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梆子河南味兒,臺灣豫劇臺灣味《楊金花》
Dec
05
2013
楊金花(台灣豫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09次瀏覽
張啟豐(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臺灣豫劇團

正戲未上演,觀眾隨著投影,一一回顧臺灣豫劇團在這塊土地落地扎根的過程。六十年一甲子,讓河南梆子臺灣化了,裡裡外外。這一場演出不啻是見證儀式--在全場眾目睽睽注視下的薪傳見證:王海玲的楊金花由蕭揚玲來演。

西羌進犯,楊宗保受圍,朝廷校場選戎,領兵西征。楊金花在楊門之中輩分最晚、年紀最小,為了營救父帥,不惜違抗佘太君禁令,女扮男裝出了天波府,改名宋朝臣,在校場中擊敗狄家父子,奪得帥印。帥印拿到了,麻煩也跟著來,小女生不知如何是好,在校場上使計脫身,直奔家中,並把帥印藏到花園金魚池中--虧她想的到!寇準與包拯循線到楊府,覓印尋帥,見到老太君,寇準半使計半試探,在太君面前技巧地揭開主帥身分。當楊金花被叫到曾祖母跟前,看到寇準包拯,活脫脫就是個知道自己闖禍的小女孩,手足無措地躲在曾祖母後面,儘想開溜。最後金花勇接帥印,領兵西征,果然英武平定西羌,解救父帥之危,奏凱還朝。謝幕最後,臺上臺下在「薪火永傳」巨大布幅下,激動熱烈地迎出了王海玲、朱海珊!是薪傳了。

這一場演出,蕭揚玲是重點,王海玲是亮點。蕭揚玲自言武戲非其所擅,但是仍硬咬著牙扛起這塊薪傳招牌,與劇中楊金花硬是了得地在校場比試中奪下帥印或乃異曲同工。蕭揚玲音質清越透亮,音準穩定,動能飽滿,閃爍著鑽石般璀璨光芒,十多年來始終維持相當良好的水準,放眼臺灣同輩戲曲演員,絕對名列前茅,這是她的舞臺優勢。儘管其不擅武戲,但是場上舞劍、走邊、紮靠出手……等,都穩紮穩打,一一展現,尤其第八場「平定西羌」的繁重表現一氣呵成,演出零失誤。綜觀全劇,不論是楊金花的俏皮可愛,宋朝臣的年少英豪,闖禍之後的心驚膽怕,接帥印後的捨我其誰,平定西羌的巾幗英雄,都能夠鮮明塑造入物形象,且有一貫的詮釋,可見這一塊招牌是扛得起的!

王海玲音質柔厚瀏亮,深含底蘊,且富含內勁,全面散發珠玉般溫潤光澤;聲情詮釋不作第二人想。朱海珊嗓音外華中實,高音處如鵬摶直上、御風九霄,愈顯光彩。兩人演唱時都能因應腔調特色,下甩而上揚,頓挫之間彈性十足,特別是第六場「覓印尋帥」,彼此眼神情態拋接默契十足,唱演雙美,戲味具現。當寇準問到天波府可有兒男?引得太君「心情惆悵,點點往事湧上心房」,王海玲這一段演唱,將佘太君內心糾結複雜、哀愴淒涼的情緒表達無遺。之後太君「招討帥印,我接在手…喜的老身,我淚雙流」,唱演情真意摯,激動情緒溢於言表;最後唱及「小金花接帥印校場點將」的「將」字,腔韻特殊,行腔悠悠忽忽懸而未下,演唱則含而不放,以旋律連接上述複雜的心情;下場前身子一頓、悠悠嘆了口氣,更將佘太君內在情緒,以具象的肢體表現做了完整呈現。這一場演出再加上略嫌莽撞的包拯,和闖禍心驚但最後勇接帥印的楊金花,表演各有特色,且能順著戲脈融溶為一,實在是全劇最令人欣賞與激賞的一場。

聽罷全劇,主要演員唯王海玲、朱海珊所唱有明顯的河南味兒(或河南梆子味兒),也只有她們二位能將河南話的語言旋律與勁頭,完全表現在腔調演唱之中,這是全場演出最為受用之處。至於蕭揚玲的演唱,就音樂旋律、速度、節奏乃至音準,都中節合度,但就是少了那股味兒--屬於河南話的味兒;然而,這是毋庸強求的,而且是落地扎根之後必然產生的現象,對此反而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新一代的臺灣豫劇特色。時代一去不復返,時代更要往前走,如何了解自身實力與特色,並發揚強化之,才是積極的面向。

楊金花在這一場戰役中已經圓滿達成任務,順利解了父帥受困之危,可以安心地換下戎裝;臺灣豫劇團在楊金花時期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也應該另闢新天地。該是為蕭揚玲量身設戲,打造臺灣豫劇新風華的時候了。

《楊金花》

演出|
時間|2013/11/29 19:30
地點|臺北市城市舞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新穎劇團如何走向當代?如何打造獨樹一幟風格?沉浸於民戲的演出形式進入高度美學化的現代劇場該如何拿捏?都是該團必須面對之挑戰。因此《湘江夢》作為該團進入現代劇場第二齣劇作,企圖嘗試回應疑問,展現潛力,開創特色。
Oct
21
2024
一個十八分鐘的故事,經過四次輪迴,劇情的順序被打亂,又長出了更多的參差,在觀眾情緒隨劇情熟練的反覆之下,表現形式得到發揮。
Oct
18
2024
需要解方的「瘟疫」則可被解讀為五〇年代與九〇年代藝文工作者共同面對的「死亡威脅」——戲劇透過瘟疫的隱喻,向觀眾提出了一個系譜學式的問題:五〇年代「改良」歌仔戲、九〇年代(小)劇場,以及今日所面對的「瘟疫」分別是什麼?
Oct
18
2024
既無語言,又是簡單「英雄救美」奇俠劇情,《源.緣》除了舞台空間調度精彩,最核心的表演內涵是什麼?與《巧遇姻緣》相同,就在掌上功夫——操偶技藝。
Oct
17
2024
光影變化不但營造出撲朔迷離的陰間之路,為兩尊戲偶射出前方路徑以及沿路遭遇的瞬息萬面,也隨著光束並無形體的介質特性,讓戲偶不受實體空間之框架所限。如此一來,既解放戲偶,使其在空間中享有更大自由,同時又始終有所支撐與憑藉。
Oct
16
2024
戲文在歌仔戲既有套路中擴大結構,修改原本上而下、男性主體的固定秩序,將其退為遠景,聚焦在劇中角色如何追尋愛情,將角色歷程融入傳統橋段,歌仔戲的世界觀因而擴張,擁有個人存在之地。選擇風花雪月為題不等於馴服,而是召喚共鳴的策略,以此呼應常民美感經驗。
Oct
16
2024
劇情仍回到以生旦相戀為核心的框架中,玫瑰少年的議題似乎僅成為這段奇情戀中的一抹點綴色,不免覺得有些可惜。
Oct
15
2024
《西遊問佛》想做的,或許是想用哲理反思的主題製作偶戲,卻在實驗為前提的狀態下,尚未思考這樣的劇本應用在偶戲上可能需要有更大的調整與配合,否則就算是透過字幕機如實地掃過劇本內容,觀眾也無心欣賞演出。
Oct
11
2024
整體而言,《憑什麼管偶》做為親子劇無論是主題,或是物件意象與聲音媒材的實驗上,都是成功的,不僅用活潑的方式帶出社會觀察的教育意義
Oct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