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愛樂的激情與自信《余隆與中國愛樂樂團》
12月
13
2017
余隆與中國愛樂樂團(若水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6次瀏覽
武文堯(專案評論人)

睽違十六年,中國愛樂樂團由音樂總監余隆領軍,再度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台灣樂壇對於余隆應不陌生,放眼全中國,最有權力的指揮應屬余隆,身兼中國愛樂、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香港愛樂首席客席指揮、北京國際音樂節與上海夏季音樂節音樂總監等,並常客席國內外各大樂團,所謂「音樂活動家」,幾乎是為了余隆所創的新名詞。去年,余隆便曾來台客席指揮NSO國家交響樂團,今年三月又率領子弟兵上海交響樂團訪台,兩岸音樂交流頻繁,並無受限於政治上的迂迴停滯,無疑是值得鼓勵的,也藉由音樂,讓雙方面彼此理解。

中國愛樂樂團成立於2000年,余隆不只參與了創團工作,也擔任音樂總監至今,可說是余隆執掌的三個交響樂團(上交、廣交)中,關係最親密的一個樂團。此次亞洲巡迴,偕同香港小提琴新秀蘇千尋(Paloma So)與樂團協奏聖賞斯(Saint-Saëns)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下半場則是整場演出的重心—柴科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余隆長期投身音樂教育,發掘並培育樂壇新秀,年初隨上海交響樂團訪台的鋼琴獨奏者是年僅十二歲的王雅倫,此次與中國愛樂亞巡的蘇千尋現年十一歲,都是指日可待的明日之星。這些小音樂家們因為與余隆的合作,不只能增加國際上的知名度,也能漸漸開始職業獨奏家的訓練。

筆者對於蘇千尋的演奏感到相當驚艷,這位稚氣臉龐的小女孩一站上舞台,不只不怯場,還能有著大器、穩重的表現。從聖賞斯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的開頭,便已抓住所有聽者的目光:這樣音色渾厚、技巧精準的演奏,竟然是出自於一位十一歲的小女孩!放眼國際,像這樣的「天才」雖不是特別少數,然而筆者認為蘇千尋是有能力脫穎而出的,只因為她對於音色的揣摩、掌握,以及對於音樂敏銳的體會,都使得她有別於一般比賽型的「天才」--這類型的獨奏者經常是技巧完備,對於音樂卻沒有自己的語言與特色,說不出所以然的演奏,常使得他們淪於賣弄技巧。蘇千尋有著優異的音色、穩定的音準與完備的技巧,就算演奏時產生了技巧的失誤(例如第二樂章後半的連續泛音、第三樂章的快速音群、大跳等),蘇千尋仍能臨危不亂,穩定的延續音樂的進行,相當不容易。詮釋方面,儘管仍然相當稚嫩,音樂層次過於單薄,例如第二樂章,音色優美卻淪於呆板,缺少了音色與細節上的變化,不過這樣的年紀能有如此的演奏已是無法苛求的。演奏家的養成之路實屬不易,蘇千尋是極有潛力的新秀之一,期待日後能見到持續精進、對於音樂有著更深刻體悟與詮釋的小提琴家蘇千尋。

中國愛樂應可說是大陸樂團中相當優秀的一支隊伍,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綜觀中國愛樂的特色,直接、剛強、富有表現力,似乎有著北方人的性格,在演奏上常是大器、豪情萬丈的。如此特點,加上本身帶有北方人性格的余隆,使得中國愛樂的演奏精準、清晰,像是有著十足馬力的跑車般,能夠恣意的馳騁奔馳,也讓聽者能有酣暢淋漓之感,不過在細節上較為缺乏,有些時候少了音樂的流動性。比較台灣的樂團,便與中國愛樂有著相當的不同,含蓄婉約、細膩優雅,常常是絃樂聲部表情豐富,銅管聲部卻「力有未逮」,在精準度、音色上略遜於中國愛樂。或許是南北差異,不同省份、地區的樂團也展現了不同的性格特質。以此次中國愛樂演奏的柴科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為例,第二、第三樂章有著非常生動的表現。第二樂章五拍子的舞曲律動與弦樂的流動感,都被處裡的相當清晰,聲部間的交織緊密,甚至到了行雲流水般的境地;第三樂章則徹底展現了中國愛樂深厚的演奏實力,整個樂章先在穩定的格局中逐漸開展,任何一處細節都不馬虎,弦樂的撥奏、打擊樂的拍點與精確的節奏型,全都被余隆處理的有條不紊,以中國愛樂在這兩個樂章的表現而論,已能證明中國愛樂不僅是大陸樂團中相當頂尖的,放眼整個亞洲應也是相當具有水準的樂團之一。

