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何以為家?】形式空洞,夢想如何實踐《夢想家》
10月
13
2011
夢想家(文建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755次瀏覽
林采韻

揚棄四海歡騰的歌舞表演,中華民國一百年的國慶晚會,以搖滾音樂劇《夢想家》加以慶生,在歡慶百年的此刻,政府透過表演藝術,展現台灣軟實力,同時表達對文化的重視,令人「可歌」,但形式上的突破,若只是一種攀附時髦的包裝,而忽略藝術本質,呈現的結果,很容易形成「空洞」。

以一齣音樂劇作為國慶晚會,的確是挺炫麗的想法,也很呼應潮流。音樂劇在台灣土地發展近20年已成顯學,相較其他藝術形式,更能觸及一般民眾,融合音樂、戲劇、舞蹈等元素的音樂劇,尤能展現台灣表演藝術各領域的成就,而劇中大力動用星光幫歌手,進一步引領出台灣自傲的流行音樂文化。

音樂劇以《夢想家》為命題,試圖透過抽象意念,串連過去與現在,同時具備前瞻性與歷史性,高度展現賴聲川聰明的「創意學」。在賴聲川穿梭古今的筆下,以戲中戲的手法,講述一位名為王飛的年輕人,不顧家人反對與同儕內鬨,堅持組成夢想家舞團,以自己的理想參與國慶晚會表演的甄選。王飛同時藉由他今年百歲的爺爺口中,得知自己的曾祖父母是黃花崗革命中未留名青史的烈士。

作為一場為國慶晚會服務的音樂劇,相信身上多少兼負一些使命,總是希望將多元文化、文化創意、傳統再造等當今政府所標榜的台灣文化特色,鑲嵌其中。如此一來,製作間若無法將這些素材與劇情細膩的結合,粗糙植入的結果,不免讓人看來矯情或做作。

音樂劇開場前,兩尊玉皇大帝和媽祖造型的天燈從天而降,分別在舞台兩側坐鎮全場。近年因應文創發展,社會掀起神明公仔風,兩者現身因而見怪不怪,但他們與劇情毫無連結,演出後也不見主持人恭送大駕,何時宗教文化,已成隨叫隨到的點綴,感覺換上凱蒂貓、維尼熊也無差別。

不知是否為上級命題,還是編劇認為黑金貪腐極具說服力,劇中凸顯黃花崗革命的理由居然淺薄得圍繞在「清官貪錢欺負老百姓」。說起戲中的清官,說著一口京腔、全身如同京劇演員的打扮,讓人忍不住要問,何時京劇與清官已畫上等號。呼應清官,在現代的劇情上,則安排了一位果汁大王,他仗著惡霸金主的姿態,完全不尊重夢想家舞團的藝術,於此又讓人忍不住再問,賣果汁的就不懂不文化嗎?

古今呼應的橋段,另包括跨世代夢想的陳述,年輕的王飛抱持理想要在國慶晚會舞出夢想,而他的曾祖父母則為創建中華民國告別強褓之兒犧牲小我。雖然夢想為精神,不需也無法等值比較,但如此對應,也顯得太過失衡,也使得一群革命烈士壯烈犧牲之後,下一幕便是國慶晚會,王飛帶著舞團勁歌熱舞,雖然轉折中具有歷史的承接之意,卻顯得牽強,更讓劇情有虎頭蛇尾之憾。最令人意外的,在舞團猶如終曲的演出之後,音樂劇仍繼續進行,在劇中不曾出現的角色:歌手胡德夫,以《如意樹》登台唱出台灣民主、和平與包容,胡德夫的出現是應劇情的需求,還是應政府多元種族的舞台訴求,是個問號。

一齣音樂劇的建構,能與文本抗衡的要屬音樂(歌曲),在音樂劇中歌曲扮演的角色並非只是襯托氛圍,具有領劇、帶情、具意的重要功效。創意十足的賴聲川,進入歌詞寫作的世界,筆突然拙了起來,《我只想做個平凡百姓》裡居然出現「我只想賣一碗好麵,開家小店、照顧家眷,不要惹我、不要搞我」的歌詞;《錢》一曲更是直接,「錢錢錢,你在跟我要什麼?錢錢錢,你為什麼跟我要?」

一場演出下來,舞台上所要呈現的夢想似乎變得遙不可及,如果國慶晚會的功用是在「熱鬧」,《夢想家》可能做到了,但是如果當初設定這是一齣可以與國際接軌的音樂劇,起碼在國慶這一天的圓滿劇場,此夢想並未實踐。

《夢想家》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這個演出中,所被遺漏的那許多的夢想家,例如在不同時代同樣都受到壓迫的黑色及紅色青年們,例如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奉獻青春的勞工青年們,例如根本不知為何慶祝百年的原住民青年們,和許多不合當道的夢想家們,應該也不會有人會出錢,為他們作一齣搖滾音樂劇。(陳正熙)
10月
18
2011
在八股的政令宣導與故作青春風雅中鋪陳出與樣板戲台詞般的歌詞讓筆者感到困惑與驚恐,這是唱給什麼人聽的歌?給喜歡搖滾樂的人聽?給政客們聽?給長輩們聽?還是給舞台上那些演員般青春的新生代聽呢?(林芳宜)
10月
13
2011
這齣戲竟也跟建國百年的眾多燒錢大製作一樣,淪陷得如此難堪。我只希望民國100年趕快過去,慶典趕快結束,讓藝術的歸藝術,政治的歸政治。這樣藝術家才有機會做出有尊嚴的作品,給政治家學習。(鴻鴻)
10月
13
2011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