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劇場口述「口述史」──《女子戲.流轉歲月》
4月
12
2023
女子戲.流轉歲月(影響.新劇場提供/攝影林峻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48次瀏覽

文 白斐嵐(2023駐站評論人) 

如果流行歌曲與傳唱民謠,代表著一種集體大眾史,補足正史的缺憾,那麼從《苦海女神龍》、《孤女的願望》到更早年代的閨怨歌,「女性故事」不能說不存在大眾的視野中。然這些心聲多只能藉男性創作者之手,已叫人無奈,歌曲情境更是常被史學家以「政治隱喻」加以解讀,視其為壓抑年代對時局困境的隱晦回應,更讓人感嘆這真是對女性生命經驗的二次架空。也因此,當在《女子戲-流轉歲月》中響起這兩首熟悉旋律,陪襯劇中跨世代、跨時代的女子的生命經歷,格外令人動容。女性在此,不再只是服務他者的象徵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會痛會哭,甚至還可無限延展定義(如劇中演員甚至納入男性)的個體與集體。

女性的「主體」究竟從何開始?戲甫開場,便見演員排排坐,分享非常「身體」的「性(別)」經驗:早期用衛生紙塞著還要擔心外漏的衛生棉、跌倒後處女膜破裂止不住流血、開始長毛的腋下與陰部、逐漸隆起的胸部。西蒙波娃曾說過:「女性不是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然而卻是這些青春期之後的性徵與身體變化,扎扎實實形成某種既個人又集體、既私密又心照不宣的女性經歷。影響.新劇場《女子戲-流轉歲月》,取材自台灣歷史博物館十二年田調與「臺灣女性生命史應用及演繹計畫」,在林林總總的女性故事之中,特別選擇把過往避而不談的身體變化搬上檯面,以此切入作品核心,自有其非常「真實」且「體感」的意義。

《女子戲-流轉歲月》的二十位演員,年紀自28歲至75歲不等,有專業表演者也有素人,帶著自己的人生歷練站上舞台。劇中沒有明確角色與情節,而讓演員以自述形式,帶入各種小故事。要將零碎訊息集結,收納為兩小時左右的敘事結構,可見編導呂毅新時時展現巧思。特別是幾次在女性身體經驗與國族歷史、社會結構之間的切換,充分表現出女性身分於內於外,既是生理、更具社會建構之意。比如當女人分享起各種光怪陸離、簡直獵奇的生產經歷(好比男人聚在一起聊當兵),順勢切入代代相傳的生產禁忌,與政府不斷「與時俱進」的生育政策,也影射了社會/國家如何基於自身需求,自習俗與政令雙管齊下,讓女性身體成為工具,連帶徹底影響了女性的生命經歷。

又或如另一種集體經驗──自日本時代萌芽、國民政府遷台後推動義務教育的學校場景。體制威權對上青春少女的小小反叛,產生自帶荒謬的戲劇張力,但此段收尾卻話鋒一轉,讓孤立無援的女學生站在舞台一次,悠悠說出「他摸了我的屁股一下」,再次讓社會/國家之規訓塑型,回到女體的剝削,並連接到《苦海女神龍》配樂串起的色情產業情境。 

然而,與台史博合作的女性口述歷史調查計畫,既提供豐富創作素材,卻也成為另一種限制。正如標題所預示,台上在數位演員之間不斷丟接、快速轉換的故事情境,像是浮世繪、眾生相,除了前述集體經驗,還涵蓋婚姻、母親(自己的母親,以及自己作為母親),以及南洋慰安婦、加工廠、女性職場、政治犯與白色恐怖、拆遷抗爭等與台灣社會變遷息息相關的大小事件,甚至帶入更當代的性別議題。只不過,平鋪直敘、直接了當的敘事風格與故事串接,包山包海,一網打盡,也讓人偶有流水帳之感。相較於台史博口述歷史的文字記錄,精彩之處在於每位受訪者面對不同事件的心境流轉;一旦在舞台上刻意抹除角色的個性痕跡,徒留單一事件彼此串聯,有些時刻卻也不免失去其意義,只剩下「曾有這樣的事發生」而已。 

好比賣菜阿桑身兼乒乓球教練的斜槓人生,便因此顯得突兀,但又好似不甘捨棄(如此不平凡的經歷),而只能淡淡帶過,無從進一步施力。至於後段觸及的性別議題,企圖心十足卻更顯刻意,突如其來的價值觀宣洩與立場轉換都沒有原因,也與先前其他段落刻意保持距離的「觀點」有明顯差異。再加上全劇多仰賴台詞語言推進,甫以無實物表演呈現動作畫面,這些身體語言顯得收斂而節制,調性趨近一致,也因此讓各自獨特的故事,偶爾顯得平淡無奇,反倒不如上述提及的學校與生產兩段集錦那般有生命力,以單一情境帶出各自精采的個性,更能呼應舞台設計以「布」之意象變換的以簡馭繁。 

 平心而論,與其說《女子戲-流轉歲月》是齣完整而獨立的戲劇作品,個人倒認為它是龐大口述歷史計畫的其中一小環節,尋找另一種將口述歷史化為史料、再以劇場形式轉化史料的方式。也因此,創作過程或許是以「素材最大化」為目的,呈現散焦而非聚焦的關注視野。台上二十位演員的多元組成與彼此扮演,甚至突破生理女性限制。實際成效或許見仁見智,多語言的表現,某方面也反倒凸顯了缺席的族群;但來到劇末某一刻,失智老母親像是鍛鍊記憶般,背出一連串小時候學的諺語,各種對於「女性」的教導,從行為舉止到照顧身體,有合理有不合理,對我而言就像是《女子戲-流轉歲月》的總結──個人的生命經驗,集結成代代相傳的集體智慧/限制,成為一種超越理性的身體記憶(於是失憶了,還無法忘記),並遙遙與開場的青春期身體經驗反向呼應。 

 而女性,始終與之抗衡,時而以此為典,奮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女子戲.流轉歲月》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23/3/26 14: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作雖竭力鋪呈婦女史料,卻仍存癥點。呂毅新或因其兒童與青少年文學及劇場背景,使表演簡化與風格化。【16】觀眾組成似乎在地民眾與親友居多。可說,影響.新劇場之在地連結,將劇場作為關係美學之社會實踐,頗為成功。然透過大量口述材料堆砌,廣度有餘卻深度不足,未能於訪談或編創時更加思辨深掘。
4月
25
2023
尤其,編創試圖在兩小時內塞盡自日本時期以來至今,包含二戰、白色恐怖事件、「臺灣錢淹腳目」等各個臺灣的重大時期,這已然不易,還須顧及每一位演出者及其家族的歷史。這些探討確實有其重大意義,但是如此龐大的敘事,造成觀看上的混亂與疲乏。且也許是影響・新劇場與博物館長期合作的關係,所以對田野調查的結果、常民生命史信手捻來,因此在敘事上省略許多,對一般觀眾來說,似乎是個觀看門檻。因而,觀眾感動有之,困惑也有之。
4月
12
2023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