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何以為家?】一場文化無能的錯置《夢想家》
10月
13
2011
夢想家(文建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189次瀏覽
林芳宜

身為搖滾音樂愛好者,看到文宣上寫著「搖滾音樂劇」,自是非常期待,拋開搖滾與音樂劇幾乎可稱為兩個天南地北的樂種這種「學院派」思考,筆者很期待在政府豐沛的資源下,可以促成兩個樂種的結合與創新。

到了現場,翻開仿古線裝書節目冊,赫然發現在英文翻譯的封面上寫著「Rock Opera」(搖滾歌劇)!這實在是個令人感到十分難堪與尷尬的錯誤,但在尚未觀看之前,並無法知道中文的「音樂劇」與英文的「Opera」何者為誤。

節目冊裡顯示樂團人數有十人,除了搖滾樂團的基本編制之外,還有小提琴與二胡、長笛等,鍵盤樂器擴充至三人、電吉他也有兩人,十人之中還包括了音樂程式設計者,加上幕後的設計執行、製作協力、編曲助理等人力,整個編制非常完整且充裕,已經合乎一場大型場地演唱會的音樂設計與演唱演奏的規模。現場樂團與男女各一的歌手被安置在舞台側一個兩層的演奏台上,演奏台的呈現雖然與主舞台的視覺設計格格不入,但卻更有現代劇場的藝術感,令人聯想起歐洲導演們慣用的舞台玻璃屋,的確有些許搖滾風。

或許是為了強調「搖滾」,所以本劇由站立於舞台中的吉他獨奏拉開序幕,但過短的演奏時間,讓吉他獨奏的旋律尚未成形即需退場,在一個六千席的戶外開放場地,即使仰賴昂貴與先進的音響設備,人耳接受聲音訊息的速度仍然無法與室內空間並論,這是設計上的疏忽。但比起接下來整齣劇的歌曲本身,這個部份也只能說是小小遺憾,稱不上是疏失了。

不管是音樂劇或是歌劇、無論搖滾與否,這些不同事物的共通點就是「歌曲」,而歌曲就是音樂與歌詞的結合,《夢想家》的音樂由甫過世的陳志遠先生操刀,歌詞則由名導演、也是本劇的藝術總監暨音樂總監賴聲川創作。歌曲是音樂劇/歌劇的靈魂,因為在這兩種以音樂陳述劇情的表演藝術中,歌曲的內容承載著文本的敘述與整體架構,《夢想家》標榜著搖滾音樂劇,把整個搖滾樂團搬上舞台,陳志遠先生的歌曲很美,硬是加進各種搖滾聲效與唱腔的編曲,平心而論在整體的配器與設計上,雖不特別亮眼但也達到該有的效能,然而歌詞卻陳腐無味至極,在八股的政令宣導與故作青春風雅中鋪陳出與樣板戲台詞般的歌詞讓筆者感到困惑與驚恐,這是唱給什麼人聽的歌?給喜歡搖滾樂的人聽?給政客們聽?給長輩們聽?還是給舞台上那些演員般青春的新生代聽呢?末了,再來一段電吉他獨奏國歌,真個是絕筆,當然,用電吉他秀一段搖滾版國歌並無不可,或許設計者是想要模仿電影《捍衛戰士》Top Gun中戰鬥機飛離航空母艦時的電吉他獨奏,可是卻忘了那段獨奏可是有背景的配器撐著,不是乾澀的一把吉他而已。在經過一個多小時樣板歌詞的歌曲後,再聽這段突如其來的(跟前後劇情完全脫鉤,突然蹦進來的一個對著男主角彈國歌旋律的搖滾樂手)國歌旋律,真是無言亦無奈。

從音樂劇/歌劇的角度看《夢想家》,只有音樂演出本身還算不差,幾位年輕的主要演員因為出身自歌手,雖然稍嫌青澀,唱功還有進步的空間,但正好合乎劇中年紀與人生階段,且在圓滿劇場大型舞台上可以維持兩小時的正常演出,實屬難得;兩位搖滾歌手的表現可圈可點,尤其是女歌手田曉梅,聲音兼具豐富的層次與爆發力,是整場演出最大的加分點;現場樂手的精湛演奏是令人稍感欣慰的部份。

然而精湛的音樂演出也恰恰突顯了主事者干涉藝術創作的痕跡,更顯示出所有的主事者面對文化事務的狂傲與無能。藝術服務政治不是不可以,但是當政治要干涉創作的本質時,那麼還要藝術做什麼呢﹖台灣的文化發展一向是跟著主事者個人的喜好而游移不定,如果這是無法避免的命運,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期待主事者提昇自身的藝術修為與見識?面對專業,請放下「全才」的迷思,讓專業歸專業,這樣也才能有像樣的專業作品來服務政治。

最後,筆者觀看全劇後的判斷,《夢想家》未達音樂劇、更非歌劇,如果國際貴賓中有識得中文者,恐怕真是貽笑國際了。

《夢想家》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這個演出中,所被遺漏的那許多的夢想家,例如在不同時代同樣都受到壓迫的黑色及紅色青年們,例如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奉獻青春的勞工青年們,例如根本不知為何慶祝百年的原住民青年們,和許多不合當道的夢想家們,應該也不會有人會出錢,為他們作一齣搖滾音樂劇。(陳正熙)
10月
18
2011
這齣戲竟也跟建國百年的眾多燒錢大製作一樣,淪陷得如此難堪。我只希望民國100年趕快過去,慶典趕快結束,讓藝術的歸藝術,政治的歸政治。這樣藝術家才有機會做出有尊嚴的作品,給政治家學習。(鴻鴻)
10月
13
2011
戲中的清官,說著一口京腔、全身如同京劇演員的打扮,讓人忍不住要問,何時京劇與清官已畫上等號。呼應清官,在現代的劇情上,則安排了一位果汁大王,他仗著惡霸金主的姿態,完全不尊重夢想家舞團的藝術,於此又讓人忍不住再問,賣果汁的就不懂不文化嗎? (林采韻)
10月
13
2011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