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與缺失),好久不見——《2022 TMAF大師巨星音樂會》
8月
18
2022
2022 TMAF大師巨星音樂會(TMAF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41次瀏覽

顏采騰


燈光暗下不久,林昭亮穩重地步上舞台致詞,觀眾席就爆出了熱烈的歡呼。之後,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們一個個現身:小提琴獨奏家諏訪內晶子(Akiko Suwanai)、柏林愛樂單簧管首席溫徹・富赫斯(Wenzel Fuchs)、皇家大會堂長笛首席艾蜜莉・貝儂(Emily Beynon)⋯⋯等。歷經二年多的疫情肆虐,親眼見到多位國外巨星齊聚舞台,簡直如夢一場。這是2022年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TMAF)的《大師巨星音樂會》,由星秀音樂節的十餘位師資輪番獻藝,光曲目長度便已超過九十分鐘,堪稱今夏國內最大音樂盛事之一。

音樂會開場由洛杉磯室內樂團小號首席大衛.瓦許本(David Washburn)及管風琴家劉信宏打頭陣,以兩首小號即興風琴曲《丹麥王子進行曲》和《小號志願軍》(trumpet voluntary)溫暖開場。瓦許本自信而輕鬆地用樂音填滿整個舞台,數次毫無失誤地飆上高音——好久沒有聽見這樣令人安心的小號獨奏了,這是屬於國外音樂會的懷念與悸動。

 

2022 TMAF大師巨星音樂會(TMAF 提供)


高超的技藝,不盡滿意的合奏

不過,放下激動與懷念的心情,《大師巨星音樂會》恐怕不是一場曲曲精湛、盡善盡美的音樂會。作為一場節慶音樂會(gala concert)類型的大雜燴演出,有兩件事值得留意:一、演出者多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節師資,今日所見的合奏組合皆是臨時湊成,默契想必不比專業的室內樂團體;二、基於音樂節的緊湊行程,以及音樂會本身的歡慶性質,排練時間也許不夠充沛。因此,除了自由度較高的獨奏或協奏曲以外,音樂家多未展現他們最好的狀態。

浦朗克《給鋼琴與管樂的六重奏》(Sextet for piano and winds, FP 100)大概是最明顯的例子。雖然五位管樂演奏家都有高超的技巧水平,但合奏起來卻十分生疏鬆散,也許是當晚表現最平淡的組合。以第三樂章為例,法國號幾個雄偉的獨奏段落,都因不靈活的合奏而受夾擠,無法讓音樂性舒展開來。這明顯不是音樂家們本身的能力限制(我們都曾在現場或線上聽過他們極精彩的樂團合奏),而是排練不足、契合度低落的結果。

 

2022 TMAF大師巨星音樂會(TMAF 提供)

此處也要提及鋼琴家児玉麻里(Mari Kodama)的表現。她歷來灌錄的貝多芬唱片雖有傑出成就,但這次鋼琴合作的表現卻很難讓人信服。以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Der Hirt auf dem Felsen, D. 965)來說,児玉麻里使用銳利且短促的觸鍵,音色時常在單簧管及聲樂家的合奏之間刺出,顯然融合度較差。此外,她與兩位演奏(唱)者缺乏聆聽與緊密互動,節拍我行我素,有時甚至限制了聲樂家的樂句。不過,在有限的空間下,仍可見單簧管家富赫斯之頂尖——他天衣無縫的音色銜接屢屢使人驚艷,演奏速度也始終緊扣鋼琴家,無愧他的柏林愛樂首席身份。女高音艾莉卡・拜科夫(Erika Baikoff)則適度地強調了《岩》一曲的花腔特質,較戲劇性地詮釋此曲;在令人不盡滿意的鋼琴伴奏下,中段末尾那句高昂的「[歌聲]以不可思議的力量,將心靈領往天堂」(Die Herzen es zum Himmel zieht / Mit wunderbarer Macht)仍然賺人熱淚。

 

2022 TMAF大師巨星音樂會(TMAF 提供)


迷人熟悉的身影、令人折服的演奏

要論當晚最迷人的身影,仍然是我們熟悉的諏訪內晶子。她在音樂會中曾二度亮相,第一次是與林昭亮齊演普羅科菲夫的《雙小提琴奏鳴曲》(Sonata for two violins, Op. 56),她堅實的低音音色、犀利且自信的高把位、乾淨流利的弓法,攻(主奏)守(伴奏)俱佳,把另一位原應相輔相成、主伴奏輪番交替的第二小提琴完全比了下去。第二次出場,則是與紐約愛樂低音提琴首席提莫西・柯布(Timothy Cobb)演奏玻特西尼的《大二重協奏曲》(Gran Duo Concertante),這是諏訪內晶子展現頂尖技巧的時刻。樂曲中不乏大量的雙音、上下快速分解和弦、大幅度跨弦等炫技樂段,她則用近乎完滿的信心與技巧全數達成,彷彿已不是樂曲挑戰著她,而是她華麗卻輕鬆地把玩著樂曲。所謂頂尖獨奏家的風範,或許即是如此。(當然,柯布神色自若的高音域炫技也使人折服。)

