要是修整後劇情的連接緊湊,衝突向上堆疊,高潮最後迸發,不再額外添加後設的囈語,因而觀後仍能讓人感受到餘韻後強烈的後勁。

全劇經營在楊廣如何算計,最後奪走楊勇的太子之位。楊廣的次子身分、楊堅的偏愛、孤獨皇后的偏私、楊勇的毫不設防,呈現在劇中四位人物的描寫;其中,楊勇與楊廣還算得宜,不過楊堅與獨孤皇后的心理層次卻稍嫌不足,以篇幅小且濃縮的編制中,不免會有些功能化。比如為什麼楊堅偏愛楊廣?獨孤皇后為何又愛楊勇?獨孤皇后最後選擇相信楊廣的內心轉折仍不夠強烈,或許,未來再演,可以往這一層面再思考補足,全劇會更加驚心動魄,甚至對人性的提問可以看見更多層次。

除了文本以外,值得一提的是四位演員在本次演出皆有出色表現。其中,演出楊廣一角的小生王璽傑,比起他於過去演出傳統戲或新編戲時,都有很大的進步。主要是相較於過去,以及本劇的其他演員而言,「嘴皮子功」的表現確實有明顯的亮點,每一張口、噴口,都相當清楚漂亮。編腔為王璽傑在唱段中安排了幾個高腔也都唱得相當精準,亦相當襯托人物內心情緒表現。雖然楊廣一角,並沒有太多厲害困難的身段安排,但他藉由掌握整體節奏,以及詮釋人物的角度面向,讓楊廣被形塑的相當立體──壞不只是壞,而是有層次、經過堆疊的,這點對於一位青年演員來說並不容易。

最後,或許是因為劇本設定或是書寫的關係,並不是所有演員都以「韻白」進行對話,而是楊廣、楊勇以「京白」(又或者說是字正腔圓的中文、話劇對白)對話,楊堅、獨孤皇后則以「韻白」對話。雖然,這對於習慣於看傳統戲的觀眾而言可能會有點突兀,但話劇化的對白,反倒能夠讓人物的表現變得更生活化、更貼近觀眾,甚至讓人物的形塑變得更加立體而不帶疏離感。整體而言,《奪嫡》是中規中矩的,雖然實驗成份不高,但端看編劇如何好好說一個故事、演員如何穩穩形塑人物,亦何嘗不是一種好的呈現?

《奪嫡》

演出|臺灣戲曲學院臺灣京崑劇團
時間|2019/12/08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3102多功能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而言,《奪嫡》符合臺灣京崑劇團近年來的演出選材特色,並以家庭關係來看家事與國事的連動性,無論是選材、議題操作,或是演員表現都有亮點,劇本亦有成為大型製作的潛力,或許可以期待此劇本在未來的重新修編與擴大後,以另一種風貌呈現給大眾。(蘇恆毅)
12月
18
2019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
長久以來臺灣京劇人才青黃不接,本以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沒料到近十多年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湧現出一波波優秀的後浪,而前浪們也溫柔地為後浪推波助瀾,期待前浪、後浪共同為臺灣的京劇之海激發出更多的浪潮。
11月
13
2024
當傳習藝生多半亦有歌仔戲、客家戲演員身份,也顯現出在現今戲曲環境下,北管藝師無法以北管演出作為全職之問題,那麼未來北管戲傳習計畫是否成為僅是一門演員訓練課程?
11月
13
2024
今次為第八屆,筆者在同一場次中,觀賞了慶美園亂彈劇團新秀張雅涵主演的《洛花河》暨正明龍歌劇團新秀張燕玲主演的《韓信設窖安軍心》兩齣折子戲。
11月
12
2024
本劇可見劇團在親子劇的用心之處,以臺灣地景為故事地、融合原漢兩族的神話故事,音樂曲調以輕快帶有童謠的趣味讓聽覺性相當悅耳動聽,主演的口白方面也充分表現各個角色的特質差異
11月
11
2024
發自庶民性的市場空間表演雖未必不好,還原來自民眾純然的欣賞習慣也有道理,但總期盼能朝向精緻度更顯著的面向提升。就演出內容而言,除了延續過往擅長的《白馬風雲傳》系列連本戲之外,建議劇團應可大膽創作新的故事劇本,嘗試新的表演模式
11月
11
2024
在一個結合異國史詩、舞蹈和新馬戲的舞台上,短短的四十分鐘演出,許多元素如東南亞舞蹈特有尖頂頭飾、面具,柬埔寨的木琴、皮鼓,以及各種高難度的馬戲特技,帶給觀眾許多新奇的感受。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