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 VS. 曾經的《我(們)》
1月
31
2018
我(們)(林鼎泰 攝,張國韋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1次瀏覽
羅家偉(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藝術研究生)

張可揚・張國韋雙舞作《我(們)》,此舞作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舞蹈研究所表演創作組,張可揚和張國韋的畢業製作,各別分為上下半場之形式演出,上半場為編舞者張可揚的《我們清醒,於是反抗世界的無窮反覆》;下半場為編舞者張國韋的《幸福的我們》之架構,並透過舞蹈劇場、雜技、街舞、演唱等跨領域藝術之結合。

從上半場編舞者張可揚的作品《我們清醒,於是反抗世界的無窮反覆》而言,在整個舞臺設計上,將翼幕和天幕架空,使視覺效果呈現出寫實感;而從右下舞臺的地面斜線延伸至左上舞臺,整條佈滿報紙的道路,意象的反映臺灣近五年的社會現象。舞者們在這條路上,抗拒的重複執行的過程,從弱勢族群到無意識的群體意識行為,外表看似團結的背後,內在卻是無限的迷惘與茫然(群體意識中的一位抗拒者,相較於臺灣當代無自我主見者之隨波逐流貌),編舞者透過燈光設計上,從右下舞臺的地上面光,投射出一位舞者在反覆群體意識下崛起的身影,龐大影子烙印在整個左上舞臺的水泥牆上,呈現出人類內在對權利的慾望與需求。

從舞蹈劇場的形式上,透過麥克風架組的文字宣言與意象呈現出槍枝,象徵權利,並勾起眾人對此的期待和慾望,反射出世俗的對於權力的自我慾望、生存和言論自由。在魁儡式的符號意象中(被操控下的無意識狀態),呈現出被操控的階級制度。而該作品則運用麥可傑克森的經典歌曲〈Heal the world〉,成功設法的反諷當代的社會現象,漠視人權。同時,畫龍點睛的鋼琴手,在左上舞臺點亮著希望之光,且視覺上的剛柔呼應間,使得衝突對比度大幅提升!

「做 = 坐」

從流動畫面構圖中,舞者紛紛獨立至舞臺的正中間,呼籲著對此世界感到抱歉、失望與感慨。在語彙中呼籲:螞蟻的群體意識;大象的鼻子高舉希望;老鷹展翅翱翔著夢想;飛蛾撲火,自焚後的本位英雄,皆象徵著改變這個世界有可能變得善良。

「那就繼續做下去吧!」

靜坐的無聲抗議,從個別到群體,爭取自我權益,抵制政治正確現象,並個別說出自己的身份地位,在重複動作的流動之中,與地上的報紙所反射的社會事件呼應,從有意識到無意識的自我催眠。日復一日的人生,半年又半年,到底世界可以有何改變?在彼此的牽絆之下,友情真正象徵的是框架?義氣?還是一昧的無法跳脫出社會世俗思想之中的意識形態?

從下半場編舞者張國韋《幸福的我們》的舞作而言,以低音大提琴的音樂劇場形式作為開端,在跨文化、跨領域藝術下的交織中,舞者們透過樂器演奏的頻率呼吸裡串流,並各別獨舞呈現出當代社會的霸凌現象,反射出霸凌者對社會世俗的慾望和渴望,將問題丟給觀者,「你真的快樂嗎?」在肢體限制上的殘缺後,那你還留下了什麼?

在燈光設計部分上,運用背光將畫面投射出舞者們的原貌的身線,搭配升降的遮幕,將光線的空間及時刻有所區隔,並在末端時的左下地光投射出一對男女舞者的情慾影像,細微巧思,意象清明。

進入中段部份則以舞蹈劇場之形式呈現,以有線麥克風在非語言和狀聲詞的重複執行下,情緒堆疊的在自我壓抑的內在世界中。然而,在平行時空下的情慾導火線,透過流動意象的排列組合:A→B→A→B→C後,舞者們便脫下表演服裝,象徵掙脫對這個社會世俗眼光定義而有所屈服,並且在現實社會中,不忘初衷。最後,舞者們的表演服裝懸吊在空中,象徵告別自己對社會世俗的定義後,在所有符號意義之中,皆在找尋一種屬於自己的寄託,空虛而有所回歸。

《我(們)》

演出|張可揚、張國韋
時間|2017/12/30 19:3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舞蹈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主辦方與四位創作者的相互合作與調度,為平台找到了一種極具特色的策展方法。這不但使創作者本身能進行創作經驗的積累,更替主辦方蘊生了頗具辨識度的平台樣貌,承接過往不同單位的策展養分,進而開拓一條全新的大門與方向,將整場製作形塑出一種小型舞蹈節的流程與規模,使得四首作品能夠各自獨立之餘,也得以串聯成為一檔完整的製作演出。
9月
13
2024
回到作品本身,蘇品文身體所呈現的,正是此種複雜性,引出一個又一個問題,或許互有矛盾,互有岔出,卻又能走出另一條路。最重要的是——撇開層層論述不提——蘇品文的演出總讓人感受到某種細膩關照,關照所處環境,關照自身,也關照與之互動的周圍觀眾。
9月
11
2024
霎那間,觀者和舞者的界線被戳破,整個庭園在觀眾的或站或坐、舞者的漫步和靜止中形成一幅畫,我們又再次被融入作品之中,共同成為鬧市轉角的一幕風景。
9月
07
2024
如果我們期待在《惑》中看到更多,那迎面而來只有一股渾沌而無定向的氣團。但如果我們在《惑》中放下期待,遇見的將會是一股沉浸式的流浪與沉澱。從舞者黃立捷與鄭希玲精湛的雙人舞中,我們可以判斷《惑》之中仍舊有具傳統性、屹立不搖的主體所存在著。然而《惑》的本體並非在這些肉眼可見的純肢體身上,而是其身後的投影,以及那些被驅使的當代藝術/科技藝術。
8月
16
2024
什麼能是劉奕伶的parrhesia呢?這是發生在劇場裏的事,入場時刻還替觀眾備酒,迎賓,也是她將要be real之前,舒緩氣氛。她面對的是觀眾,有粉絲、朋友、同好、學生、老師、學者、劇評人或藝術機構各式人等,而她已勇於說出她的事了
8月
09
2024
這裡的故事也有其地域性,《毛利亞》是一個只屬於台灣排灣族來義部落的神祇的故事,生活在此地的人以及家屋,都是它的主角。觀眾只是跟隨其中,跟隨一路發現的石頭與腳印從而踏入遠古的故事,神話故事的真實性,使整個作品充滿生命力。此地的人/觀者以歌謠複誦表演者哼的歌,沒有一首歌是當地人不知道的,小自孩童哼唱的童謠、大自耆老長輩深入骨髓的曲調。每一個參與者要做的只是把自己讓位給演出,並讓時間繼續展開,只需浸潤其中。
8月
05
2024
把現代性代換為「國家」,將塵埃代換為「庶民」,這句判斷也是能夠成立的——這也正是雞屎藤舞蹈劇場向來的創作關懷,同時也隱約表達了對無視於平民百姓生命經驗,只在乎達官顯貴與家國大事的線性進步史觀的一種抗拒。
7月
30
2024
為何整體的框架是如此重要呢?問題不在於人物造型與交通方式是否考證史實,而是在於火車如何變成不同階層、族群的角色得以私奔、做夢或逃亡的技術物。坐火車的記憶,串連不同城鎮空間的殖民地「一體感」形成和象徵社會階級的車廂差別待遇,都可以是對現代性的批判。
7月
29
2024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