至於本次音樂節的核心人物林昭亮,雖然他的琴音依舊敦厚謙和,但犀利且自信的諏訪內晶子在前,他的琴風不免顯得黯淡。在壓軸曲目布拉姆斯《第二號弦樂五重奏》(String Quintet No.2, Op. 111)中,他擔任第一小提琴聲部,這本該是他的高光時刻。只是,和其他四位以雄壯洪亮為特色的弦樂家——特別是大提琴家洪本倫,他在第一樂章的磅礴獨奏令人驚艷——相比,林昭亮稍嫌溫吞了些;而且,在這首曲子中,有些段落特別需要第一小提琴突破重圍,以高張力的長音/大樂句從其他四聲部的大聲琶音或副旋律中亮出,這顯然也不是林昭亮最擅長的。淺見認為,這主要還是選曲上的誤失。

 

2022 TMAF大師巨星音樂會(TMAF 提供)

也許,面對這樣一場巨星雲集的音樂會,使我的內心期望過高了些,上述評判也多少有點吹毛求疵。但仔細想想,這也不過是我們在(與世界暢通交流的)前疫情時代的日常景象——國外的月亮不總是比較圓,音樂亦然。以這些國際演奏者的成敗為鏡,回頭省思國內的優勢與不足,在反覆的比對與自省中更認識自身,也是好事一樁。聆聽《大師巨星音樂會》這樣盛大的音樂會,意義也許在此。


《2022 TMAF大師巨星音樂會》

演出|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
時間|2022/08/09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
古典音樂的結構雖然嚴謹,但演奏時卻充滿了靈活性。室內樂除了展現個人特質與炫技感的同時,又可與夥伴享受直達內心深處的親密感,在舞台上發揮一加一遠超過二的力量。與慕特演奏完三首安可曲,面對聽眾飢渴的呼喊,歐爾吉斯便邁開雙腿──伸手將琴蓋給關了。
3月
20
2024
在演出中,我們可以清楚感受到四位音樂家之間的互動和默契;張善昕領導精神不言而喻,與西本佳奈美的音樂表現力和情感表達能力成為整個演出的靈魂。黃子維和蔡弦修則是很好地配合小提琴家,為整首樂曲鞏固演奏力場。倘若其中一人受到環境變化,在舞台上思緒飄移、發出了與排練時不同的聲響時,其他人是否能即時接住,適度調整演奏技巧,來達到團隊心目中的平衡聲響?答案肯定少不了「靈活性」……
3月
19
2024
兩人合作上的從容自信,讓人深感舒適愉悅。這使得觀眾在接下來長笛獨奏之費尼豪(Brian Ferneyhough)《卡珊德拉夢之曲》(Cassandra's Dream Song)體會到什麼是嗆辣的反差。這首新繁複風格的樂曲,使獨奏家埋首於樂譜,如火如荼地跟作曲家進行跨時空對談,但無法理出頭緒的觀眾,礙於困在座位上無法逃脫,產生無法「讀懂」任何語彙的急躁:孩子扭頭窸窣、大人拾起手機。而普里米亞尼(Leanna Primiani)《未決,給短笛/長笛與電聲》(Uncertain for Piccolo/Flute and Elextronics )更是另一挑戰,相比齊賓《第一號音樂會快板》(Concert Allegro No. 1)有夥伴加持,句法銜接清晰、整體融洽合一的表現,《未決》預錄好的電子音樂隨著秒數播放,有別於真實樂器的互動,長笛家追趕拍點的吹奏不如先前悠閒,加上擴大機出來的聲響乾扁,長笛音色受之影響也漸漸少了靈活的光輝,顯得有些落寞。
3月
11
2024
在二人之間,周善祥的演奏尤其令人驚艷。他不帶一絲仿古風格,而以現代的句法演奏,彈起維也納古典主義的莫札特卻渾然天成。例如,在K. 305第二樂章變奏曲,他指尖下的音符及樂句連綿不止,色彩近乎浪漫主義;最後一首K. 526第二、三樂章則在小提琴與鋼琴的共同線條之外拉出精巧旋律,再度展現他高超的多聲部處理能力。另一方面,卡普松承襲著他招牌的溫暖音色以及濃情樂句,用有些過度深情的方式演奏,慢板樂章尤其;這雖在末兩首的K.481、K. 526有動人的情緒堆疊,但在E小調K. 304第二樂章則稍嫌濫情。此外,他也穿插嘗試質樸的古典風格,使用減少抖音、音色平實的奏法(如K. 380),這則顯示了他自由嘗試多樣方法、隨興而至的詮釋思維。
3月
04
2024
鋼琴合作家的彈性表現在不同的時機,即使面對同一首樂曲,當合作對象從聲樂轉為器樂、遇上不同音樂家各自的詮釋想法,大家對音樂的期待不同,造就了合作間的無數浪漫與挑戰。《漫遊歐陸》為長號與鋼琴之間的對話,除了瞥見銅管樂器與擊弦樂器如何協和共存,更展現了聽覺與氣息間的眉眉角角。
2月
08
2024
年節將至,在廣大的餅乾禮盒之中,我將歪腦筋動到關注已久的起司禮盒,那些禮盒填充了主廚精選的肉乾、水果或堅果,供人搭配食用,繽紛多彩的食用搭配技巧讓小小一塊起司誕生絕妙的味覺宇宙。《伊比利之味》曲選法籍、俄籍作曲家詮釋「西班牙風貌」的聲樂作品,靈感藉由實驗、複製與再現,最後於西班牙作曲家作結,藉流傳當地古老民謠譜曲,探索出深邃的音樂能量。
2月
06
2024
當眾樂器發出聲響的一瞬,舞台上的人們僅有一個目標,那便是將音樂發揮到最理想的狀態。《迴旋匈牙利》來自「黃俊文與好朋友們」,當中純擊樂與純絃樂的兩首室內樂曲帶給聽眾不同滿足,令人醉心於室內樂的美妙存在。
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