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梆子河南味兒,臺灣豫劇臺灣味《楊金花》
12月
05
2013
楊金花(台灣豫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52次瀏覽
張啟豐(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臺灣豫劇團

正戲未上演,觀眾隨著投影,一一回顧臺灣豫劇團在這塊土地落地扎根的過程。六十年一甲子,讓河南梆子臺灣化了,裡裡外外。這一場演出不啻是見證儀式--在全場眾目睽睽注視下的薪傳見證:王海玲的楊金花由蕭揚玲來演。

西羌進犯,楊宗保受圍,朝廷校場選戎,領兵西征。楊金花在楊門之中輩分最晚、年紀最小,為了營救父帥,不惜違抗佘太君禁令,女扮男裝出了天波府,改名宋朝臣,在校場中擊敗狄家父子,奪得帥印。帥印拿到了,麻煩也跟著來,小女生不知如何是好,在校場上使計脫身,直奔家中,並把帥印藏到花園金魚池中--虧她想的到!寇準與包拯循線到楊府,覓印尋帥,見到老太君,寇準半使計半試探,在太君面前技巧地揭開主帥身分。當楊金花被叫到曾祖母跟前,看到寇準包拯,活脫脫就是個知道自己闖禍的小女孩,手足無措地躲在曾祖母後面,儘想開溜。最後金花勇接帥印,領兵西征,果然英武平定西羌,解救父帥之危,奏凱還朝。謝幕最後,臺上臺下在「薪火永傳」巨大布幅下,激動熱烈地迎出了王海玲、朱海珊!是薪傳了。

這一場演出,蕭揚玲是重點,王海玲是亮點。蕭揚玲自言武戲非其所擅,但是仍硬咬著牙扛起這塊薪傳招牌,與劇中楊金花硬是了得地在校場比試中奪下帥印或乃異曲同工。蕭揚玲音質清越透亮,音準穩定,動能飽滿,閃爍著鑽石般璀璨光芒,十多年來始終維持相當良好的水準,放眼臺灣同輩戲曲演員,絕對名列前茅,這是她的舞臺優勢。儘管其不擅武戲,但是場上舞劍、走邊、紮靠出手……等,都穩紮穩打,一一展現,尤其第八場「平定西羌」的繁重表現一氣呵成,演出零失誤。綜觀全劇,不論是楊金花的俏皮可愛,宋朝臣的年少英豪,闖禍之後的心驚膽怕,接帥印後的捨我其誰,平定西羌的巾幗英雄,都能夠鮮明塑造入物形象,且有一貫的詮釋,可見這一塊招牌是扛得起的!

王海玲音質柔厚瀏亮,深含底蘊,且富含內勁,全面散發珠玉般溫潤光澤;聲情詮釋不作第二人想。朱海珊嗓音外華中實,高音處如鵬摶直上、御風九霄,愈顯光彩。兩人演唱時都能因應腔調特色,下甩而上揚,頓挫之間彈性十足,特別是第六場「覓印尋帥」,彼此眼神情態拋接默契十足,唱演雙美,戲味具現。當寇準問到天波府可有兒男?引得太君「心情惆悵,點點往事湧上心房」,王海玲這一段演唱,將佘太君內心糾結複雜、哀愴淒涼的情緒表達無遺。之後太君「招討帥印,我接在手…喜的老身,我淚雙流」,唱演情真意摯,激動情緒溢於言表;最後唱及「小金花接帥印校場點將」的「將」字,腔韻特殊,行腔悠悠忽忽懸而未下,演唱則含而不放,以旋律連接上述複雜的心情;下場前身子一頓、悠悠嘆了口氣,更將佘太君內在情緒,以具象的肢體表現做了完整呈現。這一場演出再加上略嫌莽撞的包拯,和闖禍心驚但最後勇接帥印的楊金花,表演各有特色,且能順著戲脈融溶為一,實在是全劇最令人欣賞與激賞的一場。

