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頓、莫札特、蕭邦,到德布西、凱吉、霍爾特、帕爾特等等二十世紀的音樂,不論是講求精準確實、乾淨俐落的古典奏鳴曲,到音色千變萬化的預置鋼琴小品,彷彿奔跑了七十年的馬拉松,還可以臉不紅、氣不喘的用琴鍵「講古」,述說這兩百多年的「古典英雄傳」,不僅在琴鍵上以「凌波微步」逍遙而行,也精雕細琢於每一顆音符的氣韻,我們彷彿都在低限主義的不斷反覆及天旋地轉中被催眠了。
這位俄羅斯國寶級鋼琴大師魯比莫夫(Alexei Lubimov),今年第三度來台舉辦獨奏會,每次的曲目總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從十七世紀至當代曲目涉獵廣泛不說,對於東方文化及佛教思想也甚感興趣,此次來台除了帶來經典曲目海頓《B小調第47號鋼琴奏鳴曲》及德布西《前奏曲第二冊》之外,也將帕爾特《組曲》、霍爾特(Simeon Ten Holt, 1923-2012)《惡魔的獨舞IV》及凱吉《為三首預置鋼琴所寫的小品》引介給台灣的觀眾,再次開啟了前衛音樂的視野。
這位身先士卒,曾首演史克里亞賓未完成的交響詩《神秘》(Mysterium),多次勇闖音樂神秘境地的鋼琴聖者,每次曲目的安排不但令人耳目一新,更可看出魯比莫夫除了演奏技巧精湛,更具深遠廣博的藝術學養。
上半場的曲目可謂一條「音樂縱貫線」:將海頓《B小調第47號鋼琴奏鳴曲》包覆在帕爾特《組曲》及霍爾特《惡魔的獨舞IV》之中,代表海頓奏鳴曲的雙向承先啟後:包括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傳承自古典主義、單一主題與「低限主義」的相似概念。由海頓出發,在創作形式上影響了帕爾特早期的新古典主義風格鋼琴作品,在單一主題的概念上也啟發了霍爾特的「低限主義」手法-用最少素材達到最大的效果。
下半場則彷彿是兩位作曲家分別隔著大半個地球,傳達對東方文化的嚮往:首先,凱吉的預置鋼琴小品模仿晶瑩剔透的打擊聲響,將甘美朗及所有異國元素躍然於黑白鍵上,再以德布西《前奏曲第二冊》為總結。這十二首作品就是所有曲目精髓的集大成,最終曲〈煙火〉無疑是向逝世百年的德布西致敬。
不論是詮釋任何的曲目,魯比諾夫的彈奏看來老神在在,捨棄大起大落澎湃高昂,他用細微的波浪、柔軟的音色,勾勒出音樂的輪廓,又好像是用鋼琴來剖析音樂,用琴音帶領觀眾去瞭解作曲家的和聲設計、旋律方向、節奏韻律,他真的讓音樂說話了!
帕爾特《組曲》第一首〈觸技曲〉,一開始的彈奏就看來輕鬆自如,卻又力透紙背,在狂亂的音群中,仍能有條不紊的清楚聽見節奏輪廓;接下來〈賦格曲〉、〈慢板〉、〈頑固低音〉,回歸十七世紀音樂風格的理性嚴謹,魯比莫夫用透徹明晰的音色、精確巧妙的觸鍵,彷彿在現代鋼琴中聽見大鍵琴及古鋼琴的輕巧樂音。
在《惡魔的獨舞IV》中,魯比莫夫彈奏的低限主義風格,表現出音樂緊實的結構性,不但明顯聽到每個音符與中心音D-A的親疏遠近,更驚豔每顆音符「墨分五色」的細微變化,從容不迫且行雲流水,猶如一位修練多年的仙人,一身仙風道骨、武藝莫測高深,就在一陣天旋地轉中,四兩撥千金,讓所有人陷入他所設計的異想世界。相信就算之前對霍爾特作品不熟悉者,也會對此一見鍾情。
彈奏巴洛克、古典與浪漫時期的作品,是魯比莫夫的看家本領,詮釋德布西的作品更是他的美學主張。德布西的作品擺脫了德奧音樂旋律獨大及打破功能和聲規則,和聲色彩的變換就是旋律的本質與表象,音樂的主旋律,通常是為了樂段之間的連接與轉移。魯比莫夫深知德布西的用心,除了用輕巧圓融的觸鍵及踏瓣表現飽滿充實的和聲節奏,更在音色的表現上多所琢磨。譬如在〈石南叢生的荒地〉一開始的單旋律,就用溫暖如歌唱的音色,彷彿是在模仿木管樂的聲音,並蜿蜒於懷舊的情感中。在〈水妖〉中更像是用鋼琴「說書」,彷彿一人分飾兩角,表現對水的意象、漣漪、跳躍、波動,並且左手使用低音增五度反覆斷奏、中聲部的持續音、右手高音快速同音反覆跳躍,魯比莫夫巧妙利用踏瓣及觸鍵,讓這三個聲部獨立進行、層次清晰,產生出多采多姿的音色。
總之,這是一場頗具啟發性,令人溫馨感動的演出。魯比莫夫以「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姿,大知觀於遠近,悠遊在傳統與前衛之間,我們彷彿看見了一位道行高深的智者,在充滿禪意及詩意的氛圍中,雲淡風輕的用鋼琴述說每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
《魯比莫夫2018鋼琴獨奏會》
演出|魯比莫夫
時間|2018/05/05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