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三十年《紀念創辦人歐亞巡迴音樂會》
9月
14
2023
紀念創辦人歐亞巡迴音樂會(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提供/攝影王冠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62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亞洲青年管弦樂團時隔三年,終於又展開巡迴了!一進到音樂廳,自團員們開始前在台上的練習,每個樂器輪流不停歇地演練著當晚曲目最困難的片段,便能輕易感受到專屬年輕樂團的熱情。三首音樂會曲目《露斯蘭與魯蜜拉》序曲、《火鳥》組曲、馬勒《第四號交響曲》也皆是能讓青年樂團嶄露頭角的選擇。 

亞洲青年管弦樂團的音色相當直接、清新,對於音符間的細節也能很精準的表達,可以明顯感受到排練相當到位,如單簧管等木管獨奏樂器也有相當亮眼的表現。然而在容易「狂飆」的《露斯蘭與魯蜜拉》序曲中,指揮約瑟・巴蒂斯安(Joseph Bastian )卻展現異常的冰冷,音樂處理選以冷靜取代了了令人血脈噴張的興奮感,筆者個人感受上覺得甚為可惜,畢竟台上的音樂家呈現的是一種「明明可有所為卻又刻意不為」的遺憾,音樂少了驅動力,全曲就如同開車僅放D檔前進,卻刻意不踩油門的感受。 

《火鳥》組曲對於青年樂團而言,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每個聲部皆有困難的片段,除了精準的演奏之外,是否能夠協力組合成一幅完整的畫面而不零碎,成為筆者未聽之前最好奇之處。亞洲青年管弦樂團演奏上各聲部整體的起音(articulation)都有不錯的表現,木管聲部的獨奏也相當到位。弦樂整體呈現了相當漂亮的音色但略顯變化不足。以音樂處理而言,指揮巴斯蒂安如同前曲,幾乎不讓樂團多做表情,就氣氛營造上,幾乎僅只倚靠作曲家所設計的管弦樂法,雖然史特拉汶斯基的作品本身已經很豐富了,與筆者心中的理想演奏相比,整體完整性很強,卻還是缺了幾分魔法感,但這份冷靜維持到終曲時,卻也讓樂團可以免去演出火鳥時經常發生的俗氣感,恰如其分演奏出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收尾。 

下半場的馬勒《第四號交響曲》,巴斯蒂安的運用了明顯的速度變化來替作品開頭,很可惜樂團對於指揮詮釋的理解還無法通透自然地表現,速度換得有些笨拙,直到相同樂段反覆時,筆者才可稍微理解指揮的用意,但所呈現出來的結果仍未能高明地表現。在第一樂章中,樂團首席的獨奏片段,展現了近乎小提琴獨奏家的音樂張力,非常亮眼。而中提琴聲部完全發揮所演奏出的濃郁音色,也相當令人印象深刻。而幾處獨挑大樑的法國號獨奏,也同樣地引人入勝,在動與靜之間,將聽眾帶入了第二樂章。而詼諧曲風格的第二樂章,樂團的集中度難以維持至每個細節,在全曲之中是相對可惜的部分。第三樂章在馬勒指示「寧靜充滿」的慢板,巴斯蒂安運用了格外的慢速來處理,就策略上,聽眾不可能不專注聆聽,但這也如同一步險棋,演奏上難度也同步加倍提升。

亞洲青年管弦樂團的演奏就技術上而言,是穩穩地達陣,氣氛也相當成功,但音樂缺乏了一點流動性,演奏上的小瑕疵,也在極慢與極靜之下被放大,雖然張力因著被音樂的無限拉扯而顯得後續有點疲乏,然而其中還是有幾處能感動人的片段。第四樂章女高音托依舍雖然是站在樂團後方演唱,但卻透過德文的子音,對於樂團的速度間接形成良好的控制與引導,讓每一句旋律與合聲的時機點都出現地恰到好處,這樣美好的氣氛維持到了全曲結尾,最後的低音與豎琴的泛音,使音樂的平靜與純真得以如一絲青煙,飄浮到音樂廳的最頂端為全曲收尾。而安可曲所呈現馬勒的呂克特之歌選曲「你若鍾情美貌」,樂團在女高音所唱的詩詞一句句之間,都注入滿滿的音樂與全開的演奏,也為七夕夜晚來聽音樂會的聽眾送上馬勒式的浪漫溫暖。 

亞洲青年管弦樂團是一個成軍三十餘年的青年音樂家教育計畫,是亞洲音樂學子最重要的暑期盛事之一,亞青經過密集的排練後,於全世界演出十二場,團員中除了日、韓與中國外,也越來越多東南亞面孔獲選,今年也是亞青第一次錄取了來自烏茲別克的學員。令筆者驚奇的是今年巡迴的九十五位團員中,台灣就佔了1/3的學員,在亞青音樂會尾聲,介紹成員家鄉時,這無疑是展現台灣軟實力的機會,尤其團員中的單簧管、巴松管等聲部首席在音樂會中也有極度優秀的表現。當然,能同席台灣較不熟悉的越南、菲律賓等優秀音樂家時,相信台灣學子也必定有豐富的收穫與借鏡。音樂會的尾聲,樂團以無指揮的方式,演奏了艾爾加《謎語變奏曲》當中的〈獵人〉,以紀念這三十多年來的靈魂人物—指揮家龐信。筆者認為,要做一個偉大的計劃固然困難,但能維持三十年,並且持續薪火相傳,在今天更能凸顯其中每一位參與者與出力者的不容易。 

《紀念創辦人歐亞巡迴音樂會》

演出|亞洲青年管弦樂團
時間|2023/08/22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