相較於第二、三樂章高水準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奏,余隆與樂團在第一、第四樂章卻產生了幾點嚴重、亟欲改善的缺點。余隆善於營造大起大落的效果,然而卻缺少了細緻內斂的一面,第一樂章呈示部絃樂的十六分音符鬆散凌亂,樂團各聲部間缺少了統一與調和,整體聽下來有種心浮氣躁之感,極其優美的第二主題也顯得過於亢奮,少了打動人心的共鳴。余隆的指揮動作相當大,在快速樂段無疑給了樂團精確的提示,然而在安靜、平和的樂段或許可以將指揮動作稍微化簡,如此不只能夠讓樂團有著自己說話的空間,也能減少干擾音樂的進行,讓音樂更加連貫。柴科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是一首比較私密、內心的音樂,余隆與中國愛樂將此首樂曲詮釋得過於戲劇性,而顯得有些刻意,作曲家安排的一些細微的效果很可惜的被忽略了。像是第一樂章、準備進入發展部前,是一段低音管彈性速度的獨奏(一組被加入了延長記號的八分音符下行音型),當天余隆幾乎沒有落實延長記號應要有的「留白」時間,馬上進入了表示著ff的發展部,如此一來顯得過於急躁了,前面標示著六個p的安靜段落若能給與適當實質的延長,或許能將音樂的對比更清楚的表現出來。

第四樂章也同樣產生了上述的問題,余隆的詮釋忽略了細節,有時候還不經意地產生了趕拍子的現象,導致弦樂的三連音、附點主題被很含糊的帶過,相當可惜。筆者以為,演奏第四樂章時應讓音樂做的沉穩、深沉些,方能多一些與聽者的共鳴。雖然一、四樂章有著以上的缺點,但銅管聲部的表現仍值得大力讚許——中國愛樂亮麗紮實的銅管音色,是亞洲樂團中罕見的。絃樂聲部若能層次分明、多些流動性將更好,當晚比較可惜的是木管聲部,似乎不在最好的狀況。余隆的指揮特色在音樂會第一首演奏的理查.史特勞斯《最後四首歌》當中的〈在晚霞中〉(鄒野改編絃樂團版)也能有所體現。此作品很要求樂團的細膩度,不論是綿長的旋律線條,或是隱藏在各個聲部間的人聲旋律,以及模仿鳥叫、原本由長笛吹奏現改由小提琴獨奏的段落,都考驗著樂團的合奏功力。余隆算是掌握了此首作品,然誠如筆者前述,或許能夠讓樂團自己說話,適度給與「留白」的空間,定能表現出更溫暖的意蘊。

兩岸分治以來長期敏感的政治局勢,導致雙方的交流往往有著隔閡,在台灣要能欣賞到中國愛樂、廣州交響等樂團的演出,基本上是不太容易的,雖然中國愛樂等團有著不少的錄音出品,然而卻無法在台灣的通路上購買。筆者認為這是相當可惜的,同為華人樂團,台灣的幾個職業交響樂團不妨與大陸的主要樂團增加交流的機會,不只能彼此學習、成長,也能形成良性的競爭關係。此次中國愛樂樂團來台演出,特別加演了一首返場曲(安可曲)——劉天華十大名曲中的《良宵》(管弦樂版),這是該團此次亞巡唯一加演安可曲的一場,由此可見中國愛樂對於台灣聽眾的重視與情誼。

《余隆與中國愛樂樂團》

演出|余隆、蘇千尋與中國愛樂樂團
時間|2017/12/02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