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與歌劇隔空交映《魔笛》
4月
04
2012
魔笛(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39次瀏覽
黃香

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 的作品《希茲威˙班西死了》(Sizwe Banzi Is Dead) 、《何以如是》(Warum Warum)分別於2008年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2009年在北藝大演藝廳演出;前者由雙人搭檔,後者是獨角戲,兩折戲皆屬小編制,舞台設計也都樸素簡約。今年(2012)的台灣國際藝術節,第三度呈現布魯克劇作,他退休前最新改編作品——莫札特歌劇《魔笛》,同樣是由其一手創辦的巴黎北方劇院(Théâtre des Bouffes du Nord)製作演出。《魔笛》的九位歌者/演員在可以容納一千五百多人的國家劇院既唱又演,雖然舞台與編制都擴大許多,但是布魯克依然維持一貫的低限風格,堅持以表演為中心的劇場實踐。

布魯克針對2000年版《哈姆雷特》的全新製作曾說道:「找出純粹的中心意旨……這種核心的、悲劇的、強大的相互關係,無有任何外在裝飾,直接與當代對話。」 這段話或可視為他改編經典的創作核心。然而布魯克又有但書:「我絕非存心要簡化刪節,我只是聽從直覺,順其自然,讓時間發揮作用。時間就是這股無情、腐蝕的力量。但是你心知肚明,緊依著時間,它自然會引領你趨向純粹精髓。」以這個觀點切入,布魯克將原長超過三個小時的《魔笛》,濃縮成九十分鐘的戲,去蕪存菁,直指原劇中心意旨:愛、精神啓蒙與試煉。在排演過程中,布魯克逐漸摒除假山、金字塔等具體場景,終究打造出媒體與劇評口中所謂「輕快歡騰」、「遊戲三昧」的當代新歌劇。

布魯克精修的改編版,戲劇學者耿一偉形容為「瘦身版的魔笛」。從場面調度/舞台設計來看,倒像是「虛擬版魔笛」,因為舞台上幾乎沒有大型場景,除了幾塊布、少數小道具,只有許多粗細不一、功能多變的竹竿,可隨時以手動的方式,映照劇中人的所在或心境,幻化為森林、荒野、荊棘、監牢、殿堂、樑柱、十字架……甚至搖身一變,化作捕鳥人帕帕吉諾假意要上吊時的樹,引人會心一笑。劇末,當魔術師把聖殿樑柱搗毀,竹竿落地的聲響與動態,交疊成整齣戲中最令人震懾的一幕。劇場始終是關於動作,關於聲音,一切都無法複製,稍縱即逝,當下具足。

從音樂內涵而論,「藝術歌曲版魔笛」差可比擬。全劇不用編制龐大的管弦樂團,只以鋼琴獨奏伴唱,青年歌劇演員唱得輕盈而清淡,完全顛覆觀眾印象中喜歌劇/莊嚴劇參半的「古典魔笛」。持平而論,這樣的捨與棄可能讓不少觀者無所適從,因為管絃磅礡、花腔華麗早已深植人心。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演唱者不必和整個管弦樂團抗衡,也無須擔心被樂團巨聲壓制,只要專注於演繹感情,這樣「小而美」的改造,頗能體現當代簡約精神。

我有個大膽的類比,布魯克的「一支魔笛」(A Magic Flute) 其實是「戲曲版魔笛」。錯落有致的竹竿猶如變化萬端的一桌二椅,兩位魔術師彷彿執行場景變換的檢場,帕帕吉諾就是插科打諢的小丑,最重要的主角自然不可少:小生(塔米諾)與小旦(帕蜜娜)的愛情。如此一來,生旦丑行當齊全,齊聚一堂,演出通俗生動的「三小戲」。

布魯克的戲劇極端簡化外在、具象的舞台裝置,回歸戲劇本質──口白/肢體,展現原始純粹的戲劇張力,演員發揮最大的想像空間,激發觀眾的無限想像。他跳脫寫實舞台的障礙,回歸以表演為中心的美學,直可媲美小津的電影美學,超越語言/表演的迷思,回歸電影的本質──影像。兩位大師穿透外在、直指核心的洞見,並無二致。

彼得.布魯克的「一支魔笛」一棒敲落,點化出東西方戲劇隔空交映之美。然而,回過頭來審視兩岸新編戲曲走過的坎坷顛簸,這一路行來,有多少華而不實、只是為了新而新的作品。我不禁有個大哉問:當西方改編歌劇趨向簡約、寫意、虛擬,以虛代實,許多新編戲曲卻背道而馳,走向繁複、寫實、具體,以實代虛,還有比這更弔詭的流變嗎?

《魔笛》

演出|巴黎北方劇院
時間|2012/03/10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對話全面被刪除,本該取而代之的說書人,又忙於自創副業的雙面落空下,李増銘飾演的捕鳥人反而更像是個說書人,不但唱作俱佳,簡直還帶動唱,引領觀眾上台參與猜謎,算是相當符合莫札特時代,演出此角色的多重娛樂大眾角色。(王寶祥)
4月
25
2018
彼得.布魯克在這樣精簡的設計中一直在追求一種統一的調性,但這種調性卻又和原著必須有所關連。捕鳥人帕帕吉諾(Papageno)所持的魔鈴變成了三角鐵就是最好的證據之一,既然魔笛是這個劇的重點之一,甚至整齣劇就以此為命名,那麼就讓所有的物件都以魔笛外型的基本架構作為出發點吧!(李宜鴻)
3月
16
2012
當最後魔笛不見時,觀眾其實都知道是被演員順手藏起來,但還是願意跟著演員的眼神,相信它是在空氣中消失了。布魯克展現了劇場可以和觀眾共構魔法的能力。然而,迷人的是劇場手法,而不是手法所展現的那個後面的真實世界。(鴻鴻)
3月
11
2012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