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代打、虛幻的歷史成就《NTSO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全集I》
3月
02
2021
無劇照自製圖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618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今年一月下旬,出現了一場十分瘋狂的代打演出:國臺交安排在一天之內以午、晚二場馬拉松式地演出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的全本鋼琴協奏曲,然而臺灣防疫入境政策臨時緊縮,獨奏家馬祖耶夫(Denis Matsuev, 1982-)被迫取消行程,此場音樂會頓失主角。經由樂團的緊急接洽,陳毓襄及林冠廷兩位臺灣鋼琴家臨危受命,接下了這套負擔極重的曲目;而除了第四號協奏曲(Op. 40)由林冠廷接手以外,其餘全由陳毓襄包辦。最後,這套艱困的曲目全無異動,由臺灣的音樂家們共同完成。

若我參閱之報導無誤,這是臺灣首次在一天內完成全本拉氏協奏曲的演出【1】。演後,樂團粉絲專頁及報章媒體也甚以「為臺灣創造了歷史」、「創造音樂會演出新記錄」【2】等來形容這次的演出——等等,這次的「歷史性」究竟在哪?或者說,光是「演出」了拉氏的全本協奏曲,本身就是件偉大的事了嗎?我無意在談論演出之前就預先否定了諸位音樂家的努力及成就,但我越是追想該日的音樂演繹,就越感到這場演出的「歷史性」之空洞。我想,此空洞的成因有三:

第一,是「全集演出」的堅持對於音樂完成度的凌越與傷害。這發生在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 1)上:此次演出竟選用了極少見的1891年初版,而非現今通行的、經作曲家本人大幅刪改的1917年修訂版。不僅演出資訊全無提及,當日也僅可見節目冊樂曲解說一隅小小地註記(我沒有參與導聆,不知實際內容如何)。「演奏稀有版本」本身並不要緊,問題是連獨奏者本人看來都對此曲相當不熟稔。陳毓襄相當難得地看譜演奏,彈奏時亦不見和往後幾首相同的開闊樂句或音色設計,整體流於小心、保守而平淡,顯然是代打時間急迫所致的準備不足。

第二,則是演奏品質與「歷史」之美譽的不相稱。在這點上,難辭其咎的則是樂團。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承襲著浪漫時期以降的寫作遺風,樂團地位與鋼琴相仿,並非只是伴奏、陪襯而已——從這個角度來看,指揮陳正哲和國臺交的演奏相當不理想。在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中,樂團如墜五里霧,各聲部(尤其管樂)的旋律運行難以穿透鋼琴(這點倒是與馬祖耶夫—葛濟夫(Valery Gergiev, 1953-)的同曲錄音版本遙相呼應),實是犯了演奏拉氏協奏曲的大忌。至於《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Op. 43)以及第二號鋼琴協奏曲(Op. 18),則各自具有極知名的抒情樂段(第三樂章、第18變奏等),偏偏弦樂極為鬆垮,無法做出太多旋律的吟唱,音樂的方向性隨之喪失。

至於第三點,則和音樂詮釋相對無關,而是該「歷史」性本身似乎是後予的,並且建立於相當飄忽的主體性:誠如前幾段所說,此場演出不可否認的創舉是「首度在一日內連續完成拉氏協奏曲」,但歷史性似乎並不立基於此——在馬祖耶夫取消行程、獨奏家異動以前,主辦方並未看重/宣揚此安排所具有的創舉性,顯然此歷史標竿更注重的是臺灣音樂家的主體性。然而,單一臺灣鋼琴家與樂團完成拉氏協奏曲全集的紀錄,至少在1999年早有先例(雖說是以一週內的二日完成)【3】。且經由林冠廷的分擔,全集的成就也就不能完全歸於陳毓襄,而是投射到了較空泛的「臺灣音樂家」此一共相集合上。

當然,上述的討論,並非是要全盤否定這次的音樂演繹;相反地,陳毓襄在下午場的後兩首曲目——特別是《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表現確實令人驚艷。要說她是近來最懂得妥善控制/分配全身力度的臺灣鋼琴家並不為過:她的身材並不特別壯碩,然而透過身體姿態、手部姿勢的細微調整(這在她演奏的身影中能一覽無遺),她能做出極具厚度的、甚至和我聆聽馬祖耶夫現場演奏印象中相仿的扎實強音,也能在快速音群裡細膩地刻劃出千變萬化的音色,陳毓襄身為波哥雷里奇(Pogorelich)夫婦的入室弟子,其名號確實不假。學者陳漢金評價拉氏協奏曲中的炫技是「當做表達情感、渲染詩意的有效手段⋯⋯不是為了嘩眾取寵,而是用來成全藝術」【4】,若此論題為真,則陳毓襄的拉氏演繹的確有達此標準——她的炫技雖五光十色但言之有物,指向她自身對樂曲的理解(估先不論此理解是否與作曲家本人相稱),並非為炫而炫而已。

而下午場次的重頭戲第二號協奏曲,則受到樂團牽制,難以舒展其音樂演繹——畢竟篇幅不小的主旋律,都落在樂團身上。至於晚間場次,我並未躬逢其盛,但據聞林冠廷表現出色,被評為「名字值得記住」【5】;而陳毓襄演奏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在社群網站上也有較前兩首有較佳的風評。如此看來,下午場次的表現不正是「可惜了」晚間的優異演奏嗎?在馬祖耶夫取消來臺,而主辦方決議維持原曲目的那一刻,「全本演奏」此事的邏輯便隱然地自我顛倒了:原先是以「有能力演奏」、「準備充足了」而推演到「挑戰全本演出」,但在此代打事件下,「挑戰全本演出」沉澱為絕對的演出預設,即使諸位演奏家再有能力,也都將會成為被犧牲、宰制的供物,各種問題也會隨之浮現。

音樂演出終究應當以品質、藝術性至上,而非虛幻的歷史成就。疫情當下,臺灣仍能照常演出已是大幸,實在不需要再為臺灣的古典音樂貢獻空洞的音樂進程——即使此進程在事實義上為真,裡頭所潛藏的,也將只是歷史的倒退危機。

註釋

1、簡秀枝:〈臺灣音樂家寫歷史 創造新記錄!〉,中時新聞網,網址:https://reurl.cc/1gezXG

2、同前註。另可參照國臺交Facebook粉絲專頁貼文。

3、據傳是陳瑞斌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完成,不知是否有更早的例子。

4、摘自國臺交節目介紹,兩廳院售票網,網址:https://reurl.cc/zb64MV

5、詳見呂岱衛Facebook紛絲專頁貼文,粉專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ldwksl

《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全集》

演出|指揮/陳正哲、鋼琴/陳毓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時間|2021/01/30 14: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