聽罷全劇,主要演員唯王海玲、朱海珊所唱有明顯的河南味兒(或河南梆子味兒),也只有她們二位能將河南話的語言旋律與勁頭,完全表現在腔調演唱之中,這是全場演出最為受用之處。至於蕭揚玲的演唱,就音樂旋律、速度、節奏乃至音準,都中節合度,但就是少了那股味兒--屬於河南話的味兒;然而,這是毋庸強求的,而且是落地扎根之後必然產生的現象,對此反而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新一代的臺灣豫劇特色。時代一去不復返,時代更要往前走,如何了解自身實力與特色,並發揚強化之,才是積極的面向。

楊金花在這一場戰役中已經圓滿達成任務,順利解了父帥受困之危,可以安心地換下戎裝;臺灣豫劇團在楊金花時期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也應該另闢新天地。該是為蕭揚玲量身設戲,打造臺灣豫劇新風華的時候了。

《楊金花》

演出|
時間|2013/11/29 19:30
地點|臺北市城市舞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陳錫煌掌中劇團致力於古典戲齣的傳承,所培育的青年演師與樂師組成漸形完整,前、後場演出表現亦可圈可點,唯若能於團員穩定的基礎上,增添主演唱曲功力的提升,則於傳統布袋戲的完整度來說,更是無懈可擊!
2月
20
2025
再現是傳承的第一步,重塑則是在傳承的基礎上修正與添加,劇情的重塑可以去蕪存菁,而演員的詮釋與重塑則賦予角色擁有不同生命,《馬賢伏龍》作為許亞芬歌子戲劇坊創團戲系列作品,重新再演是保留也是傳承,但也期待看到更進一步地進行經典的重塑
2月
09
2025
《一代神鑄歐冶子》在舞臺表現與議題選擇上頗有亮點,特別是以傳統戲曲探討當代議題,展現出值得讚許的企圖心。可惜對老年照護這熱門主題,仍停留於融入情節層次,未能更深入挖掘其複雜性與情感深度,不得不說是有些遺憾。
1月
28
2025
此次《三個人兒兩盞燈》重製,即便主題不再像當初吸睛,但在兩組演員的精彩演繹下,故事中流淌的細膩情感依舊如涓涓細流般緩緩流入現代觀眾的心靈中。
1月
28
2025
野草製作的《再生緣.鏡花水仙》將兩個女性角色結合,加上多元性別的議題,讓舊時代的靈魂得以與現代相遇,雖然整體而言有創作概念重於戲劇結構的意味,但也重新賦予一齣老戲新的生命
1月
23
2025
《雙龍比武》貌似大武戲,卻乘著岳飛之名,自其身後延展家族裡事。無獨有偶,亂世背景自然勾勒出岳飛後人的復仇黑暗路,忠、孝、禮、法互斥之下,反映著倫理價值、法律和權威彼此競合的動態世局;復加虛實交錯、立場各異的角色群像讓戲劇性更強烈。
1月
23
2025
用新編戲成立的條件去審視,《一代神鑄歐冶子》取材元素豐富,包含技藝/人性、世代間的落差/傳承、長者的生命意義/自我接納以及老年照護。然而多數元素只是點到為止,像是技藝相關內容多由唱唸帶過。
1月
09
2025
《追香記》的結構設定本非大開大闔的磅礡氣勢,也沒有刻意營造的詭譎瑰麗,卻像是平實而溫馨的生活小品,淡淡的訴說著一齣浪漫歡欣的愛情喜劇。
12月
31
2024
近年來,越來越多新編作品開始從史書中挖掘題材,風格逐漸向歷史劇靠攏。《仁劍.開鋒》便是在戲說的「鍘美案」基礎上,強化歷史背景,聚焦於君臣,把原本的負心案件,轉變為一齣探討君王如何面對私情與公理衝突的君臣戲。
12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