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故事作為史學方法:《女子戲.流轉歲月》的臺灣後殖民婦女史補闕
4月
25
2023
女子戲.流轉歲月(影響.新劇場提供/攝影林峻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20次瀏覽

文 江峰(專案評論人) 

戲劇作為新史學的方法 

何謂歷史? 

柯靈烏(R. G. Collingwood)曾言,歷史為過去本身與史學家對其思索的交融。其更是記載者心緒承映的今昔相談。史者筆下,透過歷史創造框架,再行評判。厥功甚偉的史家則著眼歷史之因,進而為時代提出去向綱領。【1】

《女子戲.流轉歲月》為影響.新劇場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合作之「臺灣女性生命史應用及演繹」計畫產物。兩年間,以論壇、口述史、紀錄劇場工作坊,梳纂百餘位二十八至百歲女性報導人及表演者的生命經驗,鋪編成臺灣當代的常民生命史眾相。此計畫用心可感且標的深遠,自女性生命汲出,充補正史的闕無聲影。 

歷史,終是研究時間中的人之科學。檢視歷史正典揀選之史料,在在揭櫫幽隱又堂皇的固舊價值。【2】搜呈非典史料之舉,形同反叛,遙應「新史學」對傳統史學的反動:網羅新材料、新領域、新課題,即女性現身。此外,興許是本作在其中扮演最殊要之角色,新工具:【3】口述史外,戲劇作為史學方法之可能。 

婦女史,還是性別史? 

女性主義歷史學家Joan Scott於其名作〈性別:歷史分析的有用分類〉(Gender: 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提出性別作為研究方法,書寫受壓迫者的故事。不論日常或學術場域,性別之指稱實頗模糊,甚至有篡奪女性主體位置之嫌。然而,Scott逆反此憾,提出不應將性別視為既定,而是問題,且更要識見背後,鑄造性別的社會與權力關係。【4】 

本作以《女子戲》破題,示現欲以女人作為歷史主體之決心。演出團隊中男性亦在敘事者的行列,是否喧賓奪主?本作究竟真切地以女性為核,或為喊著女子口號而販賣「性別」,終使女性喪失鎂光焦點?【5】換位思考,強調女性本位,是否亦將排拒非女性觀眾對其之興趣與理解,致使婦女史被邊緣化?【6】 

本作之口述史方法,強調「排除指標性人物,不定義典範與成就」。【7】此等策略可回應李貞德教授論述,在父權歷史中隱身的婦女,常僅由傑出女性代表現身。然其常被俘為人質,作為婦女未受壓迫之假證。【8】本作聚焦常民女性,講述其細瑣跌宕的生命經歷,以女性本位的核要觀點,再耀眼地鑲嵌性別的多元視域,及性別與其他社會分類間的錯綜關係。【9】 

後殖民口述史:體演故事與在旁共語 

口述史法,意即請受訪者說故事。邀請女性說自身故事,毋寧在回擊歷史洪流中掌握文字與詮釋的男性中心,因而極具政治性:【10】矯正社會不正義,更使聽者認同她們的故事。【11】再者,口述史之重要性在於憶述(remembering)之過程。交構講者、社群、大眾之記憶與生命,使其互為主體。【12】 

戲劇演出本身如使觀眾親炙訪談現場,在劇場中聽故事。「部落批判種族理論」(TribalCrit)著重殖民壓迫,深以說故事為要義。【13】分享故事之際,述者建立並與社群(community)連結,兩者互為唇齒。故事成就理論(theory)、作為資料,甚至是存在之法。聽者能聽見(hearing)、感受、理解並傳遞故事。法學中「說故事(storytelling)作為法學方法」之徑,【14】化為「演故事作為史學方法」,於劇場中成就共感。 

全戲講述女人的教育、生育、工作,亦有情慾、身體(胸部、月經)與性向等「私事」。纍纍私言,也攤放在大時代下:女人們共歷日治二戰、白色恐怖,見證臺灣顛簸的(後)殖民史。不論性別,齊聚講述與聆聽女人。如後殖民學者Trihn T. Min-ha所言:在性別與族裔的多元織網中,為免將她者貶為客體,人們之言非為(for)/關(about)她人,而是在旁共語(speaking nearby)。【15】 

深度的女性主義史學之可能? 

