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航程的人生註腳:忒修斯EP《掠交替》巡迴最終場
3月
26
2018
《掠交替》巡迴最終場(忒修斯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00次瀏覽
馮祥瑀(專案評論人)

如果說忒修斯把自己看作是一群在名為「人生」的海上航行的旅者,那麼新EP《掠交替》就像是這群旅者的航行日誌,記錄著這段航程的悲歡離合。而EP名稱「掠交替」,則像是忒修斯吉他手高翔煜對於生活所下的註解:或許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會隨著閱歷增加得到成就,反而一次又一次的像是被抓交替般的成為別人的踏腳石,並在「人生」的海上載浮載沉,死不了也活不好。

忒修斯當晚在Revolver進行本次EP《掠交替》發片的第七場演出,也是巡迴最終場。這次的EP《掠交替》一共有四首曲子,分別為〈孤島燈塔〉、〈愚人〉、〈前往風光明媚的路上〉以及〈掠交替〉。EP《掠交替》收錄了之前在DEMO裡面的兩首歌〈孤島燈塔〉以及〈愚人〉。從《掠交替》的音樂上來說,忒修斯並不是一個走小清新路線的樂團(雖然在曲風比較偏向如此),反而是一個比較灰暗的樂團。《掠交替》是忒修斯成團兩年多至今比較完整的作品,整理了過去的創作也加入新的作品概念,除了專輯概念完整之外,作品的主題也是比較明確的。忒修斯這次的EP《掠交替》因此就以許多跟海有關的聲音與MV畫面,搭配著自己的創作,帶聽眾進入他們的航程。

倘若不去看那些演出時播放的影像而從編曲上來看這次的作品,《掠交替》也能夠讓人想像出一幅航行的既視感。《掠交替》在各個聲部很自然的融為一體,而每一個聲部的設計也都能去呼應到其他樂器的演奏。不過現場演出時主唱的音量稍微過小,整體音量的平衡似乎也可以再稍稍調整。另外,主奏吉他手的樂器音準似乎比其他樂器稍微高出了一點點,稍微調整一下即可。特別是在《掠交替》的作品中,〈孤島燈塔〉對我來說是一首關於傷痛、悔恨以及失敗的作品,這些負面情緒隨著海浪聲的鋪陳而展開,浪聲開始不斷衝擊著那些即將潰堤的情緒,伴著吉他聲與主唱那帶有濃濃鼻音的腔調,聽在耳裡,打在心上。接著,間奏中吉他樂段從一個亮麗的高音起音,刷出一片厚實的音牆,那牆彷彿也是燈塔照在黑暗孤島上的一道黃色亮光。而此時的吶喊伴隨著那道亮光因此變得錯落有致,閃爍之時,孤島被燈塔照的一明一暗,頓時,音樂卻結束在一片孤寂的黑暗中,而海浪聲再也無法被聽見。

忒修斯演出的魅力在於,他們很容易帶領你進入某種深層的情緒中,原本被壓抑的、無法訴說的情緒透過看他們演出能夠得到一些撫慰,同時也凝聚了某種群體的歸屬感。那種歸屬感不只來自於音樂,來自於樂團對於情緒的領導及鋪成,也來自於觀眾的生活經歷。而《掠交替》透露一股深層的悲傷,或許是來自於某些關於生活以及生存的無力感,那些無力感隨著時間慢慢累積在身體裡成為一種失落感,那種失落感在撩動琴弦時轉化成音樂,因此聽《掠交替》時,很容易感覺到身體裡有某些東西隨著音樂一直在騷動著。

除了今晚矚目焦點特忒修斯之外,麻花捲怪獸以及破兔子喬比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但其中有幾件事情筆者認為需要特別提醒。破兔子喬比的主唱演唱時頻繁地使用了藍調音以及一種慵懶的游移音去裝飾自己的唱腔,這是她唱歌一個很大的特色。在國內獨立樂團中,頻繁使用藍調音的歌手並不太多,因此這樣做顯得破兔子喬比的音樂更有特色以及辨識度。但在使用藍調音時,也必須注意到搭配的和弦是否能夠凸顯藍調音的特色。因此,破兔子喬比必須去注意到演唱藍調音的時機。幾首曲子聽下來,破兔子喬比大部分所使用的和弦以及編曲方式大多無法支撐這樣的藍調音。藍調音所創造出來的搖曳感必須由相應的和弦來支撐,否則這些藍調音以及游移的唱法在聽覺上會像是走音,更會在主唱音準不太準確的時候而變得無法表現出其特色,這樣其實相當可惜。就這點來說,忒修斯的主唱使用頻率相較比破兔子喬比少很多,但也需要注意到同樣的問題。

就破兔子喬比整體的聲音來說,也需要注意到以下幾點。首先,破兔子喬比需要注意到主奏吉他所選擇的音色與主唱音色之間的關係,可以盡量嘗試著將兩種不同的音色錯開,特別是在主唱唱到高音以及長音時,兩者的音色很容易打在一起,因此在音色的選擇上也可以再思考。第二點,即便破兔子喬比有一個相當穩固且緊密結合的節奏組,團員們也需要注意到節奏組與主奏吉他之間的關係以及聲音配置。兩者在很多時候聽起來像是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如何從節奏穩固、跳動的節奏組過渡到一個相對柔和的主奏吉他以及主唱,以及如何去創造出節奏組、主奏吉他以及歌手之間相互的關聯性,可能是破兔子喬比可以去思考的方向。第三點、從〈生還者的迷茫〉看來,歌手的音準以及拍子、詞曲咬合、主奏吉他獨奏時的選音、拍子與節奏組的鋪成的關係、段落安排以及各聲部之間的安排似乎也可以再思考。

至於像麻花捲怪獸這樣的哈扣(Hardcore)團,主唱嘶吼的方式或多或少都會傷害自己的喉嚨,這並不是相當合適。在嘶吼方面,麻花捲怪獸的的唱法讓人感覺相當生硬,麻花捲怪獸的節奏吉他手在合音也偶有破音的狀況發生。另外,麻花捲怪獸也可以適度地在細節中加入更多豐富的情緒以及力度變化可以讓整體聲音的層次更加有趣。然而,對於變化的處理方式不僅僅是主唱個人的問題,在幾個段落銜接時的節奏以及速度轉換上,麻花捲怪獸的處理也可以再更精準,比方說從一個節奏快速的段落進入一個較慢的段落時,可以再將拍子做得更加明確,以免發生那種進入新段落才開始調整速度的狀況,主奏吉他也偶有掉拍的狀況發生。另外,就外場來說,主唱的聲音是相對較小的,有時候容易被其他聲音蓋過。最後,對於一些風格比較激昂的樂團來說,筆者認為表演者可以注意到主唱的舞台表現如何帶動氣氛以及與觀眾互動,因此我認為對於麻花捲怪獸來說,國內許多獨立樂團都是可以互相學習的。

《掠交替》

演出|破兔子喬比、麻花捲怪獸、忒修斯
時間|2018/03/18 20:00
地點|Revolver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
她那綿延溫暖的歌唱線條,串連著既清楚又充滿顏色的咬字。她用心鑽研出的文學底韻和多年嚴以律己所修鍊出的演唱技巧,透過今晚舒曼的音樂詮釋,完美展現。
5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