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落後的望斷與回首《夢斷黑水溝》
8月
26
2019
夢斷黑水溝(薪傳歌仔戲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026次瀏覽
謝孟吟(社會人士)

《夢斷黑水溝》於2018年高雄春天藝術節首演,首演即獲廣大觀眾迴響。綜觀歌仔戲演出,除傳統老戲之外,新編劇情亦不少,但總少見真正敘述臺灣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今年適逢薪傳歌仔戲劇團三十周年及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二十周年,故將《夢斷黑水溝》再度北、中巡迴演出,以臺灣本土劇種搬演屬於臺灣的故事。【1】

傳統與新編,音樂設計與導演大考驗

《夢斷黑水溝》劇本整體架構完整,念白讀音考究歌仔戲大特色之一──押韻,體現臺語之美。唯筆者認為,上半場鋪陳有些許冗長,以至於與下半場相比稍失衡;且以現今觀點而言,真的會有連對方都不確定是否存在,卻願意癡等的女子嗎?但也許正如莎士比亞曾說「悲劇可以盪滌人類的靈魂。」這樣又癡又烈的有情天地,才能讓觀眾沉浸於歌仔戲那份情、那份美。

所謂「三分前場,七分後場。」音樂設計呂冠儀將一開場緩緩浪濤聲逐漸轉換為戰鼓打鬥聲,似乎預告了這齣戲悲傷的結尾。劇中主要分為兩大族派:漢人及原民。音樂設計巧妙地做了些區隔,漢人以傳統曲調(例如【七字調】、【都馬調】為主),原民則寫新編曲。配器上亦有巧思,帶點哀傷的月琴聲用於【思想起】與夷奴沙所唱的新編曲;原民風格的曲調則用了類似竹製樂器的音色,亦利用傳統文武場少見的「笙」作配器,增加樂曲豐富度,相得益彰。

導演劉冠良曾表示,《夢斷黑水溝》雖是新編劇,但不用華麗的舞台去呈現,一切簡單,把所有的表演交給演員,在傳統基底下做創新。亂世中的人民如何求生存,亂世中的佳偶如何爭取愛戀,都是此劇一大看點。

導演運用很多背景投影及燈光變換來說故事,像是利用背景顏色轉換去代表男、女主角不能相愛的心境;或利用日出、日落過幕去表達時空歲月更迭。其中,筆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幕為,夷奴沙醉倒在地,舞台高台是尤路及瑪浪在唱歌,前方左側是原民跳舞,右側則是一群人圍著夷奴沙(原來是在幫演員貼鬍子);在歌舞間轉換十年時間,代表歲月流逝,雖然演員沒有進去後台換裝,但是一樣做到時空轉換,手法細節相當得宜。燈光則大量利用spotlight,去凸顯角色心境。

本劇採用大量投影設計及燈光輔助,除投影外亦利用實體道具讓舞台更加豐富。唯燈光運用筆者認為稍有過度之慮,於劇場高處觀賞實令人眼花撩亂。

唱念作打,演員精湛功力盡現

《夢斷黑水溝》上演清初的劇情,因此在服裝上無水袖可做施展。即使沒有水袖,一路以來秉持傳統的薪傳歌仔戲劇團卻也未全面放棄戲曲身段公式,刀槍把子套路依舊,身段採意象式風格融入劇情,讓演員肢體與身段內化。

本劇主要聚焦雙生三旦。擁有深厚功底的古翊汎(飾李沖),在本次演出中又文又武,不僅武戲虎虎生風,文戲與風櫻的純純愛戀及久別重逢的刻苦銘心皆令人感同身受。古翊汎亦憑藉此劇榮獲今年(2019年)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員獎。張孟逸(飾林風櫻),身為廖瓊枝藝生,以哭腔見長的她,在近幾年的演出磨練中逐漸蛻變,哭腔運用更加自如、順暢。王台玲(飾尤路)、 江亭瑩(飾吳固)、 廖玉琪(飾瑪浪)、 劉冠良(飾夷奴沙),各司其職、可圈可點,跳脫過去見長的角色,嘗試不同的演出,多方挑戰。

除了中、新生代演員一同演繹之外,本劇亦起用許多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的在校生與畢業生,以另一種師生聯演模式呈現此劇,符合薪傳宗旨──不只傳薪亦傳心,傳承之意溢於言表。

戲臺上鑼鼓聲響,牽動著戲臺下每一位觀眾情緒起伏。幕起幕落之間,眾演員以其內蘊及優美唱腔帶給台下觀眾難以忘懷的表演。終幕後,不需過多言語,迴響於劇場間的掌聲便是最好的回饋。

望斷前涯路已盡,回首笑看嘆浮沉。

註釋

1、編劇童錦茂先生於報導中指出,《夢斷黑水溝》描述臺灣土地歷史的故事,先移民唐山過臺灣,追求生存的噩夢,原民祖先被欺凌、掠奪的無辜無奈,殖民政權專制統治的暴行,亂世年代純真淒美的愛情。他強調,《夢斷黑水溝》是他第一次寫歌仔戲劇本,寫自己最熟悉的地方,追憶血淚交織的過去,也期待天光的未來,今日臺灣修來不易,共勉珍惜。參閱《青年日報》,2019年7月27日,網址:https://ppt.cc/fVGyfx

《夢斷黑水溝》

演出|薪傳歌仔戲劇團
時間|2019/07/28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用文字重現當晚和諧的美好──安靜的氛圍會渲染,寂靜的山坡園區夜晚環境,觀眾的疼惜安靜,只剩文武場演奏聲音及台上演員的演唱流動,那感覺像半室內不插電原聲重現般,使人聚精會神專注於台上的一舉一動
12月
11
2023
《夢斷黑水溝》題材的演出,不只「劇情本土化」,更帶有高度的人文關懷與現代精神的演繹,讓觀賞者透過人間百態的呈現,有著內心良知的觀照與反省。(陳怡君)
8月
27
2019
《夢斷黑水溝》讓人感受一種野心,然因議題過多卻未述說完整,形成情感的斷裂,十分可惜。儘管有其不完美之處,題材的突破仍能視為劇團一個嶄新的開始,並且期盼能夠更加完滿而成熟,在擅長的抒情傳統上找尋創新題材加以發揮。(林慧真)
8月
12
2019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
此次劇本的整編以剪裁整合為主,稍欠細密的針線彌縫。期盼未來復興整編老戲時,能在保留表演精華的同時,於劇本修編上更臻細緻,打造出專屬於復興的獨特版本。
3月
13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