本作雖竭力鋪呈婦女史料,卻仍存癥點。呂毅新或因其兒童與青少年文學及劇場背景,使表演簡化與風格化。【16】觀眾組成似乎在地民眾與親友居多。可說,影響.新劇場之在地連結,將劇場作為關係美學之社會實踐,頗為成功。然透過大量口述材料堆砌,廣度有餘卻深度不足,未能於訪談或編創時更加思辨深掘。 

誠然,講述女性經驗便如將其知識傳遞。繼而透過書寫歷史,能撥開濛霧中未來可能之道。【17】然而既是以戲劇書寫歷史,不得不思忖材料是否必要與原因。在豐盈滿目的女性生命史拼布之上,又有著何種史者心念?【18】僅是忠實排展史料本身,似乎未達史學所期之學科精神。 

所謂歷史,須對過去提出建設性的理解。女性生命史之建構,已然可見前人足跡。【19】彷如舞臺設計垂空之色布拼貼,若無觀點收束,惜將逕自無盡延疊。期許,乘載婦女史之宏願,再添憑各流派女性主義之灼見,或能為臺灣史補填一抹暫闕之色。 


註解 

1、參閱愛德華.卡耳(Edward. H. Carr),江政寬譯,《何謂歷史》。 
2、參閱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 
3、參閱杜正勝,〈新史學之路──兼論臺灣五十年來的史學發展〉,《新史學》,13卷,2期,頁21-42。 
4、參閱Joan Scott, “Gender: 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1, no. 5 (1986): 1053-1075. 
5、在父權社會中,過度倡議女性權益通常會遭到抵抗。於是,女性主義實踐時而轉化為較為溫和的性別一詞,以爭取曝光或支持。 
6、參閱李貞德,〈傑出女性、性別與歷史研究──從克莉斯汀狄琵珊的故事說起〉,《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0期,頁19-26。 
7、節錄自節目單。 
8、意為,女性進入歷史門檻之高,必須擁有超出平凡男性許多的成就,才勉能納入歷史。參閱〈傑出女性、性別與歷史研究──從克莉斯汀狄琵珊的故事說起〉。 
9、參閱 “Gender: 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 
10、參閱江文瑜,劉仲冬編,〈口述史法〉,《質性研究》。 
11、參閱Shulamit Reinharz, 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2、參閱Lynn Abrams,汪正晟譯,〈兼為材料與研究主題的記憶:口述史的變遷〉,《口述歷史》,14期,頁317-347。 
13、七零年代發端之批判種族理論(Critical Race Theory),處理非裔美國人與白人的種族張力。承此,各族裔紛紛發展自身的批判種族理論。其中美洲原住民則發展了部落批判種族理論。 
14、批判種族理論與法學有其深厚淵源與交互影響。參閱 Bryan McKinley Jones Brayboy, “Toward a Tribal Critical Race Theory in Education,” The Urban Review 37, no. 5 (2005): 425-446. 
15、參閱 Trihn T. Min-ha, Woman, Native, Other: Writing Postcoloniality and Feminis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101. 
16、 興許也和表演者大多為戲劇素人有關。然而,亦值得深思,該如何呈現素人的真實肉身與情感,而非將其塞進戲劇訓練的形體與聲腔美典之中。 
17、 參閱《何謂歷史》。 
18、參閱《史家的技藝》。 
19、參閱〈口述史法〉。 

《女子戲.流轉歲月》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23/3/26 14: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包山包海,一網打盡,也讓人偶有流水帳之感。相較於台史博口述歷史的文字記錄,精彩之處在於每位受訪者面對不同事件的心境流轉;一旦在舞台上刻意抹除角色的個性痕跡,徒留單一事件彼此串聯,有些時刻卻也不免失去其意義,只剩下「曾有這樣的事發生」而已。
4月
12
2023
尤其,編創試圖在兩小時內塞盡自日本時期以來至今,包含二戰、白色恐怖事件、「臺灣錢淹腳目」等各個臺灣的重大時期,這已然不易,還須顧及每一位演出者及其家族的歷史。這些探討確實有其重大意義,但是如此龐大的敘事,造成觀看上的混亂與疲乏。且也許是影響・新劇場與博物館長期合作的關係,所以對田野調查的結果、常民生命史信手捻來,因此在敘事上省略許多,對一般觀眾來說,似乎是個觀看門檻。因而,觀眾感動有之,困惑也有之。
4月
12
2023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