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自如,時空穿越《封神外傳─首部曲》
5月
20
2015
封神外傳—首部曲(舞蹈生態系團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89次瀏覽
張薰尹(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所碩士班)

近年來臺灣表演藝術展演大量的融合跨領域的藝術來呈現,無論是以音樂為主體的「音樂劇場」,或是結合現代科技的「多媒體劇場」等。而此次【TCO】2015傳統藝術季中所推出的全新製作《封神外傳─首部曲》,是以「時空穿越音樂劇場」的演出型態展現。其故事的發想是以中國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為主軸,敘述一位現代檢察官因長期做了相同的一個夢尋求心理治療師的協助,因而展開一連串穿越時空的夢境之旅。節目共分十二段,其中三段以男主角獨自在台上與僅以聲音呈現的心理治療師對談作為故事的起承轉合,每當男主角談完一個夢時,場景便轉換到夢境中,因此男主角在此演出中同時擔任了說故事者及串聯故事的角色。

在舞台的呈現上,並無繁複的裝置與布景,舞台的中後段以階梯式設計,將一太鼓置於階梯最上端舞台後方正中央,時而演奏用時而在燈光投射下好似場景中的月亮一般。而伴奏的樂手主要坐在階梯上方,利用舞台高低差所呈現的視覺,與舞台前端的主奏者和舞者相互呼應,畫面和諧且可清楚觀賞樂手們演奏樂器的過程。音樂的部分主要由海馬樂團作曲,除了國樂中常見的琵琶、胡琴、嗩吶及打擊樂器,海馬樂團在作曲時亦放入許多不同地區的民族樂器及演唱方式,像是馬頭琴、埃及鈴鼓、中東手鼓、三味線和呼麥等。樂曲中巧妙的運用這些不同民族風格的樂器,不但無突兀之處更藉由不同音響的碰撞使音樂的內容更加豐富。其中較為特別的是人聲的部分,女高音使用的是西洋聲樂的發聲方式吟唱,在一開始聆聽時覺得與國樂的曲調風格不太搭,但整體來說不至於過於唐突,在中西音樂風格的衝突下反而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此外,在服裝設計上風格大致呈現純樸的民族風,但仍有令人不解之處。像是女高音在詮釋女媧一角時身著連身無袖長裙腳踩細跟高跟鞋,與其他演出者充滿民族風格的服飾有極大的差異。還有〈妲己─三妖受命〉一段中,圍繞在妲己身邊的兩位狐妖,頭戴全白直長髮身著秀場式的雪白的亮片長洋裝,扭腰擺臀想展現狐妖的魅惑,卻不知怎麼一度覺得是崔苔青上場。創作者利用較為西方的服飾與肢體語言來詮釋女性的性感撫媚,不知是否是想在古代時空背景中添入現代元素?又亦或藉由反差的效果來凸顯人物的特性?而東方女子的嬈嬌嫵媚是否能有更合適的詮釋方式?值得再思考與討論。而舞蹈的部分,不僅僅是利用肢體協助敘述故事,亦運用設計過的動作協助樂手更換樂器或道具時更為自然與順暢。但可惜的是,某些片段中舞者的肢體過多使得視覺比聽覺強烈,以至於演出結束後對於故事內容及營造的畫面的印象比音樂本身來的深刻。此次的「時空穿越音樂劇場」無論是故事的走向或每段音樂的演譯都非常完整及流暢,除了小部分的視覺強於聽覺的狀況需調整外,樂舞的融合相當自然,舞蹈及戲劇充分地擔任輔助音樂的角色,帶領觀眾自在穿越時空與古代連接。

《封神外傳─首部曲》

演出|海馬樂團/郭姿君/陳胤錞/舞蹈生態系創作團隊
時間|2015/04/18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演奏精彩,它實際上卻脈絡模糊、欠缺引導,使觀眾有些走馬看花,並未真的讓人「聽懂」什麼;更多的是,表演團隊對於現代音樂的一腔熱血與盲目投入,而這份熱情未能化作音樂推廣的動力。
8月
08
2025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