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遠距戰爭,如夢幻泡影?《迷幻戰境》
3月
30
2015
迷幻戰境(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3次瀏覽
白斐嵐(專案評論人)

自有人類歷史以來,戰爭始終是亙古不變的藝術主題,人們不斷以詩歌、繪畫碰觸這令人不解的人性謎題。戰爭的殘酷本質儘管如一,戰爭的形式、人類與戰爭的關係,卻隨著「文明」發展、歷史演進,而出現各種不同的樣貌。遠古時期,鄰近部族的零星戰役,是保家衛國之必須,自然也成了摻雜著神話與史實的英雄史詩;到了二十世紀初期,規模空前絕後、將全歐洲甚至是全北半球都捲入的一戰與二戰,讓戰爭來到每個人家門前,無論陷於戰地否,所有人的生活都籠罩在戰爭下,成了戰爭的一部分,因而出現更多以小人物為敘事觀點的故事主題;甚或,毀滅規模超越人類想像的二戰,讓達達主義、虛無主義、存在主義隨之興起,質疑了人性與生命存在的意義。冷戰過後的人類世界似乎收斂許多,但與西方資本對抗的恐怖攻擊如影隨形,美國在他人國土出兵、直接介入他國戰役的越戰、中東戰爭等,都讓當代創作者越來越以批判觀點看待現今社會與戰爭的關係。在這戰火尚未止息的二十一世紀,由丹麥劇團Hotel Pro Forma創作的多媒體音樂劇場(或說是前衛歌劇)《迷幻戰境》,倒是從另一角度鋪陳當今戰爭介於真實與虛幻的存在,與你我生命又遠又近的距離。

將較於英文劇名《War Sum Up:Music. Manga. Machine》(戰爭的總和:音樂.漫畫.機器)直接以形式點題,中文翻譯《迷幻戰境》倒是先行傳達了劇中勾勒的戰爭形象:煙霧繚繞的戰地,意識恍惚的夢境。「戰境」,於是成了戰地與夢境的疊影。無論是聖歌美聲吟唱跨界當代冷調電音的聲音,或是幾何線條蔓延,拼貼日本動畫圖像,偶有片刻實景穿插的視覺,都以堆疊的層次感模糊了任何主線進行之可能,藉由一種迷離幻影的誘人姿態,譜出劇中一幅戰爭之意象詩。

但在聲音與畫面的繚繞堆疊間,這首意象詩卻不只是戰爭的美化而已。在唯美昇華的視覺聽覺沉浸中,更加突顯了戰爭的空洞殘酷。全長八十分鐘的《迷幻戰境》,無敘事、無情節、無角色,只約略分成四個段落:黃衣女子、士兵、戰士、間諜,加上身兼平民身分的歌隊。歌者/演員由拉脫維亞廣播合唱團擔綱,吟唱出一段段擷取自日本能劇並重新譜曲的歌詞。在這看似時空停滯,輪迴於層層薄膜,襯著泛音環繞的舞台上,卻有某些時刻閃過,得以一瞥創作者置入的零碎戰爭樣貌。如投影幕分別在「士兵(Soldier)」與「戰士(Warrior)」段落浮現這兩個字詞之解釋與延伸聯想。明明都是參與戰事、深入前線的人員,但劇中卻將「士兵」與PTSD、夢魘、創傷等症狀相聯(也令人聯想到美軍在越戰、伊拉克戰事退役後「為何而戰」的心理茫然),而「戰士」則與革命、恐怖分子、訓練等形象相聯(像是另一種東方式「為信念而戰」的執著)。這兩種身分互為表裡,彷彿成了Hotel Pro Forma對於戰爭的註腳。上戰場的人們總覺得自己懷抱偉大不可動搖的信念,但到頭來就算戰爭結束了,依然得一輩子與心中的創傷夢魘糾纏。曾經以為真實的信念,最後卻變得空洞無比;而看似虛幻的心理陰影,卻將真實相伴。就像劇中所有的人物,他們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形象,沒有角色故事,沒有語言行動。他們詠嘆著過去劇作家已寫好的文字,聲音消失在彼此堆疊的合聲中,身影鑲嵌在層層投影的畫面中,充其量只是舞台上的工具,擺著導演設定好的動作姿態,跟著投影變化,有時剪影、有時人形,有時前景、有時背景。他們只有在視覺幻象中,才擁有自己的存在;但即使在這畫面中,他們也並不真正存在著。

在去敘事、去情節、去角色的戰境中,人性也跟著被抹去,成為舞台上呈現唯美幻景的工具。在這裡,導演克絲汀.迪霍姆(Kirsten Dehlholm)極力避免對任何一場戰事的明確指涉,片刻閃現的畫面實景如無人偵測機、既像廢棄戰地醫院又像轟炸過後的廢墟空景、局部特寫的屍體,又或是令人聯想為轟炸機空拍圖的投影線條質地,在這些背景被挪除的戰爭象徵之間,台上演員/歌者卻反覆唱著「如夢幻泡影」,似乎不斷詢問著,究竟是我們衷心希望戰爭不是真的,還是戰爭的本質超越了我們的日常經驗,創傷太過深刻,反而不像真的?又或者是,在這媒體傳播讓世界不再受時空侷限的今天,戰爭可以由無人機飛行員於千里外的遠方「遙控」完成,在電視新聞中向全球播送。我們不在戰地,我們卻也在戰地,就連真實倒下的屍體,都像是電玩、電影一般「如夢幻泡影」。

就像每個曾恍惚在戰爭本質中的我們,總會有那麼一刻得以瞥見戰爭如何荒謬地翻轉了過往認知,《迷幻戰境》最後一幕就是這樣一個瞬間。布幕上出現的巨大戰車黑影,隨著燈光轉換,竟不再是電腦投影,而是舞台一隅小小幾片板子、椅子架起後所投射的光影──而他們甚至一直在那裡。虛幻投影的實景,或是真實投射的幻影,孰真孰假,再也分不清。也在此刻,我們才真正看清誰說《迷幻戰境》沒有角色,戰爭就是這齣戲唯一的主角,化身成黃衣女子、平民、士兵、戰士、間諜五種形象現身,以迷幻唯美之障眼法藏匿自身殘酷,最後一架都是假象,一切都是make believe。所有感官浸淫過程中,無法用理性或感性參透的一言難盡,或是最後一刻翻轉的震撼結局,也許正是21世紀遠距戰事最真實的樣貌。

註釋

1、本場次因技術問題,開演十五分鐘後中斷,後又重新演出

《迷幻戰境》

演出|Hotel Pro Forma劇團
時間|2015/03/21 19:30【註1】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歌詞內容是殘酷、掙扎、憤恨的情感中,而演唱的角色卻是如此面無表情、冷靜、如同塑像一樣不動。我認為這詮釋了導演的戲劇張力的功力。當內心激昂不已,而外在卻紋風不動,其中所帶來的諷刺更容易讓人注意到其不一致的差異性。(郭靜美)
3月
26
2015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